膝蓋內的遊離體一定要取出嗎?

說起遊離體,上次寫文章提到它已經是一年前的事情了,這不就有讀者在後台詢問小編什麼是遊離體啦。本著既然寫就要寫全面的心態,關於遊離體小編集結了幾個問題,希望能比較全面的解答大家的疑惑。

遊離體是什麼?

CT片中的遊離體

遊離體是關節腔內的骨塊、小軟骨塊或纖維團塊。因為有些遊離體質地較硬,所以會在關節中滑來滑去,故又稱其為關節鼠。

遊離體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致使遊離體產生的最常見的原因有:

剝脫性骨軟骨炎;

骨關節炎;

關節內骨軟骨骨折;

滑膜軟骨瘤病。

不管是哪種病因導致的遊離體,其實質都為骨骺或關節內骨軟骨的缺血性壞死,導致覆蓋在骨上的軟骨脫落,從而形成遊離體。

病因不同,遊離體的數量也會不同,其中遊離體數量最少的是剝脫性骨軟骨炎和關節內骨軟骨骨折通常只有1-3個遊離。其次是骨關節炎通常有1-10個遊離體產生。數量最多的是滑膜軟骨瘤病,因它而產生的遊離體足有50-500個之多

Advertisements

遊離體常見於哪些關節?

髖關節中也會產生遊離體

遊離體常見於膝關節、肘關節以及髖關節。其中,因為膝關節腔較大、較寬敞,所以遊離體比較好取。而髖關節很緊密,不做牽引的話,關節鏡根本不能伸入到關節腔內,更難的是髖關節遊離體常常出現在內後方的囊袋裡,而關節鏡等器械又不能彎曲,手術中要繞開股動脈靜脈和神經,只能從前外側插入,所以髖關節的遊離體常常不能完全取出。

遊離體對關節的危害有哪些?

膝關節內的遊離體常會造成關節交鎖現象。交鎖的原因是一些體積較小的遊離體常被夾擠在關節面之間。當交鎖時,患者會有劇烈疼痛,且造成交鎖的身體動作常不固定,有時屈曲位時交鎖導致膝蓋不能伸直;而有時伸直時,膝蓋又會不能屈曲。在交鎖解鎖時,患者可以聽到或感到響聲、錯動感,有的還會因為解鎖而引起跪跌現象。

Advertisements

關節鏡下的遊離體

其次,患者會因滑膜受到刺激而出現關節腫脹、積液、膝部軟弱無力的癥狀。遊離體反覆卡於軟骨面之間,可導致軟骨的繼發性磨損,甚至出現交叉韌帶的磨損斷裂。

遊離體必須要取出嗎?

關節鏡手術后取出的遊離體

關節內如果有遊離體產生,不論大小,作為醫生的建議都是應該儘快取出。否則膝關節的磨損越來越快、疼痛的癥狀會越來越重。

當遊離體的體積較大,且對關節造成了交鎖現象時,更是應該儘早取出。如果您是因為對手術的恐懼而害怕取出遊離體的話,大可打消顧慮。現在大都使用關節鏡來取出關節腔內的遊離體的,微創又安全。

「蔡諝關節外科團隊」是由前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教授,現清華長庚醫院骨科主任醫師--蔡諝領銜的專業關節外科醫師團隊。

歡迎您關注微信公眾號"美德瑞關節之家"(Medera-JointCenter),閱讀更多關節健康與診療的話題。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