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體適能|中考體育-實心球滿分技巧

中考體育實心球屬於技巧類的考試項目,只要方法得當,孩子的成績會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考試內容

技巧類(3分)

評分標準

分值男生女生
1009.706.80
959.406.60
909.106.40
858.806.20
808.50 6.00
758.20 5.80
707.905.60
657.605.40
607.305.20
557.005.00
506.704.80
456.404.60
406.104.40
355.804.20
305.504.00
255.203.80
204.903.60
154.603.40
104.30 3.20
54.003.00

日常考核內容

項目解析

實心球主要考察綜合身體素質和投擲技術。決定性因素是爆發力(力量*速度),並且兼有柔韌性和身體的協調性。

Advertisements

規則

實心球的學名叫做:原地正面雙手頭上前拋實心球。不要助跑,不要雙腳同時離地,不要踩線。

影響成績的要素

力量與爆發力

投擲項目需要人體用力,投擲實心球是雙手同時用力的的投擲項目,要求雙手用力要均衡,出手速度要快,才能取得好的成績,同學們在練習中會發現,體重較重的學生投擲成績較好,這是因為他們的絕對力量比體重輕的學生大的緣故。

投擲技術

投擲技術的外在表現形式就是出手角度與身體用力的協調性。

這裡來細說如何將擲實心球成績提高的各種技巧。

動作講解

身運動

慢跑2X200M

再做手腕、肩關節運動、腰部運動

站位

動作要領:面對投擲方向,兩腳前後或左右開立,身體重心落在後面那隻腳上或兩腳之間,兩膝微屈

站位的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技術的發揮,因此,站位要正確。

Advertisements

握球

因為是雙手持球,首先要考慮兩手能夠同時用力,球出手最後手指能充分撥球。

兩手十指自然分開把球放在兩手中間,兩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放在球的兩側將球夾持,(男生兩食指接觸,女生兩食指中間距離為1-2厘米),兩大拇指緊扣在球的後上方成「八」字,以保持球的穩定。握球后,兩手下垂自然置於身體前下方,這樣可以節省力量,

在預擺時增大擺動幅度,握球和持球時應注意:

①球應握穩,兩臂肌肉放鬆;

②在動作過程中能控制好球並有利於充分發揮兩臂、手指和手腕的力量。

預擺

預擺是為最後用力提高實心球的初速度創造良好條件,預擺次數因人而定,一般是一至二次,當最後一次預擺時,此時球依次是從前下方經過胸前至頭後上方,加速球的擺速,此速上體後仰,身體形成反弓形,同時吸氣。

最後用力

包括「送」」 「揮打」兩個動作。

「送」:蹬地發力時積極向前送髖、上體向前送,迅速收腹。

「揮打」:要求兩臂特別是大臂快速揮動將實心球從頭的上方「鞭打」出,以肩關節為軸,用胸帶動大臂,大臂帶動小臂向前甩,最後運用拇指、食指、中指用力將球拋出。

球出手瞬間,更多的手指充分撥球,並且出手角度不易過低。

擲球后的緩衝

實心球出手后,後腳可向前邁出一步,緩衝向前的力量,以維持身體的平衡。

如果用力過大會產生向前的慣性,身體重心會向前移,很容易造成腳踏進投擲區,所以要進行身體緩衝,球出手以後迅速的降低身體重心,手臂伸直控制平衡。

(能否踏進投擲區也是判斷是否用力或者用力程度,練習時一定充分利用投擲線的作用)

訓練方法

一般性練習方法

1、徒手拋球:多做抬頭預擺練習,擺到頭后最大值,將肩關節充分拉開,使下肢超越軀幹、軀幹(胸部)超越上肢。

2、頭頂手腕拋球:兩腳前後開立,雙手持球高舉於頭頂手腕后屈,抖腕將球拋出。要求:要用手腕的力量將球拋出。

3、上體后弓拋球:兩腳前後開立,雙手持球高舉,上體做后弓,重心落於後腳。後腳灣曲。用腰的力量將球拋出20次。要求:儘可能用腰部的力量將球拋出。

4、全身協調用力拋球:後腳蹬地→腰部用力→手臂前揮→手腕抖腕的用力順序,反覆多次練習。要求:各環節要協調一氣呵成,開始時不要用太大的勁拋球。不要一味追求遠度,要認真體會用力的順序,掌握好動作要領后漸漸加大力度。

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讓學生對著「足球牆」擲,調整與「足球牆」的距離及砸在牆上的高度,來糾正出手的時機和角度;還可以聽聲音來判定出手的力量、速度。

專項身體素質練習

1)、俯卧撐20-30個

TSNK12青少年體適能課後動作訓練-俯卧撐

2)、仰卧起坐30-40個

3)、負重練習(深蹲、半蹲)

TSNK12青少年體適能課後動作訓練-猴式深蹲

TSNK12青少年體適能課後動作-半蹲

4)、協調性練習

多人練習方法

原地傳球接力

場地器材:在球場或田徑場上,實心球8-12個。

方法:把男女生分開,男女生各分成四路縱隊,每隊人數相等,隊員前後相隔1米左右,遊戲開始,每隊排頭隊員雙手持球從頭上后擺傳給第二人,第二人接球從胯下向傳給第三人,單數隊員按第一人方法,雙數隊員按第二人方法傳至最後隊員,先傳達到為勝。

規則:①以教練口令統一開始;②按規定動作傳接球;③誰掉球誰撿球。

拋實心球練習

(1)器材:實心球或小球每兩人一個。

(2)把學生分成兩組人數相等(男女生相等),每次比賽每組兩隊進行比賽,另兩隊隊員為裁判三次有二次是勝的即為勝。

第一次:拋球擊掌,體前向上拋球,擊掌後接球,以擊掌次數多者為勝。

第二次:拋球轉體,腦後向上拋球,轉體後接球,以轉體度數多者勝;

第三次:蹲、起拋球。下蹲起立的同時向上拋球,下蹲拍地後接球,以拍地次數多者為勝。

針對性練習方法

決定遠度的因素用公式可以表示為S=S1(出手點高度)+S2(出手速度)+S3(出手弧度),要增加S1、S2、S3的距離就要注意出手點要高、出手的速度要快、出手的弧度要適宜。

要想有一個好的成績,必須從這三方面下手,針對弱項進行專門的練習。

1、實心球出手高度

出手高度即實習球離手時距離地面的距離,主要取決於身高臂長以及實心球的技術動作,身高和臂長無法改變,所以這一項關鍵在於改進實心球的技術動作。

2、實心球出手角度

實心球出手的角度並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角度,而是一個大致的角度範圍,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出手角度也有所不同。在練習過程中出現球直接砸向地面等說明出手角度沒有掌握好,要在這一環節進行針對性練習。

針對實心球出手角度的練習我們採用擲「准」法

方法:選一個高的物體(牆壁或者大樹),在適合的高度懸挂物體或畫圖案,練習時向物體或圖案進行打擊,以改正出手角度,在腦中建立一種向上投擲的意識。

註:投擲線不要畫太遠,減少撿球時間,增加練習的次數。

出現投擲角度太小也和手臂力量有關係,所以在改正動作的同時也要加強手臂力量的練習!

3、實心球出手速度

實心球出手速度是影響成績最關鍵的環節,所有的動作都為出手速度服務。出手速度由實心球后引的距離和時間決定的。后引距離越大時間越短,出手的速度越快。也就是揮臂的速度。

針對實心球出手速度的練習我們採用「砸」地法

動作要領:雙腳左右開立,大約與肩同寬。雙手持球手型與投擲手型一致,身體直立完全舒展開,將球高舉,然後手臂和腰腹充分發力,將球垂直砸向地面,連續反覆。

10次一組。

每次練習可以3-5組。

注意:每一次練習盡量用全力,另外實心球損耗會比較快。

易犯錯誤與注意事項

易犯錯誤

1、球完全握在掌心裡,手放在球的兩側。

這樣握法自然縮短了動力臂,影響的出手速度。出手時甩腕受阻,更沒有手指撥球,還有就是很容易形成一臂用力。這要求老師必須做好示範,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明白持球的動作。

2、兩個食指和拇指形成心形。

這樣的握法,球在手中不是很牢,易脫落,最後出手感覺類似籃球傳球,只能用食指撥球。最主要的是兩肘容易外展,用力方向分散,不利於向前用力。可以把拇指下伸放在球底部。

3、預備時前後腳間距過大或者過小

過小將造成作用距離短,發揮不出全身的力量;過大將造成上體台起后後腿用不上力而形成單腿支撐。合適的前後腳距離是前後腳間距按自己的腳長算為1.5或者2個腳長,腹肌耐力和柔韌好的學生可以選擇間距2個腳長。

4、球出手時斜向下。

1)前腿在用力的後半程沒有蹬伸;

2)雙臂用力前屈髖,致使上體前傾。正確的動作應該是球出手的瞬間身體和手臂完全伸直,頷胸,前傾,後腳跟提起,手腕前屈。緩衝動作最好採用前後腿交剪或者球出手后後腿自然離開地面。

5、預擺或出手時總低頭,影響出手角度和用力。

糾正:看前上方某一標誌物

6、投擲實心球腿部或腰腹力量發力不充分。

原因:腿部或腰腹力量不足,動作做不到位。

糾正方法:提高腿部或腰腹力量,多做徒手動作練習,腿部和腰腹的動作要做到位。

7、投擲實心球出手角度過小。

原因:出手時兩個肘關節過早下降或甩小臂現象,造成出手上臂用力不當,使球出手點低,投擲近。

糾正方法:兩個肘關節盡量伸直,投球時眼看前上方,可以找一個參照物。

8、投擲實心球脫手

原因:持球手型錯誤或持球不穩,手指手腕發力不足,導致球容易從手上滑出。

糾正方法:改正持球手型,加強手指手腕的力量,持球時手指手腕發力要充分。

9、投擲實心球時踩線犯規

原因:出手後身體控制不穩。

糾正方法:加強腰腹肌的練習,調整投擲時前腳與投擲線的距離。

注意事項

1、注意練習場地周圍環境,在確認無人從投擲方向經過時再做練習,確保練習安全。

2、練習前要把肩充分的活動開,防止傷害事故。

3、練習時要注意自己的技術動作,認真體會,最好能與同學一起練習,以便相互指正。

4、提高上肢力量的練習要堅持進行。

5、出手時兩臂一定要在頭的兩側,手在前額上方;

6、頭的姿態,頭一定要稍揚起,目視前上方;

7、身體一定要成反弓,兩腿協調地做出蹬地撐起的動作,這樣才能投遠。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