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注意膝關節疾病的發生

俗話說,"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如果注意觀察,你會發現身邊很多中老年人,蹲不下去、站不起來,上下樓費勁,還常說膝蓋痛、腿打軟,這就是患上了關節疾病。怎麼才能延緩腿部衰老,避免"老來受罪"?

關節疾病的癥狀

膝關節炎是膝關節的常見疾病,常見的關節炎類型:

1.骨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炎,一般認為是慢性進行性退化性疾病。以軟骨的慢性磨損為特點。常在中老年發病,在疾病的初期,沒有明顯的癥狀,或癥狀輕微。早期常表現為關節的僵硬不適感,活動后好轉。遇劇烈活動可出現急性炎症表現,休息及對症治療后緩解。

2.類風濕性關節炎:是關節炎的炎症性類型,早期以關節的滑膜炎症為主,繼而侵蝕關節軟骨,造成關節功能的嚴重喪失,晚骨關節炎的臨床癥狀期殘留嚴重畸形。類風濕性關節炎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以年輕人居多,通常累及雙膝。

Advertisements

3.代謝性關節炎(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紊亂導致的尿酸沉積關節導致的關節疼痛不適,初時多單個關節,且以大足趾的跖趾關節多見。血尿酸升高,關節的滑液檢查可查到尿酸結晶,尿酸結石沉積於關節周圍。

4、創傷、感染關節炎:是膝關節創傷后逐漸出現的關節炎。臨床表現與骨關節炎相近,有明確的外傷史。

5、神經病性關節:神經病性關節病,是由關節本體感覺、痛覺障礙,失去保護性反應,反覆遭到損傷而引起的繼發性關節病。早期關節紅腫、發熱,多無疼痛,少數可有持續性疼痛,關節活動時疼痛加劇。晚期由於關節囊和韌帶鬆弛,發生關節半脫位或完全脫位。

關節炎

膝蓋不適這樣查

膝蓋疼痛,觀察疼痛與天氣有無關聯。

如果陰雨天氣膝蓋疼痛,而晴朗天氣膝蓋沒事,要考慮是否患有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

Advertisements

膝蓋疼痛,判斷疼痛與運動有無關聯。

如果運動過後膝蓋疼痛,首先需要休息,然後根據休息后膝蓋疼痛程度,來決定是減少運動強度,還是去醫院就診。

膝蓋活動時偶爾有響聲,平地走路膝蓋無不適,下蹲起立、上下樓、走遠路后膝蓋疼痛加重。

如果有以上癥狀,檢查時你需要躺在床上,讓另一個人左手扶在膝蓋上,右手握住腳踝,屈曲膝關節,再伸直,聽是否有聲音發出。如果發出聲音,可能是髕骨(膝蓋)軟骨軟化症。癥狀輕的患者可以暫時不去醫院就診,注意避免直接撞擊髕骨和減少髕骨磨擦活動,如上下樓、騎自行車等活動,癥狀可望減輕。如休息后癥狀得不到緩解,最好去醫院就診。

受涼是關節炎是主要原因

膝關節負重

研究發現,膝關節承受重量越多,關節軟骨磨損的幾率也越大。躺下時,膝蓋負重幾乎為0;站起來和走路時,負重大約是體重的1~2倍;上下坡或上下階梯時,負重約是體重的3~4倍;跑步時,膝蓋負重大約是體重的4倍;打球時,負重大約是體重的6倍;蹲和跪時,膝蓋的負重大約是體重的8倍。

為保護好我們的膝蓋,鍛煉時最好選擇能給膝關節"減負"的運動,如游泳、散步、騎自行車等。平時多做些下肢力量訓練,強有力的大腿肌肉會增加關節在運動中的穩定性,防止受傷。

關節受重

自我預防

1、盡量避免身體肥胖,防止加重膝關節的負擔,一旦身體超重,就要積極減肥,控制體重。注意走路和勞動的姿勢,不要扭著身體走路和幹活,避免長時間下蹲。

醫師學會的專家通過對老年骨關節炎患者的身體移動性和體重數據進行分析后發現,體重越大,關節的負擔就越重,疼痛也就愈發嚴重。這項研究發現,體重超重或肥胖的人出現殘疾的可能性較高;肥胖的骨關節炎成年患者的結局會更為糟糕。

2、參加體育鍛煉時要做好準備活動,輕緩地舒展膝關節,讓膝關節充分活動開以後再參加劇烈運動。練壓腿時,不要猛然把腿抬得過高,防止過度牽拉膝關節。不鍛煉不行,錯誤的鍛煉也不行。

你不鍛煉

疼痛還要堅持鍛煉,這似乎有悖於常理,但建議患者還是要堅持有規律的運動。"膝關節喜歡運動,患者所面臨的挑戰是找到適合他們的最佳鍛鍊形式。"《膝關節危機手冊》建議患者騎自行車、游泳或在橢圓機上鍛煉,同時也可以參加力量訓練,強健的肌肉可以支持膝關節。

錯誤的鍛煉

如果你有膝骨關節炎,最好不要做深蹲動作。"會加重這種疾病的鍛煉動作包括深蹲、箭步蹲和其他任何對膝關節造成衝擊力的運動。"有些骨關節炎患者太活躍了;比如,喜歡跑步的人需要減少跑量,而喜歡做其他活躍活動(如園藝勞動)的患者應當把這些活動分散到一整天內來做,而不要一整天都做這一件事。

3、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人,盡量少上下樓梯、少登山、少久站、少提重物,避免膝關節的負荷過大而加重病情。

鍛煉要注意方式

4、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異黃酮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大豆、豆製品、雞蛋、魚蝦、海帶、黑木耳、雞爪、豬蹄、羊腿、牛蹄筋等,這些既能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止骨質疏鬆,又能生長軟骨及關節的潤滑液,還能補充雌激素,使骨骼、關節更好地進行鈣質的代謝,減輕關節炎的癥狀。

一項研究對197名成年骨關節炎患者進行調查后發現,營養充足(同時也多運動)的患者其骨關節炎的疼痛程度較輕。

中藥治療

中醫對於關節炎病因病機的闡述最早見於《內經》,《素問-痹論》指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者也"。

中醫對於關節炎治療的理論認為"風寒濕邪,痹阻經脈,致使經脈不通,不通則痛",所以中藥治療祛風散寒、解痙通絡、活血化淤為目的,可取得較好的臨床調治效果。

結語,保護膝關節要得法

平時要避免過度勞累,不要頻繁進行上下樓、跑步、爬山等對膝關節磨損較大的運動,並防止跌打扭傷;走路和勞動時要注意姿勢,不能扭著身體走路和幹活;走遠路時不要穿高跟鞋,要穿厚底而有彈性的軟底鞋;參加體育鍛煉時要做好準備活動,讓膝關節充分活動開以後再參加劇烈運動;練壓腿時,不要猛然把腿抬得過高,防止過度牽拉膝關節;練太極拳時,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也不要連續打好幾套,以防膝關節負擔過重發生損傷。

騎自行車時,車座高度很重要,以坐在車座上兩腳蹬在腳蹬上、兩腿能伸直或稍微彎曲為宜,車座過高、過低或騎車上坡時用力蹬車,對膝關節都會產生不良影響;身體過於肥胖者應減輕體重,必要時可選擇使用拐杖幫助分擔雙膝負重。

下蹲時,膝關節的負重是自身體重的3~6倍,因此應盡量減少下蹲。如果工作需要必須經常下蹲的人,最好改為低坐位,例如坐個小板凳;長時間坐著和站著,也要經常變換姿勢,防止膝關節固定在一種姿勢而勞損。

感謝閱讀與關注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