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一生能活的那麼健康,看看他的秘訣

早起乃曾國藩家風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中國人。曾國藩很重視養生,他有一套很好的養生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曾國藩認為「懲忿窒欲」是養生的大法。所謂「懲忿」,就是遇事不要煩惱和發怒,以心平氣和對待之。他在家訓中規定:「養生以少惱怒為本。」所謂「窒慾」,就是對不良嗜好和私慾都要有效地抑制,不讓其萌生,從而胸懷坦蕩、天寬地闊、心身泰然,臟腑自然氣血調和,生機勃勃。

曾國藩重視讀書,認為「讀書養我浩然之氣」,多讀書能使人心中坦然,精神愉快。他多次強調讀書對養生的作用。他的兩個兒子紀澤、紀鴻體質較弱,曾國藩勸他們多讀並多臨摹顏真卿、柳公權的字,希望以其豐腴的墨氣、堅韌的骨力,磨練他們的生命氣質。他還希望他們在吟詩作字、陶冶性情時,學習陶淵明的瀟洒胸襟。也就是以文化的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精神世界,達到養生目的。

在生活習慣上,曾國藩提議:「早起為養生第一秘訣。」「早起可以振刷精神。」早起是曾國藩祖輩幾代的傳統家風。的確,早上空氣新鮮,能令人頭腦清醒,周身舒適。一生堅持早起,在他的教導影響下,家中人人「黎明即起,洒掃庭余」,他手下的幕僚、將領無不效法,沒有一個敢睡懶覺。正如民間俗語:「早睡早起身體好」。

曾國藩的獨特養生之道

曾國藩的家書,涉及修身、教子、持家、處世、為政、治軍等內容,養生也是他頗加詳論的。曾國藩的養生思想,來源於他所恪守的聖哲前賢的理論和典籍,也是他閱世日久,各種人事、物事經驗的積累

曾國藩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謚文正,漢族,湖南省長沙府湘鄉縣人。是湖南湘鄉人,清道光年間的進士,曾任兩江總督,為晚清名重一時的權臣。他一生體質較弱,又「心血積虧太過」,卻道德、軍功、文章三不朽,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獨特的養生之道。其養生經,可以二、三、四、五簡而約之。

  二字和兩事

 曾國藩主張眠食有恆,有一整套順應自然的養生觀。他強調,治心以「廣大」(襟懷開闊)二字為葯,治身以「不葯」二字為葯,有病時要慎重吃藥,無病時可偶服補劑調理。因為「葯能活人,亦能害人。」他還強調每天要做好兩件事,即「起得早,勤洗足」。他認為早起能振作精神,長此以往,對健康十分有利。現代醫學認為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與全身有著密切關係,經常浴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特別是冬天,寒從足底起,用溫水洗足,對防止寒氣入侵,抵禦感冒等發生,十分有益。

三節和三不

曾國藩將「節勞、節慾、節飲食」視為「保身之訓」。即勞作不可過度,性慾、物慾、名利慾要有所節制,不能放縱。他還說:「好名好勝而用心太過,亦欲之類也。若淡泊於名利,則可寡言養氣,寡視養神,寡思養精。」節食,即飲食要有節制,要有節律性,暴食暴飲或饑飽不均,都不可取。三不是「不要惱怒,不要憂慮,不要胸襟鬱結」。因為惱怒、憂慮、鬱結,均是不健康的心理,它可催人早衰。克服這些心理上的障礙,對保持身心健康十分有益,若深知其理,並身體力行,才會對養生有利。

 四必

曾國藩提倡的「息必歸海,視必垂簾,食必淡節,眠必虛恬」,具有重要的養生意義。即呼吸新鮮空氣要進入體內深處;長時間地看書、觀景物,必須不忘經常眨眼,讓眼皮垂下,閉目養神;飲食要清淡,食量要節制,不要過快、過飽;睡眠時,不要忘記讓一切煩慪的事都丟之腦後,安安穩穩地睡覺。

五養

曾國藩認為「仁義禮智信」修養得好,會對五髒的保養產生積極的作用。通過修心養性來增強內臟功能,不僅符合「仁者壽」的古訓,對現代人的養生也有積極的啟迪意義。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