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灸法治療高血脂症,不妨一試!

高血是機體內一種或幾種脂類代謝失調,致使血中一種或者幾種脂質或成分出現明顯異常所致。臨床所見,本病常發生於中老年,但近幾年已有年輕化趨勢。

——

中醫學認為高血脂症是陰陽失衡所致。人近中(老)年,陰陽漸失均衡。而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工作緊張,生活的養尊處優等,更促使了機體陰陽失衡狀態的加重或提早到來。

陽不化氣,則陰聚成形,痰、濕、瘀等病理產物由此而生,血中出現「物質」堆積,反映到檢測指標上,為血脂、血糖、血粘度的升高。

中醫學認為,當陽虛無以「化氣」,功能削弱,「陰」便過聚而成形,物質堆積無以轉化為功能,陰陽失衡,疾病便由始產生。故治療本病當從治本著手,通過補陽以調整陰陽平衡。

臨床資料

某院收治48例高血脂患者,部分病人伴有空腹血糖升高,均經長期藥物治療,療效不穩定或無效者。其中男22例,女26例;年齡45—73歲。

Advertisements

原發性高脂血症5例,中風先兆23例,中風後進症2例,糖尿病5例,其餘病種涉及高血壓病、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泌尿系統炎症、慢性結腸炎、體虛易感冒者;膽固醇(TC)升高16例,甘油三酯(TG)升高16例,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26例,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5例。

艾灸方法

選穴:懸鐘、足三里。

材料:陳年艾絨、醫用膠布、線香、火柴、大蒜或蘆薈。

操作方法:取陳年艾絨,捻成麥粒樣大小的圓錐形艾炷,另將醫用膠布剪成圓形一起備用。穴位表面輕抹大蒜汁(或蘆薈汁),將艾炷置於穴位上,以線香點燃,之後醫者雙手合攏圍在穴周,讓艾炷自行燃燒,當患者感覺穴位有灼熱感時,囑其忍耐勿動,同時,醫者發出口令,患者跟隨重複,由1慢慢數至9時,待艾炷燃盡,去灰、貼上膠布,並於灸后2周內酌進豆類等「助發物」促灸瘡早發。

Advertisements

半月內若膠布脫落,還需重新貼上。對灸瘡化膿后局部反應敏感者,只予針灸處理,無需用抗生素等藥物處理(炎性化膿者除外)。

治療結果

治療結果48例中,臨床控制12例,顯效19例,有效16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9%。治療前後血脂變化情況比較,見表1。

小 結

——

此功能保健灸,是本院研究所謝感共教授在前人化膿灸基礎上加以改進而創立的灸法,每次每穴只灸一壯,觀察期是60天,操作簡單,且本法既補陽氣而又益陰。

主穴選取足三里、懸鐘,前者為足陽明胃經穴,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其始多氣多血;後者乃髓之會穴,為足少陽膽經經穴。故灸二穴,可激發經氣,奏補益氣血、調和陰陽之效。

陰陽調和則各臟腑功能可望恢復,血脂下降或恢復正常,不適之症亦隨著減輕、消失。

覺得好點贊再走!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