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家拳拾遺:裹襠、溜臀、尾閭中正

提到內家拳姿勢要求,必講尾閭中正。但是尾閭在身體裡面是什麼形態,要如何中正,怎麼才算中正?被這一系列問題搞迷糊的人不在少數。甚至練拳數十年,尾閭依然毫無感受的大有人在。咱們先看看尾閭在何處,長什麼樣子。

脊柱全貌圖

上圖中骶骨之下部分即為尾骨。尾閭是長強穴的別名,位於尾骨端,也即是尾骨的尖尖的位置。從圖上看,正常人這個位置本來就是向外捲曲的,所以無需刻意即是后翹的。普通人做深蹲,臀部會突出,導致尾閭不正,不利於身體的平衡,如下圖:

普通深蹲:翹臀

專業的深蹲訓練者會在調整盆骨的姿態,在下蹲過程中身體更加平衡,標準的姿勢對訓練大腿肌群與盆地肌群更加有幫助。如下圖:

標準深蹲姿勢

那麼上面兩組深蹲姿勢的區別在何處呢?看了下圖大家就能明白尾閭在深蹲運動中的作用了。

深蹲盆骨剖析圖

大家仔細看看上圖中左側盆骨后側的尾骨形態:這就是「尾閭中正」在深蹲中的樣子。右側錯誤姿勢中的尾閭是向內捲曲的,用這個姿勢訓練身體的整體平衡以及訓練的效果都不好,而且還容易受傷。如果有上右圖的姿勢,老師就會要求通過「泛臀」來調整,使尾閭中正。深蹲是個非常好的訓練,建議行拳漂浮的拳友每天都做上兩組,每組100個。

內家拳同樣可以藉助深蹲進行盆骨與大腿部位放鬆的訓練,但是不建議做負重深蹲,因為我們通過訓練需要掌握的是身體的中定,而非單純增強肌肉強度。在保持中定的狀態下,身體放鬆所產生的力,已經足夠鍛煉下肢了,不需要再藉助杠鈴負重訓練。如果普通的深蹲已經純熟,可以進行面壁深蹲與貼牆深蹲。面壁深蹲可以輔助松背、松腰;貼牆深蹲可以開胯,松膝。

尾閭中正的目的,是為了中定勁,俗稱:大勁。中定勁不像是其它肢體部位發勁,可以通過招式或發力訓練去掌握。中定勁不是個主動的勁,它需要修鍊者身體各部姿勢都調整到位了,才被動出現。而且即使出現了,在早期也很難持久,局部的妄動,走神都會丟掉中定。可以說不會調整尾閭,做不到尾閭中正就不可能擁有中定勁。想要尾閭中正,首先要能感知到尾閭的存在,通過對它調整,進而在運功過程中讓身體始終保持中定勁。

前篇《內家拳拾遺:溜臀、泛臀、斂臀到底怎麼做?》討論了臀部在行拳過程中的要求。想要感知到尾閭存在,關鍵在於裹襠與溜臀。溜臀的操作是:內收小腹,同時微鼓命門,上半身的鬆勁順暢傳導到臀部,此時放鬆臀部肌群勁自然就流入大腿。裹襠是解放尾閭的關鍵,正常人擁有強有力的后胯,日常生活中,完全感知不到垂在盆骨后側的骶骨與尾閭。許多人反對裹襠,認為裹襠會造成后胯外旋,頂住盆骨,導致胯不開。先看看下圖:

腰胯骨骼肌肉圖

當通過裹襠、收胯(正襟危坐在椅子上時胯姿勢)與溜臀的配合,將后胯打開,此時尾椎就有了活動的空間,可以微微動彈,此時感知尾閭的存在就容易了。此前有讀者問:「練拳的時候要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翹屁股了?」方法有兩個:其一,找一面鏡子,擺出不翹的姿勢,然後記住當時的身體平衡感受,這樣在行拳中,如果身體平衡失控的時候,就感覺一下屁股是否凸出去了,如果是調整過來;其二,通過裹襠與溜臀對大腿骨骼與臀部肌群的調整,找到尾閭,通過調整尾閭讓身體始終處於平衡狀態。對於還未掌握胯部的開合的拳友可以通過第一個方法進行姿勢調整。推薦的方法是第二個,通過調整尾閭中正,從而使身體始終保持中定勁,才是內家拳對姿體調整的核心所在。

敬請期待下一篇:《內家拳拾遺:尾閭的作用,以及一些的傳說的功用》

「傳承傳統武術,傳播俠義精神。」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 xiakexueyuan


鄭重聲明:我希望大家更安全,具備防範危險的能力。未來會增加許多動作教程,但是所有的訓練方法與建議都存在危險性,按照其訓練的人需要把握尺度帶好護具,訓練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自己解決。我會提供安全防護方面的建議,但不承擔責任。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