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最好的養生的方式是——足部保暖,比泡腳更有用!

中醫認為,「百病起於寒」。寒邪侵襲是人體很多疾病的主演根源。由於寒冷刺激和高氣壓雙重作用下,冬季也成為疾病的高發季,也成為死亡的高峰。所以,冬季養生、預防疾病需要特別注意防寒保暖。那麼冬季該如何防寒呢?

一、冬季養生如何防寒

早睡晚起

冬季寒氣襲人,極易損傷人體的陽氣,所以冬季養生應從斂陰護陽出發。首先要早睡晚起,保持較長的休息時間,使人體內的陽氣少受干擾。

其次,要盡量待在溫度適宜的房間里,減少外出次數;早上晨練或出門要等太陽升起后陽氣漸盛之時。再次,要注意保暖,防止凍傷。

進補為先

民間素有「今冬進補,明年打虎」的說法,強調冬季進補之重要性。有內寒的人,可以趁機通過食補調理。

多吃溫潤的食物。冬季既不適宜吃生冷食物,也不適宜進食過於燥熱的食物,以防內熱出現口鼻乾燥、口腔潰瘍、口乾口苦、面部痤瘡、大便乾燥等癥狀。對於體寒者,宜適當吃一些溫補食品,例如羊肉、牛肉、雞肉等。

Advertisements

對於容易上火的人,日常飲食以清淡為原則,如大白菜、蘿蔔、蓮藕、香蕉、梨和蘋果等。白菜、蘿蔔都是這個季節的當季食物,而且,白蘿蔔能清火、降氣、消食,非常適合冬季食用。

宜食補腎食物。孫思邈在《修養法》中云:「宜減辛苦,以養腎氣。」冬季則應當以保養腎臟為主,宜吃益腎食品,如腰果、芡實、山藥、栗子、白果、核桃等。黑色入腎,所以,黑色食品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棗、黑木耳等,也都有很好的補腎功能。嚴重者可以用中藥調理。

冬病冬防

中醫認為:三九天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時期,此時人體陽氣處於收斂閉藏狀態,氣血運行緩慢,外邪容易侵犯人體,各種冬病就容易發作。「三九貼」是中醫傳統醫學外治法的一種,它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在冬季三九天的時候,選用具有辛散溫通的藥物,如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細辛、肉桂、薑汁等,在特定穴位上進行貼敷,透皮吸收,使局部藥物濃度明顯高於其他部位,刺激經絡,鼓舞人體的陽氣扶正祛邪,防止冬病的發生。

Advertisements

二、寒從腳下起,足部保暖不可少

中醫認為,人體的頭、胸、腳這三個部位最容易受涼,尤其是腳部受寒,與某些疾病的發生與不注意保暖有很大關係。這是因為腳位在下屬陰,因此腳是寒邪侵犯人體的主要途徑之一。

中醫有「寒從腳下起」的說法,因為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而且,我們腳部的皮下脂肪又較薄,因而保暖性較差。現代醫學認為,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雙腳遠離心臟,血液供應較少,腳掌上還密布了許多與人體相通的小血管。因此,一旦腳部受涼,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腸胃道以及其他內臟器官的疾病,並且,很容易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和婦女痛經等病症。所以,腳部的禦寒保暖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數九嚴寒的時節,腳部的保暖尤應加強。

三、冬季足部保暖的10個方法

冬季保暖首先從腳開始。那麼冬季足部保暖的方法有哪些呢?多運動、常泡腳、常按摩等方法可以讓你的腳暖起來!下面家醫熏蒸君為您介紹冬季足部保暖的10個方法。

1、常按湧泉

具體按摩方法,每天用熱水洗完腳后,仰卧床上,舉起雙腳用勁地相互摩擦至腳部感到溫熱即可。然後用手的勞宮穴和腳的湧泉穴相互按摩刺激,心腎相交。此法不僅可以加速腳部血液循環,同時還能提高睡眠質量。

2、睡前按摩腳心

按摩的方法是這樣的:先用右手掌搓左腳掌,從腳跟搓向腳心,再一順而下搓到腳趾,動作要慢,用力要均,反覆搓動,直到腳掌發熱為止;接著用同樣的方法,用左手掌搓右腳掌。第二步是用右手的五指分別抓住左腳的五趾,按時針方向作「圓形運動」數十次,再做反向運動;做完了左腳,再做右腳。兩套動作下來,應當是20分鐘左右。如果腳底還沒有發熱的感覺,則應當延長一些時間,直到腳底發熱為止。這種腳部按摩的好處,同樣是為了促進腳部的血液循環。全身血液通暢,自然減少了疾病。

3、暖水袋

睡覺時在腳的旁邊放置暖水袋,不僅能夠增溫,還能起到恆溫的作用,促進腳部血液循環,改善睡眠。

4、多運動

「動則生陽」,運動可以改善體質,每天保證半小時的走路時間,能改善循環。腳部的活動可使腳部的肌肉、筋膜、韌帶、穴位、神經末梢得到鍛煉,並能促進腳部血液循環,改善腳部供熱狀況。

5、起床前活動腳趾

理療專家建議,起床前腳趾上下活動20次,然後用腳畫圓圈活動腳踝,正反方向各10次,再將大腿收緊放鬆10次。這樣可讓身體活動開,下床不會感覺太冷。

6、鞋子大小要合適

鞋子窄小會阻礙血液循環,不易保溫。同時,秋冬季節,老人和小孩的鞋子要以舒適暖和為宜。冬天多穿棉鞋,少穿皮鞋。棉鞋恆溫保暖,柔軟舒適,而皮鞋散熱較快,皮革生硬,不利於保暖。

7、鞋子放在暖氣旁

冷天時,血液多數被輸送到重要器官,手腳處的比較少。英國足病專家邁克·奧尼爾表示,雙腳猶如保溫瓶,只要一開始冷,就會一直冷。因此,穿鞋前最好將鞋子放在暖氣旁熱一熱。

8、選對鞋襪

足部保暖除選擇寬鬆、柔軟、保曖性能好的鞋襪之外,易出腳汗者,鞋內還應放上吸濕性較好的鞋墊,雙足的表面溫度宜維持在28℃~30℃最為舒適。

9、睡前可以泡泡腳

晚上泡泡腳不僅能夠放鬆全身,而且能夠感覺到一股暖氣順著腳部蔓延至全身,不僅能養腎,而且還能有利於睡眠。也可在水中加入艾蒿、老薑、肉桂等中藥材,祛濕除寒。

10、穿襪睡覺

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明明睡前被子蓋得好好的,可半夜總是被凍醒,發現雙腳在外面已是冰涼。如果這時穿著襪子,即使蹬了被子,也不會感覺到雙腳冰涼了。脫掉襪子睡覺,會降低腳部的溫度,對促進睡眠不利。在脫衣上床后,剛開始體溫肯定是會有所降低,如果這時穿著襪子,可以使雙腳保持一個比較高的溫度,有利於快速入睡和提高睡眠質量。

四、比泡腳更好的足部養生方式——足熏

需要注意的是,泡腳雖好,但是中藥熏蒸更有優勢。中藥熏蒸通過神經和經絡調節身體,它的熱藥效應能讓不協調的臟器功能得到調節,讓人放鬆情緒,最後身心舒暢,是一種從生理到心理的協調平衡方法,對改善睡眠,安神養心有很好的作用。足熏為什麼比泡腳更適合人體呢?

熏蒸:屬於中醫的外治療法,運用熱能來影響人體的血液循環和氣血運用,由內向外使人體排汗,蒸完清爽舒坦。

泡腳:只是單純的高溫高壓環境,強制體表排汗。身體發熱后要往外散熱排汗,而水的熱量卻通過皮膚向體內攻入,兩方面針對相互作用,實際上是身體受損。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