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半生牛排非常美味,對身體有危害嗎?

去正規牛排店,專業西餐廚師會建議你吃三分熟的牛排,欠火候的牛排不易咀嚼,三分熟的牛排才是最理想的,鬆軟有彈性,這時候最能凸顯牛排本身的肉質和汁水的風味,給你最完美的感官體驗。因為越熟的牛排,口感會變逐漸變硬,漸漸失去彈性,肉質纖維的粗糙感加重,同時也失去了牛排的原汁原味。尤其是在外國人眼裡,吃一塊完全烤熟的牛排,簡直是對牛肉的糟蹋。

很多中國人不敢吃三分熟的牛排,就是怕一刀切下去,看見猩紅猩紅的血水,認為這簡直是茹毛飲血,回到了原始人的生活狀態,甚至還會進一步聯想,這肉中的紅色液體中含了多少細菌微生物寄生蟲,吃了難道不會拉肚子嗎?要花大價錢吃頓牛排,再吃出病來,那可真不值了。對於牛排,中國食客最大的擔憂不在於怎麼吃而在於顏色。「太熟了不好吃,可是不熟血淋淋的不敢吃」,顧慮的焦點,都集中在牛排里的紅汁是牛的血液嗎?

Advertisements

我們都知道,血液一旦離開血管會凝固。如果血液離開血管不能凝固,則會流血不止,從牛排上流出的紅色液體,不管時間過去多久,都不會凝固。這是不是說明,那根本就不是血呢?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不是血,會是什麼呢?它們是肌紅蛋白,是一種存在於肌肉組織中的蛋白質,和在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專職負責氧氣的運輸。只不過血紅蛋白負責的是血管,肌紅蛋白負責的是肌肉。

肌紅蛋白之所以呈現紅色,是因為含有血紅素,血紅素遇氧呈現紅色,缺氧呈現暗紅色,過多的接觸氧氣會慢慢變成褐色,這就是可以通過肉的顏色,判斷肉質新鮮程度的原因。冷凍牛肉一般呈現暗紅色,並不是不新鮮的原因,而是真空包裝缺氧導致的,只需要在空氣中放置,就會慢慢變為新鮮的紅色。溫度也會改變肌紅蛋白的顏色,常溫下肌紅蛋白是鮮紅,隨著溫度慢慢升高,紅色會越來越淺,變成粉紅色直到深褐色,這也是不同熟度牛排呈現的顏色。

Advertisements

肌紅素開始變性的溫度大概是55度左右,三分熟的牛排切開是紅色的,流出的肉汁也是紅色的。五分熟的牛排顏色偏淡,七分熟的牛排是粉色的,全熟的牛排切開是裡面是淡棕色,這個時候流出的肉汁就是透明的。因為肌紅素已經完全變性。肉類含水量達到70%,而肌肉蛋白質受熱後會將自身水分向外擠出,所以在生的時候兩塊同樣重的牛排,一塊做三分熟,一塊做全熟,三分熟的看起來會比全熟的大得多。

牛在屠宰過程中,會放掉血管中全部的血液,僅在心臟和其他內臟中殘留一部分。牛排切開后的血水,是70%的水加肌紅蛋白而成的混合物,這種肉汁液體不僅使得牛排更加多汁美味,還含有豐富的鐵,是補血佳品,如果一塊牛肉乾乾巴巴,一點汁液都沒有,要麼是被風吹乾了,已經不新鮮了,肯定不適合做烤牛排。很多去牛排店打工的學生,老闆首先要教會他告訴客人說,牛排中的紅色液體是肉汁而不是血水。

很多客人對牛血的擔憂應該是來自於細菌,但牛肉在包裝之前都進行過滅菌處理,零下18度低溫冷凍過的牛排,也是一個殺菌的過程。而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說法,只要牛排內部溫度達到62度,也就是七分熟,靜置三分鐘,就可以殺死大部分的致病細菌。

當然走私牛肉,沒經過檢驗檢疫的水貨牛排不在此列,因為水貨不能進大冷庫,甚至在運輸過程中都不敢走正規冷鏈,中途變質以及二次污染的可能性極大,往往噴一下藥水就繼續賣。所以吃牛排哪怕價格貴一些,一定要去正規的牛排店。這就跟吃日本料理一樣,不能隨便去一家低價野店,就貿然吃生魚片。

要防止牛肉中寄生蟲對人體的感染,要做到不吃不新鮮的的牛排;不買未經檢驗的牛肉;牛肉最好要冷凍后再食用,在-7℃以下的冰箱內需冷凍24小時以上,才能凍死囊尾蚴。發達國家的肉類加工和運輸有完整的冷鏈物流體系,冷凍加工環節不僅要求產品本身低溫,還要求加工環境低溫,可有效抑制環境中微生物的繁殖,這也可能是歐美人吃三成熟牛肉不生病的原因之一。

最後我們需要總結的是,烤牛排是西餐,如何選擇牛排的生熟程度,也不一定要一味效仿歐洲人,只吃三分熟的烤牛排,畢竟中國的食材環境比較糟糕,哪怕損失一點口感上的美味享受,還是盡量吃七分熟的烤牛排吧,吃完熟的烤牛排,那就簡直讓人無法忍受了,不如不吃。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