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人體健康的保護神?《黃帝內經》給出答案

疾病最能摧殘人,它會導致父母黯然衰老,愛人疲憊消瘦,孩子精神萎靡。至親至愛遭遇疾病時,我們總會不停追問:誰能抵禦疾病?誰才是健康的保護神?

百家講壇《郝萬山說健康》第二集《誰才是健康保護神》,帶您了解健康的秘密,為家人保駕護航。

郝萬山,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多年從事中醫教學、臨床和科研工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經典著作全國示範教學《傷寒論》主講人,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山東教育電視台《名家論壇》等主講嘉賓。多次應邀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法國、韓國等地講學交流。

誰才是健康保護神?郝萬山教授多年研究《黃帝內經》,給出這樣的結論:健康的保護神其實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自我調節機能。

這個機能在《黃帝內經》中也叫真氣、正氣。《黃帝內經》中「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是對自我調節機能最好的詮釋。

那又是誰干擾了人體自我調節機能,導致疾病發生的呢?通過解讀《黃帝內經》,郝萬山教授認為影響我們自身調節機能的因素中,過怒、過喜、過思、過悲、過恐這些不良情緒佔主導地位。

用《黃帝內經》的話則是:「怒則氣上,怒傷肝。」「喜則氣緩,喜傷心。」「思則氣結,思傷脾。」「悲則氣消,悲傷肺。」「恐則氣下,恐傷腎。」

對這幾句話的理解,郝萬山教授介紹了一個詳細的案例解說,其中小編印象最深的是教授講的「喜則氣緩,喜傷心」的案例,這裡分享給大家。

40多年前,一家醫院收到一位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患者50多歲,經過醫生搶救,病情終於穩定下來。

患者很思念自己的小女兒,每當醫生查房時,都能聽到他不停地稱讚自己的小女兒有多漂亮,多會說話,多懂得疼人。

原來他的小女兒在海南島,來一趟要五六天。

第六天早晨,小女兒終於來了,風風火火地進入病房,說要給爸一個驚喜。爸爸正坐在那裡吃東西,一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小女兒,臉一下就定格了,滿臉開花笑的狀態。

護士一看不對,到跟前一摸脈沒有了,呼吸也沒有了,他的心跳已經停止了。經過半個小時的搶救也沒救過來,她的爸爸就這樣含笑西去。

這就叫「喜則氣緩,喜傷心。」緩是鬆弛的意思,正常狀態下我們保持愉快的心態,全身的精神和肌肉能得到放鬆,對健康非常有益,可如果有嚴重心臟病,驚喜、狂喜、暴喜,常常會導致不良後果。

情緒對自我調節機能的影響,其實很多人都經歷過,比如「怒則氣上,怒傷肝」,人生氣的時候,血壓會升高;「思則氣結,思傷脾」,心情不好的時候,吃不下飯;「恐則氣下,恐傷腎」,人受到驚嚇后,會大小便失禁......

人體自我調節機能就是健康的保護神,自我調節機能受到不良情緒干擾時,疾病就會 「趁機而入」,所以要做好健康管理,還是得從管控情緒入手。

《黃帝內經》特彆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這句概括了中醫養生的法則及中醫的病理和醫理,也是做人的硬道理。正氣足了人就不會得病。無論防病、「治未病」還是「治已病」,皆依此理。其知道者,行之,足矣!即只有強身才能防病,只有養生才能強身。正氣內存的前提,首先要心安、心正。因為心主神明,乃君主之官,統領全身一切器官。如果心亂、心邪,則邪氣必干。所以養生以調心、養心為主,即保持恬淡虛無之狀,避免過度的情志變動。對於不正常的氣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時避開,順從四季寒暑的變化,保持與環境的協調統一,飲食有節,起居有常,節慾保精。不可「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否則,就會導致疾病、早衰。

 正氣源自心

萬病由心生,萬病也由心治。「正氣存內」意義深遠,涵蓋防病、治未病、治已病的整個過程。「治未病」的理念是人的「心」對自己的「身」關愛的結果,它不僅防病治病,而且必然導致人類從健康管理到生命管理的升華,使人的身心靈更加和諧。由於種種原因,由心治病還只能被極少數修行人實施,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宗教,其實都是在教人修行,而修行就是修心。

人生病其實並非絕對的壞事。上天有好生之德,人生病也是上天給人的禮物,其目的是讓人因病而覺受、自省,找出病因,並以治病為方便法門,從治身病入手而自然過渡到治心病,這就會導致人主動改變自己的習性和觀念。顯然,這已經超越了現代醫學的原理,卻與中醫原理不謀而合。

因為中醫不僅是科學、醫術,而且是超越科學、醫術的道。現代科學的發展過程就是不斷證明這個「道」的過程。科學是人造的知識體系,只是探索真理的方法之一,並非真理本身,所以它在總是滯后的、片面的、發展的。比如量子物理學、耗散結構論的出現,也只可部分揭示「治未病」的原理:疾病和痛苦都源自於氣或能量的不足、不和諧或失去與大自然節律的和諧。這顯然是科學進步的表現,但總體上現代科學發展的水平與中醫達到的高度還相距很遠。

按《黃帝內經》解釋,古人之所以長壽,是因為他們依天道而活,故德高,德高則正氣足,因為德為本,德高必壽高。也就是說,正氣源自心,人只有心存正念,按天地陰陽法則調節生命,有節制、有規律地安排飲食起居,才能「形與神俱」,即做到形神統一,形神結合。神由什麼做主呢?《黃帝內經》曰:心主神明,乃君主之官!請注意:不是由大腦,而是由心做主的!心安則身不病,這就是上古養生的法則:首先調心,防病在先。「德」字帶心,修心即修德,修好心則體自安,故能長壽也!

人道、地道皆源自天道。此道不僅與佛法吻合,而且與基督教的教義吻合。《聖經》在約翰福音開篇有言:「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並強調身體就是聖靈的殿堂,並非僅僅是個軀體,既然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人活著是要榮耀那個內在的神,也就是要合道。所謂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其三而為一的一,就是道。道家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由三開始,但皆源自一,一就是無極。心與道合,就是一。修心就是修道,合道,即合一,則萬病不生。

 自愈法與未病、已病

對病的理解和處理,古人就更高明了!《黃帝內經》曰:「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以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就是說,聖人之所以為聖,皆因了知因果。這跟佛家的說法一樣,故曰:菩薩修因不修果,凡人修果不修因。

中國古代著名醫家如扁鵲、張仲景、孫思邈等都無一例外,大力倡導「治未病」。

戰國時代的扁鵲說,像他這樣治好危重病人的神醫只能算下醫。而他的兩個哥哥才算上醫和中醫。因為大哥治病是在病情發作之前,大家不知他事先就將隱患消除,所以他沒名氣;他二哥治病,是在疾病初起之時,大家以為他只能治些小毛病,所以他只在鄉里有些名氣;而他治病是在病情危重之時,人們看到他能治重病,覺得神奇,傳來傳去,名氣就大了。當今社會,顯然更崇拜治療重病、起死回生的下醫,卻根本不知何謂上醫。

漢代張仲景也是一位大力倡導治未病的醫家。他在《金匱要略》中提出了養生防病的原則是:「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之,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即只要遵紀守法,避免外傷,房事有節,飲食結構合理,身體健康沒有虛損,疾病就沒有入侵的機會。

唐代醫家孫思邈將疾病劃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個層次,並以此為標準將醫生的水平進行了界定:「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顯然,他與黃帝、岐伯、扁鵲的觀點完全一致。他還告誡醫者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追於既逝之後。」

概括起來,中醫的「治未病」包含了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愈後防復三層含義。未病先防,即防患於未然,主動調攝養生,令正氣存內,防止疾病發生;既病防變,即強調因病而主動反省,修身養性,別讓小病變大病;愈後防復,即病癒后仍然要主動修身養性,防止後遺症的產生和疾病複發。開發自愈力,就是復興古人在《黃帝內經》中早已闡述的道:凡病皆是因果,所以要防患於未然,不僅要治未病和已病,而且要自己治,主動治,主動治病就得從根本上找原因,讓得病、治病都成為主動改造自己身心靈的契機。

顯然,自愈法是解決迫在眉睫的全球性醫療危機的唯一途徑。只有自愈的醫學才是經濟上可持續的醫學,才有可能是公平、公正的醫學。從專業醫師「治病」到人人「自愈」,蘊涵著深刻的變革,其核心是觀念的變革,即從以被動治病為中心轉向以主動養生為中心。

而養生不僅包含了防病,而且涵蓋了治病,但不是臨時被動的治療,而是貫穿整個人生的主動行為。真正的變革,是將人類的醫療行為從被動轉為主動,即從被動地交由醫生治療轉向人人主動養生,也就是人人都成為自己的醫生。要想達此目標,就必須有行之有效的療法,而這個方法則非自愈法莫屬!否則治未病、治已病都成為空談和口號。顯然,這是一項史無前例的醫學革命,也是《黃帝內經》思想在當代發展的必然結果。

《黃帝內經》分上下兩篇,上篇叫《素問》,就是樸素的知識問答,由黃帝和他的老師岐伯一問一答。樸素的問答,就是人人該懂的常識,亦即關於人、自然、社會的常識。

生命由不同層級組成,人只有在身、心、靈三個層面和諧才能健康長壽。下篇叫《靈樞》,就是靈魂的樞紐,亦即經絡。可以說,《素問》講的是「治未病」,就是讓人順其自然地生活,調節好身心靈,讓「正氣存內」,則「邪不可干」,病就不會發生;而《靈樞》講的是「治已病」,萬一邪氣入內,如何解決?療法簡單之極:打通經絡即可!因為凡病皆體現為經絡不通,只要打通經絡,正氣就上升,正氣升則邪氣降,直至陰陽平,陰陽平則百病消。打通經絡的方法很多,但上古之人以外治法為主,藥用在最後。所以《黃帝內經》極少講到葯,一共只講了十三個常用藥方。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