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主要思想:「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

「治未病」在中醫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膏方,又叫膏劑,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藥組 成,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冬季是一年四季中進補的最好季節,而冬令進補,更以膏方為最佳。文章通過對「治 未病」思想內涵和中醫膏方理論基礎的分析,通過對辨證施膏、平調氣血陰陽、調和臟腑等方面的闡述,探討中 醫「治未病」思想在冬令膏方中的指導作用。

自《黃帝內經》提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 下工治已病」的理論之後,「治未病」思想得到不 斷髮展和完善,其應用範圍也愈加廣泛。近年來,以 「治未病」思想為核心理念的中醫特色健康保障服 務模式逐步形成,針灸、推拿、拔罐、刮痧、穴位敷 貼、冬令膏方等中醫特色療法在養生保健中起著重 要的作用。在這些傳統的中醫療法中,尤以冬令膏方 備受推崇。膏方的運用涉及「陰陽五行學說」「臟腑 學說」「精氣學說」三大學說,以中醫的整體觀念為 基礎、辨證論治為方法,以「損有餘而補不足」和「春 夏養陽、秋冬養陰」為指導原則,以「補中寓治、治中 寓補、補治結合」為治療特點,以改善體質和防治疾 病為最終目的。「治未病」思想作為中醫特色理論, 其精神已無形貫穿在中醫膏方的運用之中。

Advertisements

「治未病」思想的內涵

「治未病」一詞最早記載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中提到: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 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可見,早在兩千 多年前,醫家們就已經意識到了治未病的重要性。 此後,歷代醫家對中醫「治未病」理論從不同角度 進行了延伸和發展,「治未病」思想的內涵得到進 一步充實、完善,其應用範圍也不斷擴大。唐代醫 家孫思邈科學地將疾病分為「未病」「欲病」「已 病」3個階段,並指出防治疾病要「消未起之患,治 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清代名醫葉天士也非 常重視治未病,他在《溫熱論》中提出了「務在先安 未受邪之地」的理論。從歷代醫家對中醫「治未病」 理論的闡述來看,「治未病」就是採取一系列防病 截變的措施,先證而治,未病防病,既病防變,瘥后 防復,指導人們「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病。醫無事 之前,不追於既逝之後」。「治未病」思想是一種 積極的疾病觀,以順應自然界的變化,提高機體抗 病能力為核心,從功能、整體的變化把握生命,注 重養生,防患於未然,有病早治,既病防變,爭取主動,截斷扭轉,病後防復。

Advertisements

「治未病」思想在膏方中的應用

膏方,又稱膏滋,是將單味或多味藥物根據配伍 組方,經多次濾汁去渣,加熱濃縮,再加入輔料,如 冰糖、飴糖、蜂蜜、黃酒及阿膠、龜板膠、鹿角膠等 進行收膏而製成的半液體劑型。近代名醫秦伯未在 《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蓋煎熬藥汁成脂液, 而所以營養五臟六腑之枯燥虛弱者也,故俗稱膏滋 葯」[3]。膏方具有扶正驅邪,抗衰延年,糾偏祛病等 作用,但更多的還是應用於固本、治本,防止疾病的 發生。「治未病」思想作為中醫學與生俱來的主題, 其精神無形地貫穿於膏方辨證施膏,平調氣血陰陽, 調和臟腑的理論基礎之中。

1. 辨證施膏 膏方的制定,應遵辨證論治之法 度,循理、法、方、葯之程序,因人施治,辨證施膏, 隨證用藥,主次兼顧,有所側重。據統計,人群可分 為3種狀態,即健康態(約佔5%)、亞健康態(約佔 75%)、疾病態(約佔20%)。在膏方臨床中,應做到辨 體、辨病、辨證相結合,抓住關鍵,方能正確施膏。

健康態多以平和質為主,精神爽利,面色紅潤, 臟腑氣血調暢,其膏方當予平調平補之劑,重點在於 調護,維持和扶助正氣。《丹溪心法》中提到「與其 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蓋疾成而 后葯者,徒勞而已」。通過膏方調攝養生,增強正氣, 保持人體氣血調暢,陰陽平和,可以強健體魄,防治 疾病,維護「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健康狀態。

亞健康態,即「欲病未病」的狀態,此階段仍以 「未病先防」為原則。施膏前應仔細分析個體的體質 類型,明辨氣血陰陽之虛實,痰、濕、食、火之兼夾, 辨體而調,合理選葯。氣虛質以補氣為主,佐以補血、 理氣;陰虛質以滋陰養血為主,佐以補陽、行氣;陽虛 質以溫陽補腎為主,佐以養陰、理氣;氣鬱質以疏肝 理氣為主,佐以養陰、活血;瘀血質以活血化瘀為主, 佐以補氣、行氣;痰濕質以燥濕化痰為主,佐以健 脾、理氣;濕熱質以清熱化濕為主,佐以理氣,健脾; 特稟質以益氣固本為主,佐以理氣。

疾病態,即機體臟腑功能失常,氣血陰陽失調, 津液代謝紊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邪風之 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 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藏者,半死 半生也」,外邪侵襲,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疾病處於 不同階段,其病理機制也不同,應抓住時機,以「既 病防變」為原則,在起病之初、中邪輕淺之時,截邪 防變,從源頭阻斷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2. 平調氣血陰陽 「陰平陽秘」是人體陰陽平 衡的健康狀態。人體體質的偏頗,或為氣虛,或為血 虛,或為陰虛,或為陽虛,種種的病理變化皆為陰陽 失調。而膏方是通過對不同體質進行辨證治療,扶正 補虛,調和其陰陽,改善及提高體質,從而達到「陰 平陽秘」的狀態。故在施膏時務必仔細審察患者氣血 陰陽的虛實盛衰,不管是陰虛還是陽虛者,要詳細問 診,採取陰陽兼顧、氣血並補的方式,遵循因人制宜 的原則,隨證加減,綜合調治,「謹察陰陽所在而調 之,以平為期」。老年人臟腑功能減退,陰陽俱虛,且 氣血運行遲緩,膏方中多佐以行氣活血、溫陽補腎、 填精益髓之品;中年人工作生活壓力大,患病日久則 損及氣血陰陽,又多有煙酒等不良嗜好,病機較為復 雜,多為虛實夾雜之症,治療時多採用補瀉兼施的方 法;女子以肝為先天,易於肝氣鬱滯,膏方用藥常佐 以疏肝解郁,調暢氣機之品;小兒為純陽之體,不宜 過早服用補品,必要時也僅以甘淡之品予以調養,如 六君子湯,六味地黃丸等。《素問·生氣通天論》指出 「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 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 陰陽調和,可使人體筋脈順暢,骨髓堅固,氣血平和。 陰陽失調,即使尚未犯病,若予以及早調整,可以抵 御外邪,防止疾病的發生。這一理論基礎正符合「治 未病」的思想。《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曰「聖人春 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春養生、夏養長、 秋養收、冬養藏」,故在冬季服用膏方,順應「冬主收 藏」的自然規律,精華易於吸收並儲存於體內,益陰 精而養陽氣,從而使體質得到全面改善,可真正起到 「扶正固本」「治未病」的作用。

3. 調和臟腑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正常的生 理活動,一方面依靠各臟腑組織發揮各自的生理功 能,另一方面則又要依靠各臟腑組織之間的協同作 用和制約作用,才能維持其生理上的平衡。《金匱要 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並治》中提到「夫治未病 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 邪,即勿補之」。肝病最易傳脾,在治理肝臟的同時, 應注意調補脾臟,使脾氣充實,肝病不得蔓延。在膏 方臨床中,要做到全面兼顧,若五臟平衡失調,要及 時運用中醫五行學說的生克乘侮規律,制其過盛,扶 其偏衰。遵循治未病理論中「既病防變」的思想,根 據已病臟腑的發病規律和發展趨勢,準確把握疾病 的傳變規律,「先安未受邪之地」,早期干預、早期治 療、防止傳變、改善預后,從而達到「五臟元真通暢, 人即安和」的狀態。

在制定膏方時,要顧護五臟,突出脾腎。腎藏精, 為先天之本,陰陽之根,人體的衰老取決於腎氣的 充盈。故膏方之重點在於填精扶羸,培本固元,應根 據腎陰、腎陽的虧虛程度組方用藥。明代張景岳有 雲「人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尤乎水谷之 養。非精血無以立形體之基,非水谷無以成形體之 壯」。 脾胃是後天之本,膏方的臨床運用中不僅要調 補脾胃,重視後天營養的攝取與滋養,又要防止膏方 滋養填補之劑滋膩礙胃。在膏方組方時,佐以運脾化 濕理氣之品,醒脾開胃,消除補藥滋膩之性,以資脾 運生津之功,達到補益的目的。

小結

中醫「治未病」的學術思想源遠流長,它不僅具 有深厚的理論文化底蘊、廣泛的群眾基礎,而且具 有現實的應用價值和豐富的科學內涵,對膏方的臨 床運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醫膏方並非單純補 劑,它還具有調和陰陽,養生防病等諸多作用,提高 了中醫防治疾病的療效,顯現了未來世界醫學的發 展趨勢,在「未病」狀態下就注意防治疾病發生,是 醫學的最高境界。在膏方臨床應用中,我們應當做到 辨證施膏,平調氣血陰陽,調和臟腑,遵循「治未病」 的思想,崇尚防治一體的理念,充分發揮膏方在中醫 葯「治未病」中的優勢。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