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人,你真的懂中醫學嗎

近代以來,隨著西醫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出來黑中醫,在這裡小編想說的是,在你對中醫不了解的情況下,不要受過一兩次庸醫的忽悠就以偏概全的黑中醫,這可是祖先留給咱們的寶貴財富,我們得懷著敬畏之心來對待祖先留下的東西,不是常說嘛,人嘛,總得有所敬畏,如果真的無所顧忌了那你還是人嗎?

中醫學來源於東方文化,即中華文化,集中體現在中華文化最早的巨著《易經》。尤其是《易經》的主要理論部分——陰陽五行學說、天人合一學說、思維方式、和諧思想、養生學等。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中國諸多哲學家和學者們,不斷解釋和充實《易經》的理論見解,同時在這些理論、學說的啟發下,逐步升華為中醫學理論,並在實踐中不斷吸取儒、道、佛教之所長,經過不斷地總結,才形成了獨特的中醫學體系。有了中華文化肥沃的土壤,才產生中醫學這棵參天大樹,所以中華文化是中醫學之本。

Advertisements

一、陰陽五行學說

陰陽動態統一學,是《易經》對宇宙萬物認識的唯一見解。《繫辭》說「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不測謂之神」,「一闔一辟謂之變」,認為宇宙一切事物及其變化,歸根到底無非是一陰一陽二氣的演變。陰陽二氣相交相盪,升降反覆,事物才可千變萬化,生生相續,永無止境。道即規律,天地萬物雖多,其變易的根源,都是陰陽二氣的對立及其相互推移的結果。所以陰陽動態的統一,成為《易經》認識宇宙萬物的原始哲理,為中華文化的發源奠定了基礎和原理。

陰陽的哲理髮揮應用於中醫學而成為中醫學的理論基礎,首見於《素問》第一篇《陰陽應象大論》:「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內經》將陰陽哲理髮揮為自然界一切事物生長化收藏和生長壯老死演變的規律、總綱和基礎,即宇宙萬物之演變,都是受陰陽的制約而起主導作用。陰陽是事物演變之父母,即根源;生殺之本始,即萬物生長、死亡之根本。宇宙萬物的所有運動、變化、動力和表現於外的神明現象,都是陰陽所起的作用。人為萬物之靈,與萬物一樣,其生長壯老死,自然也離不開陰陽的演變。其發生疾病也是陰陽變化失調的結果,故「治病必求其本」,其本即陰陽,其治是通過方葯等各種療法,使陰陽達到統一和平而痊癒。這一段經文,是《內經》將陰陽哲理髮揮到對大自然一切事物包括人生演變的總綱。此外,將陰陽的演化分別闡明人的生長壯老死各個階段。

Advertisements

人的生命來源,與萬物一樣,都產生於陰陽二氣之聚合。《素問·生氣通天論》說:「生之本,本於陰陽」;《素問·寶命全形論》亦說:「人生有形,不離陰陽。」人體健康強壯和死亡,乃是陰陽平衡和失調的結果,如《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人體生病亦歸屬於陰陽偏盛偏衰的失調,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人體生長壯老,其生生之機,在於陰陽二氣,即「陽生陰長」之不斷協調與平衡,其中尤其要重視保護陽氣之旺盛,否則「陽殺陰藏」,人將死亡。《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這段經文將陽氣比作日光,同時也為中醫養生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宇宙沒有太陽,不僅失去光明,亦將失去萬物之生存。中醫治病,主要依靠中藥,《內經》將藥物的性味亦用陰陽之原理作了闡述。如《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陰陽是認識、分析宇宙萬物生長、存亡、演化的哲理,其演變無窮,通過《內經》,不僅體現了其在醫學中的發展,更重要的,通過這一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思想闡明了醫學理論,指導了醫療實踐。以上僅是通過幾段經文,說明陰陽在人體的演變作用,其演變之普遍存在,正如《素問·陰陽離合論》說:「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此段經文,完全說明了陰陽這一哲理對宇宙萬物包括人體的普遍運用。

五行學說是在陰陽哲理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它是陰陽哲理進一步的具體發展。五行是將事物歸類為五,分析和說明事物的相互聯繫,它們同屬我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思想。

五行是在《易經》對一年四季的風、火、燥、濕、寒運動演化的學說中產生的。五行學說進入醫學領域約在戰國中後期,齊國學者鄒衍以陰陽觀念為核心,創立了陰陽五行學說。陰陽五行學說的流行,對《易經》的理解和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當時正是《內經》的創作時代,五行學說被引入醫學五臟,藉水、火、金、木、土五種物質的特性,以說明五臟生克制化的相互關係

如《素問·六微旨大論》說:「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五行相生相剋構成了人體內外轉換機制的整體性網路系統,五臟功能呈循環相生與五角交叉相剋並存狀態,表現出多功能系統之間相互依存與相互制約的關係,使整體網路呈現為一個個相互獨立而又相互交織的制化區。五行相生中的任何一行,都是「生我」與「我生」兩方面的統一。相剋,即是制約,起維持整體平衡的作用。五行相剋中任何一行,都是「克我」與「我克」兩方面的統一。此即「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之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關係。正如張介賓所說:「盡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生克循環,運行不息,而天地之道斯無窮矣。」

陰陽與五行雖然是兩個不同的學說,但《內經》將二者有機地結合運用,在解釋人體的生理、病理時,常互相聯繫,進一步補充了中醫學的理論。

總之,人體是一個複雜的有機體,人體內部和外在環境常處於運動變化之中。如何保持人體適應這種運動變化以維持生存,《內經》運用了《易經》陰陽學說這一哲理,將人體內部結構和功能及外部氣候環境變化概括為陰陽兩個方面,強調陰陽二氣對立與統一貫穿於生命活動的始終,指出「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強調陰陽兩個方面的平衡與協調,是保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條件,即「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如陰陽偏盛偏衰,即會使人體內部功能失調而產生疾病。如「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即危及甚至喪失生命。因而調理陰陽,使人體氣血功能統一平衡,是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因而和之,是謂聖度」,便成為中醫學治病的總則。五行學說的興起,進一步闡明人體五臟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以維持機體功能的平衡,使陰陽這一哲理更趨完美。幾千年來,無數的臨證實踐,升華奠定了中醫學現在的基礎理論。

二、天、地、人合一學說

自然界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人類賴以維持生存的必要條件。自然界的一切運動變化,都會在人體內引起應答反應,即人是隨著自然界一切運動變化而變化以適應生存的。人與自然界必須保持相對的協調、平衡、和諧,才能維持生命的正常活動,反之則疾病叢生。《內經》是在《易經》天、地、人合一的學說啟發下,創造性地提出了「天人相應」學說,闡釋了許多深刻理論,豐富了中醫學在預防和診治疾病方面的理論。

《易經》沒有明確表述天人關係,但在《易·爻辭》中多處體現了自然界與人類社會融為一體的觀念。一方面認為天、地、人既分而為三,又合而為一,它們都有同樣的變化法則。人居天地之中,應自覺效法天地,擇善而行。《易經》將天、地、人變化的具體規律稱為天道、地道和人道,認為衡量人們行為正確與否,要看它是否與天地之道相合。如《繫辭》說:「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將天地之道作為人類行為的準則,將天道和人道合而為一,對中國人的世界觀和社會倫理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種觀念為儒家推引仁道的道德教化,奠定了思想基礎。《易經》倡導的天人合一觀,另一方面是人要「順天」、「應天」。如《彖傳》所說,君子要修法治則,明確時令,以便掌握時令季節變化的法則,適應時節以安排生產與生活。這一思想在《文言傳》中也有體現,「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法,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這種令人要順應自然、利用和控制自然規律的天人和諧論,為《內經》天人合一的醫學理論奠定了基礎。

中醫學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中萌生、成長並自然地得以普及的傳統生命科學,是最貼近民生、最為民生不可或離的、具有東方文化特色的民族醫學。由於「醫學思想的形成,發展和演變,絕大多數情況下受掣於整個社會的文化生態環境,常是特定的社會文化思潮影響著醫學觀念和醫學理論,而醫學家通常只是在某些具體認識上對前者有所充實或補足。陰陽說如此、五行說、運氣說、氣說何嘗不是這樣」。所以,「用文化闡釋醫學,從醫學理解文化」成為當前醫學文化研究的主旨。中醫學作為一門獨具特色的生命科學,一方面有其自身發展規律,另一方面又不斷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理念、思維和方法,從中汲取智慧和激情。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醫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兩者呈現出互化、互生的互動關係。因此,將中醫學置入傳統文化大背景下進行研究,探尋傳統文化與中醫學的契合點和互動關係,不僅可以豐富和深化傳統文化研究的內涵,而且可以更準確地把握中醫學自身的發展規律,對促進中醫藥現代發展具有重要的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在外國人都積極熱情的學習中華文化的時候,我們卻背道而馳,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是如此,如果我們一味的學習別人,到最後可能只是邯鄲學步,鸚鵡學舌。在學習別的東西的時候首先要保住自己那份獨特,可以取長補短,但切忌不要否定自己去做別人,有時候別人未見的那麼好。作為傳統文化的愛好者我希望大家也多多關注咱們的傳統文化,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點入手,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總有一個是你所喜歡的。我們國人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讓咱們的傳統文化成就我們那份獨特。喜歡記得關注哦!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