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綜合症的診斷和治療

腎病綜合征可分原發性與繼性,均由腎小球疾病引起,腎病綜合征由以下四個方面的臨床:

①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大於3.5g/d);

②低蛋白血症(血漿蛋白低於30g/L);

③水腫(可輕可重,嚴重時常伴體腔積液);

④高脂血症(血清膽固醇或甘油三脂增高)

大量蛋白尿是導致腎病綜合征各種表現的基礎,常見的繼發性腎病綜合征主要有過敏性紫癜性腎炎、狼瘡性腎炎、糖尿病腎病、腎澱粉樣變性病、骨髓瘤腎損害。

治療

1.利尿消腫,由於低蛋白血症導致水腫有效利尿,靜脈補充膠體液是重要措施之一。靜脈輸注血漿代用品(如右旋糖酐或羥乙基澱粉)來提高病人血漿膠體滲透壓,

2.抗免疫抗炎症,導致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腎小球疾病幾乎都是免疫介導性疾病,而且多為免疫介導性炎症,故其主要治療必為抗免疫及抗炎症治療。

3.類固醇激素,一般均遵循「足量、慢減、長期維持」的用藥原則。

①開始用量要足:以潑尼松為例,起始劑量需達到每日1mg/kg(不過,多數國內醫師主張最大量不超過60mg/d),

足量(≥40mg/d)服藥12周。

②減撤葯要慢:有效病例每2-3周減原用量的1/10,當減至 20mg/d左右時疾病尤易反跳,更應謹慎。

③維持用藥要久:常以隔日20mg頓服作維持量,共服半年至1年或更久。起始量足有利於誘導疾病緩解,減量慢及維持用藥久可預防疾病複發。

4.細胞毒藥物包括鹽酸氮芥、環磷醯胺、苯丁酸氮芥、硫唑嘌呤及長春新鹼等,它們常與激素配伍應用。

5. 霉酚酸酯為新型的免疫抑製劑。該葯選擇性作用於T、B淋巴細胞抑制免疫,而對其它體細胞無作用,故副作用小(僅輕度胃腸反應,偶有輕度貧血或白細胞減少)。霉酚酸酯也常與激素全用,劑量1-2g/d,分兩次空腹口服,需持續服藥1年以上。有人認為此葯對膜性腎病(包括II期膜性腎病)療效遠較其它細胞毒藥物良好。

6.環孢素A 選擇性地作用於T淋巴細胞抑制免疫反應,臨床也常與激素合用,起始用量常為5mg/kg.d,分兩次口服,2~3月後緩慢減量,共服藥半年6~12個月。服藥期間定期監測藥物血濃度,以保持其谷值在100~200ng/ml。對某些給難治性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系膜毛細血管性腎炎除外)病例,尤其呈激素依賴性者,有一定療效,但是該葯副作用大(急、慢性腎毒性、肝毒性、高尿酸血症、高血壓、齒齦增生以及多毛症等),故一般只作為二線用藥。

7.中藥雷公藤根(去皮)含有多甙、二萜內酯、三萜甾醇、倍半萜生物鹼等30多種化學成分,現知其中某些成分主要為雷公藤多甙,故臨床現用雷公藤多甙治療原發性腎病綜合症(30-60mg/d,分3次服用,也多與激素配伍)。雷公藤多甙也有一定副作用,如性腺抑制(男性精子生成減少,女性月經紊亂)、肝臟損害及外周血白細胞減少等,但比環磷醯胺輕。此外,雷公藤可導致急性腎衰竭,需注意。

藥物治療必須配合飲食治療才能獲得最佳效果。病人膳食少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主要指動物油脂),富含多聚不飽和脂肪酸(豆油、玉米胚油和芝麻油富含 η6系脂肪酸,深海魚油富含η3系脂肪酸)及甾醇(向日葵油、米糖油及菜籽油富含甾醇,增添可溶性纖維食物(燕麥、穀類麩皮)。

腎病綜合征由於體內金屬結合蛋白及內分泌素結合蛋白隨尿丟失,導致機體鐵、鋅、銅等微量元素及活性維生素D缺乏,應通過飲食及藥物補充進行治療。服用25(OH)D3或1.25(OH)2D3治療活性維生素D缺乏及低鈣血症療效最佳。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