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是寶,「土三七」有毒!

兩個真實的故事

故事一:農婦因誤服用「土三七」泡的藥酒四個月,導致肝硬化。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王吉耀教授曾在2008年的《大眾醫學》雜誌上撰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50多歲的女病人,來自安徽農村,因腹脹、胃口不好到中山醫院就醫。入院后,醫生髮現她有輕度黃疸,有胸水和腹水,還有食管靜脈曲張和脾臟腫大,看上去像一位肝硬化病人。然而奇怪的是,該病人沒有患過肝炎,不喝酒,化驗檢查也證實她沒有病毒性肝炎。經追問病史,醫生們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該病人曾服用「三七」的藥酒4個月,而她的腹脹就是在服藥酒之後出現的。接著,醫生們為她做了肝穿刺檢查,發現其肝竇瘀血,肝中央靜脈及周邊纖維化,診斷為肝小靜脈閉塞症。

Advertisements

故事二:60多歲老伯誤服土三七粉,導致肝功能損害和腹水。

72歲的丁老伯因肝功能損害、大量腹水,被家人的陪伴下到中山醫院肝外科樊嘉教授處就診。丁老伯的女兒告訴樊教授,她父親身體一直很好,兩周前,父親聽人說吃三七粉能活血化瘀,對心血管有好處,也買了些吃了起來。萬萬沒想到的是,現在不僅肚子脹得很,肝功能也很不好。

樊教授看了老人的片子以後,認為老人存在肝門靜脈血栓形成,考慮可能是誤服土三七導致的藥物性肝病,建議老人儘快去看消化內科診治,延緩病情惡化。

臨床觀察發現:最近一兩年,因為服用來源不明的三七粉而導致肝損傷的病例突然多起來了。大家應引起足夠重視。

一字之差,治病、致病「天差地別」

Advertisements

三七是傳統的名貴中藥材,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作用,常用於跌打損傷的治療。近年來也被認為對冠心病有一定療效。土三七與三七雖然僅一字之差,但作用卻截然不同。三七屬於五加科植物,無毒。土三七分為景天科和菊科兩種。景天科的土三七無毒,菊科土三七中含有一種叫吡咯烷的毒物,這種毒物被人體吸收后,會造成肝內小靜脈內皮損傷,繼而出現小靜脈閉塞。

然而,老百姓常常不知道這一點,以為凡是「三七」,都可以治病。而用菊科土三七泡酒,其毒性成分吡咯烷更易被溶出,毒性要比水煮高許多倍,誤飲后非常容易中毒。

肝小靜脈閉塞尚無有效治療方法

正常情況下,血液經肝動脈和門靜脈進入肝臟,再經肝內中央靜脈、肝靜脈流出肝臟。肝小靜脈閉塞症患者的肝小靜脈因內膜炎症、纖維化而閉塞,肝臟內的血「只進不出」,門靜脈壓力增加,進而導致胸水、腹水和食管靜脈曲張。而目前,臨床應對肝小靜脈閉塞尚無有效治療方法,輕者可試用丹參活血化瘀,重者或許只能換肝。

辨認有難度,去正規藥房購買較可靠

要辨認三七與菊科土三七,可以從葉形和花色來看。三七的葉形肥大,長得像張開的手掌,六七片葉子朝不同的方向伸展開去。菊科土三七的葉形比較小,葉子沿著莖對稱生長。三七的花是紅色的,菊科土三七的花是黃色的。當然,最簡單、安全的做法,就是去正規藥房購買三七。

運營人員: 靳美晨 MZ018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