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孩子做功課,你這樣做,會耽誤孩子一生的!

「我有一次輔導孩子數學作業沒忍住吼了孩子,結果孩子他媽和我鬧了一星期彆扭,現在她輔導孩子作業天天吼,吼完孩子再吼我。」

「今天輔導孩子作業,我差點把寫字檯拆了。」

「每天輔導孩子作業,都有種崩潰的感覺,真是氣的要發瘋了。老公總勸我,別打孩子,也別吼,要溫和,要用愛打動他。老公今天心血來潮輔導孩子數學,進去還沒十分鐘就抽了自己兩耳光,不打孩子打自己看來也是要瘋的節奏。」

這些段子都是現實的寫照。很多家長就困惑了:到底要怎麼才能輔導好孩子啊,怎麼孩子就這麼不開竅呢。

其實問題關鍵在於家長而不在於孩子。錯誤的輔導方法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進而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

那麼在輔導孩子的過程,家長都會走進怎樣的誤區呢?

Advertisements

誤區一:精心輔導,孩子易患「作業依賴症」

張先生的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了,還不能獨立完成作業。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時,有一次孩子忘了寫作業,時間又太晚,張先生擔心兒子被老師批評,乾脆一筆一畫替兒子完成了作業。幾次下來,小傢伙「忘」寫作業的次數越來越多,臨時抱佛腳趕作業的情況也不斷增加。弄得張先生不得不和孩子的老師及同學家長保持熱線聯繫,以便監督孩子完成作業。如此下來,張先生的兒子變成了班上的作業拖延症患者,經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

誤區二:額外補充,易導致孩子厭學

現在一些習題型的教輔書很受家長歡迎,每個孩子手頭平均最少有一套教輔。這些教輔除了部分是對課本內容的講解,很多都是習題集。孩子放學回家,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后,還要做完家長規定數量的習題。有個正在讀小學三年級的寶貝說她媽媽給她買了3套數學輔導書,一本口算,一本綜合題,還有一套試卷。媽媽規定她每天晚上都要做一頁口算,一頁綜合,休息日再做一套試卷。每晚寫完作業就快8點了,再做兩頁題,至少要到10點左右才能休息。寶貝委屈地說:「我不想做,可媽媽還是要求我要做。我真的不想讀書了!」

Advertisements

誤區三:放任自流,製造「問題孩子」

生活中有少數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放任自流,不管也不教,有的是沒能力輔導,有的是沒時間管教。對孩子的家庭作業就更是不聞不問了,看到孩子學習差,教訓一頓了事,過後依然放任不管。

誤區四:全程看、陪、包辦,貽害長遠

有些家長則對孩子的家庭作業關注過度,全程看、陪、包辦。晚上,孩子做家庭作業,一家人坐在孩子身旁盯著。孩子做完數學,爸爸去驗算;寫作文,要由媽媽列出提綱;抄完生字,爺爺承包改錯;做完作業后,還有最後一道「工序」,對照課程表收拾書包,由奶奶代勞……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孩子第二天放學一回來,還可能一肚子怨氣;數學出錯了,怨爸爸;做文章沒得高分,怪媽媽;抄寫生字有錯,爺爺眼神不好;學具沒帶齊全,責任由奶奶來負!

當下教育體制下,做作業不積極,學習不主動是孩子的通病,也是多數家長最頭疼的事情。這也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家長到底怎麼做孩子才會主動學習呢?

在物質極其豐富的時代,學習的目的已經不再是為了吃飽穿暖,那麼如何讓孩子能夠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找到學習的目標和意義,成為很多父母特別是中產階級父母的難題。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