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宿命:草原帝國與中原帝國的對立與發展

相信想起漢唐的雄風,大家都會為漢家的輝煌感到自豪(湯圓君其實是彝族,手動滑稽),漢武帝時期的多次封狼居胥,唐太宗時期「天可汗」,唐玄宗時期的「貴妃醉酒」等等,這些榮光的背後,總是有一個草原游牧文明被征服或是分裂,然而在大秦帝國統一天下之前,我們卻從來沒有聽過北方有什麼統一強大的草原游牧文明,來與中原帝國相抗衡。自始皇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之後,北方草原才出現了與中原帝國生死糾葛的統一游牧文明大帝國。

縱觀中華近3000年的歷史,我們會發現,中原帝國分裂時,北方也會分裂成散落的游牧部落,很難成為統一的草原帝國,但是中原帝國統一后,草原部落也會在短期內出現一位統一各部落的英雄,匈奴的冒頓單于、突厥的頡利可汗、蒙古的成吉思汗等等,這些英雄的誕生,都是伴隨著中原王朝的統一的,這是什麼原因?

Advertisements

之前的湯圓君也只是覺得歷史就是如此啊,哪有那麼多原因,理所應當的。不過,在閱讀了施展老師的《樞紐:3000年的中國》這本書之後,我發現中原帝國與草原帝國的成為宿敵,是大勢所趨,它們其實是一種互構關係,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沒有中原的統一,就不會有草原的崛起。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從經濟層面來考慮:中原動蕩時,中原割據勢力需要大量的戰馬等資源來與其他勢力對抗,各草原部落就可以自由的貿易(戰爭成本太高),獲得自己所需的中原物資,如茶葉、布匹、瓷器等,這時候沒有形成統一草原帝國的需求,自然也就不會有統一部落的大英雄出現;當中原帝國統一后,會自然的截斷或者限制與草原部落的貿易,這導致草原部落有了形成統一體,通過戰爭的方式劫掠中原,以獲得更多資源的需求。

Advertisements

每一個剛剛統一的中原帝國,都伴隨著戰鬥力很強的軍隊(統一一般伴隨著戰爭,除了王莽的新朝是禪讓的),如始皇帝一統天下后,北擊匈奴,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使北方部落有了形成統一體,對抗中原帝國的需求,導致秦二世時冒頓單于弒父自立,建立了統一的匈奴帝國。

從此,東亞大陸上農耕帝國與草原帝國的對抗歷史就此拉開序幕,其中貫穿的歷史邏輯,規定了此後約兩千年的中國歷史。

所以,我們說統一的中原帝國與草原帝國是相伴相生的,二者互相構成,互相成就,共同譜寫了中國近兩千年的古代史,直至清朝這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終結,形成了中國古代最完善的政治制度,也奠定了現代中國的地理基礎和民族基礎。

關於《樞紐:3000年的中國歷史》,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優秀歷史書,它給你一個獨特的理解中國歷史的視角,讓喜歡歷史的湯圓君如獲瑰寶,愛不釋手。本書作者施展老師,現任教於外交學院外交學系,外交學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歷時8年,從4萬字的初稿,最後以50萬字成書,凝聚了老師的8年心血,參考文獻眾多,其用心程度不可想象,嚴謹程度令人佩服。湯圓君強烈推薦此書,它的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歷史著作,是每個喜歡歷史的同學必備書籍!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