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預防早知道 根除幽門螺桿菌是關鍵!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胃癌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在我國,每年大約有16萬人死於胃癌。

預防和控制胃癌已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研究指出,幽門螺桿菌生存於人體胃幽門部位,是最常見的細菌病原體之一。

這種細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並導致胃潰瘍和胃萎縮,嚴重者則發展為胃癌……

幽門螺桿菌易引胃癌?

所以,不少人被篩查出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拿到報告單的一刻,許多人的心就開始七上八下,想「我是不是胃癌的高危人群?怎麼才能殺死這些菌?不立即根治我會不會很快得胃癌?」

兩者有關係,但沒有必然性

幽門螺桿菌是存在於胃及十二指腸球部的一種螺旋狀細菌,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它才被發現。目前的研究認為,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因為在慢性胃炎患者人群中篩查,有90%-95%的人都是幽門螺桿菌陽性,遠遠高於其他人群。同時如果對幽門螺桿菌陽性人群進行胃鏡檢查,他們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炎。據統計,中國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大國,一般人群中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高達50%-80%。

Advertisements

目前的研究認為,胃癌與幽門螺桿菌是有關聯的。中國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幽門螺桿菌陽性檢出率高的地區,胃癌的發病率也高。但是臨床上胃癌的病程進展時間很長,因此,幽門螺桿菌陽性並不意味著將來一定會得胃癌,幽門螺桿菌陽性僅僅是胃癌發病的一個環節,人的因素、環境因素也是至關重要的。

幽門螺旋桿菌是怎麼感染上的

大多數情況下,首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都發生在嬰幼兒及兒童時期(多在10歲以前),成人之後的感染相對少見(但也存在)。而主要的傳染源可能來自於家庭成員,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傳播途徑一般為口-口、糞-口途徑,親密接觸、進食被污染食物和飲水都有可能傳染。國外的研究發現,在城市飲用水中幽門螺旋桿菌的檢出率達4%,而且在蔬菜等食物表面也能檢測到。一旦感染上了,如果不經治療,幽門螺旋桿菌可能會陪伴您終生。

Advertisements

哪些人適宜篩查幽門螺桿菌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屬於胃癌發病的高危人群,他們去篩查幽門螺桿菌是非常有意義的,若查出是陽性應儘快根治,可以降低胃癌的發病率。至於其他人群,去篩查幽門螺桿菌意義不大,反而查出是陽性徒增緊張。

對於經常上腹脹、痛,有胃炎病史的人群,首選的檢查並不是幽門螺桿菌,而應該是胃鏡。胃鏡檢查可以避免胃癌、賁門癌等消化道惡性疾病的漏診。

如何預防感染及複發

根本的辦法是改善整個社會的生活及衛生條件,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能做的:

1,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感染很常見,所以如果有條件,家庭成員應同時檢測和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2,初次治療時就選用療效好的藥物和方案,盡量徹底治療。

3,幽門螺桿菌不耐熱,如果有高溫消毒功能的碗櫃就可以把幽門螺桿菌殺死,或者洗碗時放在鍋里用開水煮一會兒也可。另外,家中老人把食物嚼了或咬下來再喂孩子,這是很不好的習慣。家人間要注意避免互相夾菜,以免幽門螺桿菌互相傳染。

胃癌病因

幹掉幽門螺桿菌,胃癌風險降四成

抗擊癌症,從了解開始。那我們從了解胃癌與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簡稱HP)的因果關係開始。很多人或許並不了解幽門螺桿菌與胃癌之間的關係,而有研究結果表明,根除幽門螺桿菌可有效降低胃癌發生風險達39%。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應選用強效抑酸PPI為基礎的聯合用藥方案能確保根除的成功率。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高死亡率的惡性腫瘤中胃癌居首位。而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面對中國以及全球範圍內胃癌的發展趨勢,以及公眾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認識水平存在諸多不足等現狀。腫瘤防治宣傳周作為一項波及全國範圍的大型科普宣傳和公益活動,我們希望能通過多形式的胃癌科普宣教活動發起對傳播胃癌防治的科學理念、普及胃癌相關知識。

胃癌發展年輕化,防治胃癌不容忽視

胃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我國每年胃癌的死亡人數居世界首位。在全球,胃癌發病率居腫瘤發病第4位,居腫瘤死亡率第2位,發病人數每年達90多萬,主要分佈在亞洲、拉丁美洲和歐洲地區。我國是胃癌高發區,每年死於胃癌者約佔全部腫瘤死亡者的1/5,胃癌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顯著升高,但這並不意味著胃癌離年輕人很遙遠。從臨床情況來看,胃癌正在逼近30歲以下的年輕人。

近年來,我國年輕人患胃癌的人數佔全部胃癌總數的比率,已從20世紀70年代的1.7%上升到3.3%,呈逐年增高趨勢。近5年來,19歲至35歲青年人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除了性別、遺傳、曾經的慢性良性胃部疾患、腌熏飲食、煙塵環境等有關因素外,睡眠嚴重不足、飲食無規律、工作和心理壓力過大,都是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患胃癌的主要因素。

胃癌預防早知道,根除HP是關鍵

需要警惕的是,年輕人患胃癌常常被漏診或誤診。原本就有70%以上的早期胃癌患者沒有任何的不適,而年輕人由於體質和耐受性比較強,癥狀就更加不明顯了。因此,一些缺乏經驗的醫務人員,常給他們的癥狀扣上胃炎、潰瘍、消化不良的帽子。年輕人胃癌漏診、誤診率高達27%。年輕人一旦出現上腹部不適、隱痛、食后飽脹感,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經常嘔吐、隔夜宿食和胃液以及黑色柏油樣便等癥狀者,應及早就醫,不可延誤。特別是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及惡性貧血、胃切除術后和有胃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更要定期做胃鏡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幽門螺桿菌是人類至今唯一一種已知的胃部細菌,在胃粘膜上皮細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狀或弧形,其感染的患者一般在檢查中顯示陽性,一般不會有什麼癥狀,但病毒在患者體內長期的破壞、寄生、繁殖,隨著病情的發展,幽門螺桿菌會使菌群失調,引起其他一系列的癥狀。多會出現餐后噯氣、噁心、腹脹、腹部不適的胃腸疾病癥狀,隨著病情的嚴重,會逐漸破壞胃腸道壁,長期的潰瘍,會導致癌症,因此WHO宣布胃幽門桿菌為微生物型的致癌物質,也是第一個可致癌的原核生物。

根除幽門螺桿菌可降低四成胃癌發生率

胃癌的發病與飲食結構不合理、環境污染嚴重以及病菌感染等多種因素有關。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增加了患胃癌的風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每年新發現的胃癌有近一半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險性增加2~3倍。

近20多年的研究發現:幽門螺旋桿菌寄生在胃粘膜組織中,人群中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約為40%,是比較常見的細菌感染。我國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高發國家之一,作為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等主要病因,治療消化性潰瘍、預防胃癌的一個可行措施就是預防並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強效抑酸PPI的聯合治療方案確保根除HP的成功

根除HP可有效降低胃癌發生風險達39%,而HP的根除應選用強效抑酸PPI為基礎的聯合用藥方案,以確保根除成功率,PPI是HP根除一線、二線治療中的基礎用藥之一,PPI在HP根除中的主要作用是干擾HP的生存環境、通過多種途徑增加其他聯合使用藥物的活性,減少抗生素類藥物在胃酸中的降解;減慢胃排空、減少胃液量,增加藥物濃度;促進抗生素類藥物向黏液層的轉移,通過抑制胃酸分泌以及升高胃內PH值來實現HP的成功根除。隨著喹諾酮類藥物在根除治療HP感染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HP對此類藥物的耐葯率也在逐漸升高。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更多的新的三聯、四聯方案,目的在於克服HP的耐藥性、提高治療療效。近年來,標準三聯療法(PPI+克拉黴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的根除率甚至已遠低於80%,因此,需要針對這一情況制定新的根除治療方案。有研究顯示,使用標準劑量的埃索美拉唑治療HP的根除率為93.88%。

溫馨提醒: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預防的關鍵是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要做到飯前便后洗手,飲食尤其是進食生冷食品要講究衛生,集體用餐時採取分餐制是明智的選擇,家裡有幽門螺旋桿菌病患者時應該暫時採取分餐,直至完全治癒。幽門螺桿菌感染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但只有很少人患病。因此大家不必對其產生恐慌,對於帶菌者也不需採取特殊的隔離措施。只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可以減少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發生。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