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細小病毒病的防治技術

豬細小病毒病是由豬細小病毒(PPV)引起的母豬繁殖障礙性傳染病。

1 流行特點及發病機理

1.1 豬是豬細小病毒唯一宿主,不同年齡、性別和品種的家豬、野豬均可感染,常見於初產母豬。本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春秋兩季及母豬配種后更易感染。

1.2 帶毒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帶毒豬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飲水、飼料、器具均可引起本病的傳播,帶毒種公豬通過配種傳染給母豬,懷孕母豬也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以前認為豬細小病毒病呈散發或地方性流行,因種(母)豬的引進及活豬交易傳播,現很多規模豬場及生豬飼養密集區時有本病發生。

1.3 母豬妊娠早期易感,母豬在配種后1月內感染豬細小病毒后引起胎兒死亡,死亡胎兒迅速被吸收,因此母豬產仔數減少並出現假孕返情現象,妊娠中期(30~70日)母豬感染豬細小病毒,表現為部分母豬流產、死產及產木乃伊。妊娠後期(70天以後)母豬感染豬細小病毒胎兒不僅存活,出生后一般也無異常表現,胎兒大部分產生免疫保護性應答,但這些出生仔豬可能帶毒而成為感染源。斷奶仔豬、育肥豬人工感染不呈現臨床癥狀,哺乳仔豬感染后可出現倦怠、食欲不振、嘔吐、下痢、跛行等癥狀。

2 防治

2.1 豬細小病毒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有流產、死胎及產木乃伊臨床表現時應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廣譜抗菌類藥物控制「產後」感染。

2.2 強化生物安全體系建設。環境條件、硬體設施要滿足豬生長、繁殖的要求,衛生、消毒、隔離、無害化處理等疫病防控制度不但要健全更重要的是落實。

2.3 引種控制,引種往往是導致豬細小病毒病發生的重要原因,引種前應了解被引進場豬群是否有豬細小病毒感染,懷孕母豬是否有繁殖障礙臨床表現,母豬群是否做過疫苗預防接種,不能單純以引進種(母)豬PPV血清抗體檢測陰性為標準,引進的種(母)豬應先飼養在隔離場(舍、圈)。引回一周內接種一次疫苗,配種前半個月再強化免疫1次。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