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方而不割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這四句的境界相當之高,其實每一個都可以寫一篇了。

「方而不割」。「方」,守規矩、有法度。「割」,生硬的斷除、割裂,也就是我們平時詬病的「閹割法」。這句話,可以比照孔子的一句:「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方而不割」。

執守方正,樂在其中。「君子端方」,不是我們想象的委曲求全。很多人會害怕聖人教誨「滅絕人性」啊,尤其看到「存天理滅人慾」這種話,都擔心:「人慾」都沒有了,你們還是人么?夸夸其談講「人性」,實際上我們根本就不懂「人性」,妄把「習性」、「染化」當成「本性」,糾葛不清,甚至油鹽不進,這都是瞎人摸象,怎麼也摸不明白的。

「世上人都修道去了,誰來孝敬父母?」

「世上都是出家人了,人類豈不是要滅絕?」

「世上人都無欲無求,經濟怎麼發展?」

「世上都是好人了,那壞人怎麼辦?根據「相對理論」,豈不是一部分好人就要變成壞人了?」

這個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之所以糾結這些問題,就是把「方」和「割」混為一談。

我們暫時不能理解「方」的境界,以為「方」都是「割」出來的。

因為「正復為奇」,我們常守於正,應事化出「奇」用,此「奇」應事而與事俱滅於無,而我復歸於正,即以無事取天下,這就叫「正治奇用」。

所以聖人不迷於正,也不迷於奇,也不會迷於我們揣測的那種「方」,更不會以「自割」的方式去求「方」之名,捨本逐末。

我們還有一種更淺薄的「割」,就是所謂的「修改規則」,這種想法在網路小說界很流行。「守規矩」太麻煩了,守別人定下的規矩,那多麻煩?所以有人就妄想我來定規矩,甚至臨時定規矩,方便自己玩人,這就是赤裸裸的「割」,連「方」的念頭都沒有了。「中二」的人,會選擇性失明於「方」,迷戀於「割」一段時間,而且再這個過程中,因為滿腦子「割」,所以會敏感的認為周圍的人都在「割」他,於是就變得攻擊性比較強,報復性比較強。這種狀況都是欠收拾,多被生活收拾幾次,就逐漸老實了。

所以在「方」和「割」的層面上,我們不同的人,有可能會落入這麼幾個境界次第中的某一地:

割而不方、割而方、方而割、方而不割。

需要多多體會,仔細揣摩。圖片來自於網路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