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皆生於氣 調氣為治病之本

「人生全憑一口氣」「天有一丸紅日,人有一息真氣」。

維持人體生命者是元氣,元氣與人生死攸關。元氣充足,運行正常,是人體健康的標誌;元氣不足,或升降出入失調,則疾病發生。臨床中,儘管疾病千變萬化,病情錯綜複雜,但其基本病理可歸納為元氣的反常變化。《內經》首先提出「百病皆生於氣」的理論,強調了氣與人體的關係。

中醫學認為,致病因素乃邪氣。

所謂邪氣,是相對於正氣而言,不正則為邪。醫家張景岳早有明示:「氣之在人,和則為正氣,不和則為邪氣。」《素問·氣運行大論》記載:「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病雖有內傷外感之分,然氣之為病則一。」醫家云:「正以氣之為用,無所不至,一有不調,則無所不離。故其在外有六氣之候,在內則有九氣之亂。而凡病之為虛、為實、為熱、為寒,至其變態,莫可名狀,欲求其本,則只一『氣』字足以盡之。蓋氣有不調之處,即病本所在之處也。」六氣太過或不及,即成致病之「六淫」。情志過極,則正氣受損而逆亂為患。《素問·舉痛論》有「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之說。雖只明言九氣為病,實則概括無論外感、內傷,皆可導致氣的病變。

氣在人體升降出入,環流不休,稱為「氣機」。

臨床上氣之為病,主要是「氣機」之升降出入失調。《素問·舉病論》所列舉氣上、氣緩、氣消、氣下、氣泄、氣亂、氣耗、氣結,皆屬氣機失調的各種表現。「清氣」應升反降而致飧泄;「濁氣」應降反升則成月真 脹。脾氣升則健,胃氣降則順。若脾胃升降逆調,則見嘔逆,噯氣,痞滿,腹脹,胃脘痛,或見泄瀉脫肛之症。又如肝主升發,肺主肅降,故為人體氣機之常態;反之肺氣肅降失司,則見上逆咳喘氣促。清陽之氣不升,則眩暈、神疲、氣短。故此,中醫認為:人體各臟腑之氣的運行,皆有一定的規律,而各臟腑之間又是相互協調作用。若氣機升降失調,則臟腑生理功能活動障礙。氣機不調之處,即病本所在之處,故有「百病皆生於氣」之論。

「治病必求於本」是中醫學的著名論點,然何以為本呢?

張景岳云:「本致病之源也,人之疾病,或在表,或在里,或為寒,或為熱,或感於五運六氣,或傷於臟腑經絡,皆不外陰陽二氣,必有所本。或本於陰,或本於陽。」故中醫論,本即指陰陽二氣。調節陰陽二氣,使其歸於平衡協調,是治病之根本。《內經》云:「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用針之類,在於調氣。」「氣之道,氣調而止。」「疏其氣,令其條達,而致平和。」故中醫之治,無論立方施藥,還是施以針灸,都是借針葯一氣之偏,以調人體之盛衰,使機體氣血、陰陽歸於平和,則體健無病也。故調氣乃治病之根本也。

中醫臨症,調氣之法良多,不同的癥狀,採用不同的調氣方法。

張景岳云:「夫所謂調者,調其不調之謂,凡氣有不正,皆賴調和。如邪在表,散即調也。邪在里,行即調也。寒邪壅滯,瀉即調也。虛羸困憊,補即調也。由此類推,則凡寒之、熱之、溫之、清之、升之、降之、抑之、舉之等皆調氣之大法也。」中醫認為,「調氣」是治病之根本。臨證應用調氣法,首當分清表裡、虛實、寒熱,才能治有目的。故《內經》有「謹候其氣,無使傾移」之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