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維生素D的補充

隨著近年科普知識不斷的推廣,「新生兒尤其早產兒在生后需要補充維生素D」這件事,很多家長都已經有所了解。但是還是很多爸爸媽媽在諮詢,維生素D該什麼時候開始補?補多少?補到什麼時候?

今天,我就來給爸爸媽媽講個大概。

為什麼需要補充維生素D

對於小嬰兒來說,缺乏維生素D最主要的一個危害就是患佝僂病

維生素D可幫助身體吸收鈣質這一功能毋庸置疑,而鈣和磷酸鹽又是骨骼形成所必需的兩種礦物質。因此,成人缺乏維生素D可能會患上骨質疏鬆症併發生骨折,兒童缺乏維生素D可能患上佝僂病,在我國,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目前仍是嬰幼兒的常見病。美國矯正外科醫師學會的一次研究發現,接受過骨折治療的人中,78%的人有血液中維生素D含量不足的問題,39%的人嚴重缺乏維生素D。一次針對同為亞洲人且飲食習慣與我們相近的韓國人的調查發現,手腕骨折過的絕經婦女,其血液中的維生素D含量明顯低於其他同年齡段的女性。

Advertisements

但除了導致骨骼方面的疾病以外,維生素D缺乏還有更廣泛的影響。幾乎我們所有的身體組織當中都含有維生素D的受體,例如腸胃、大腦、心臟、皮膚中。維生素D的作用類似於激素,可以影響200多個基因的表達,所以它的多少關乎我們全身的健康。一些研究也顯示,維生素D水平低的人常跟心臟病、癌症、免疫系統疾病等扯上關係。

心臟病

最近,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發現,低水平的維生素D有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的幾率增加。研究結果顯示,相比維生素D血液含量正常的人,血液含量較低的人患缺血性心臟病的幾率增加了40%,心臟病突發的幾率增加了74%,早夭的幾率增加了57%,死於心臟病的幾率增加了至少81%。另外,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也發現,每天攝取一日所需的維生素D,即至少600個國際單位(IU)的男性,患心臟問題或發生中風的風險,比每天攝取不到100個國際單位維生素D的男性低16%。雖然研究顯示,攝取較多維生素D可降低男性患上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但並未發現維生素D與女性這方面的健康問題之間的關聯。這可能是因為,人體內的維生素D主要儲存於脂肪組織,而女性身體的脂肪百分比通常比男性要高,所以女性血液中活躍的維生素D含量較少。

Advertisements

癌症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曾有研究發現,適量補充維生素D可能預防結直腸癌與乳腺癌。研究者對不同地區與國家居民的血液樣本和健康情況進行對比,結果發現,血液中維生素D的含量與結直腸癌與乳腺癌的幾率有一定關聯。血液中維生素D含量高的人,患結直腸癌和乳腺癌的幾率偏低,維生素D含量低的人則患這兩種癌症的幾率偏高。最近一篇發表於《致癌作用》期刊(Carcinogenesis)的研究報告還顯示,血清中高水平的維生素D含量能夠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幾率,尤其是對於絕經后的婦女來說。

免疫系統疾病

多發性硬化症是因為患者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大腦和脊髓的神經鞘,導致了神經障礙,患者的感覺、視覺、運動和平衡能力等都會受到影響。青年女性患者較多,但到底是什麼造成了免疫系統的失常一直不清楚。不過,最近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發現,血液中維生素D含量水平低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大腦損傷更加嚴重,發病次數也更多。可很遺憾的是,現在並沒有研究顯示,補充維生素D能夠改善這種情況。這有可能是因為維生素D的補充劑量不夠。維生素D是脂溶性維生素,過量補充可能引起中毒。現在,研究者需要找到安全而有效的補充劑量。另外,不少研究發現,維生素D的缺乏還經常跟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紅斑狼瘡等免疫系統疾病有關。

黑色素和脂肪是維生素D的敵人

維生素D是固醇類衍生物,太陽中的戶外紫外線(UVB)能夠讓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變為維生素D,但皮膚中的黑色素會為了保護我們不被晒傷而阻擋紫外線的吸收,所以這種保護反而成為了維生素D缺乏的原因。在以往,因為我們戶外活動的時間較多,保護和與維生素D的形成能夠達到一種平衡,而現在極少的戶外活動時間、過度的防晒以及居住地的遷徙都在打破這種平衡。例如,本來生活在日照多的地區的人,進化讓他們的皮膚中有較多的黑色素,但交通的發展讓他們遷徙到了日照少的地區,這樣他們的皮膚便不能夠吸收到足夠多的UVB來促進維生素D的形成。

另外,肥胖也是維生素D的一個勁敵。

維生素D會儲存在我們的脂肪當中,但是只有血液中的維生素D才是具有活性的和有益健康的。脂肪的增多意味著,維生素D都會藏到脂肪當中去,而不會活躍在血液中。而且,脂肪細胞一旦吸收了維生素D,就很難再把它們釋放出來。肥胖是現代人的大問題,即使體重沒有超重,也可能存在身體脂肪含量過高的問題,讓維生素D的血液含量處於不健康的低水平。

維生素D的來源

下圖可以看出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是光照、食物、以及額外的補充維生素D。

下圖可以看出體內物質經過光照後轉換為維生素D3,後來經過一系列的生理反應轉化為有用的活性物質作用於人體。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發生與日光照射、季節、氣候、地理、餵養方式、出生情況、生活習慣、環境衛生、遺傳等因素都有相關。

小嬰兒體內的維生素D的來源一般有三種

  • 母體轉運至胎兒。(一般生后2周即消耗完,所以足月兒要求在生后2周即開始維生素D的補充)

  • 皮膚的光照合成,也是後期維生素D的重要合成途徑。

  • 食物中的維生素D。

維生素D缺乏的原因

通過上面的講解可以看出小寶寶維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 母親妊娠期維生素D不足

  • 室內活動比較多、戶外活動少,陽光照射不足

  • 小寶寶生長過快,需要維生素D量不足(早產兒)

  • 母親或小寶寶膳食不均衡,攝入的維生素D不足

  • 某些疾病的影響,如消化系統的疾病,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利用

補充維生素D和補鈣的關係

很多媽媽擔心的缺鈣,其實大部分是缺乏維生素D。尤其是佝僂病的預防,並非單純補鈣,而是要補充足量的維生素D來預防。

正常足月小朋友從出生到一歲身長要增加25厘米,需要大量的鈣,而早產寶寶生后的生長更快,需求更大,鈣的來源主要是奶製品,如果一天能吃600毫升以上的奶,就能滿足寶寶鈣的需要,特別是母乳中的鈣更容易吸收。

但是鈣的吸收和利用主要靠維生素D,維生素D在母乳中含量很低,配方奶中也有限,所以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D

怎樣補充維生素D?

各種類型的奶源維生素D的含量:(IU=國際單位

  • 母乳:2-6IU/100ml,母乳中也含有維生素D,但是由於量較低,因此不足以彌補維生素D的潛在缺乏。

  • 母乳強化劑:260IU/100ml。

  • 早產兒配方奶:40IU/100ml。

  • 維生素D補充劑:400IU/粒。

  • 維生素AD(伊可新)小於1歲劑型:500IU/粒,大於1歲劑型700IU/粒。

根據我國2015年發布的《維生素D缺乏及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防治建議》。補充維生素D的預防量:(IU=國際單位

  • 足月兒14天後開始補充,每日400-800國際單位(400國際單位=400IU),直至青春期。(根據所在地域不同、季節不同等情況選擇400IU還是800IU,以兒保醫生告知為主,遵醫囑補充)

  • 早產兒/低體重兒出生后應立即服用維生素D,每日800IU,3月齡后,改為每日400IU,直到青春期。

  • 在不同地區、不同季節可以適當調整服用劑量。

    (因為南方、北方緯度不同,接受日照的時間和量是不同的;冬天、夏天由於戶外活動的多少以及太陽相對於地球位置的變化,接受日照的時間和量也是不同的。)

早產兒寶寶該怎樣服用維生素D?

目前市面上的普通維生素D3滴劑一粒為400IU,800IU則為兩粒。

舉例:假如家中有伊可欣(AD)和普通維生素D滴劑(D3),足月兒後生后14天開始每日口服1粒伊可新(500IU)(小於1歲),直至青春期。早產兒/低體重兒在每次吃奶達10ml時就可以開始補充,每天服用伊可欣一粒+D3一粒(一共900IU),3個月後可改為伊可欣一粒(500IU)(小於1歲),1歲以後改為伊可新一粒(大於1歲)(700IU),直至青春期。

冬天日照少戶外活動少的時候可以適當增加維生素D的補充,夏天日照多戶外活動多的時候可以適當減少維生素D的補充。

再次強調:遵醫囑補充!

小嬰兒該怎樣進行戶外活動接受陽光照射?

在比較溫暖和空氣環境比較好的時候,要盡量增加戶外活動。母乳餵養的嬰兒每周戶外活動2小時, 僅暴露面部與手部, 即可維持嬰兒維生素D濃度在正常範圍的低值。

但由於影響日光照射的環境因素較多,如季節、氣候、空氣污染、時間、緯度等,同時皮膚色素沉著、防晒霜、衣著等亦明顯影響維生素D的合成,生活方式的改變如室內活動增多進一步減少了戶外活動時間。因此,為保證兒童的骨骼健康,冬季應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夏季可到室外陰涼處活動, 孕婦及兒童尤應注意適當曬太陽。

特別提醒:<6個月的小嬰兒應避開正午時間,避免日光直射。戶外活動應考慮到不同季節,不同氣候,不同地區特點進行,接受陽光的皮膚面積逐漸增加,如面部(避免陽光直接曬到眼睛)、手臂、腿、臀部等。曬太陽的時間逐漸增多,平均戶外活動應在1-2小時每天。同時,對於日照量亦要適宜,盡量選擇夏季早晨或午後曬太陽,這個時段的紫外線不僅有助於皮膚合成維生素D,而且對皮膚的傷害較小。

寶寶吃魚肝油好還是純的維生素D好

通常情況下,母乳餵養的寶寶,只要媽媽營養均衡,寶寶可以母乳中獲得足夠的維生素A,或從奶粉中獲得足夠的維生素A。魚肝油中同時含有維生素D和維生素A,而且含400單位的魚肝油中含維生素A往往在1500單位左右,由於寶寶可以從飲食獲得足夠的維生素A,而每天攝入魚肝油可能會造成維生素A過量,或攝入不必要多維生素A。但每天1粒魚肝油相對也是安全的。對於具有缺乏維生素A風險的寶寶,補充魚肝油或許更明智。因此,對於一般健康的寶寶,最好選擇純的維生素D,當然每天補充1粒魚肝油對寶寶來說相對也是安全,目前尚未見到每天補充1粒魚肝油(例如含維生素D400單位,維生素A1500)發生副作用或中毒的報道。

預防劑量的維生素D會中毒嗎

很多家長擔心吃維生素D會中毒,不敢給孩子吃,有些甚至已經診斷為佝僂病的孩子,由於家長的誤解沒有聽從醫囑,延誤了治療時機,導致病情加重。其實,預防劑量的維生素D可以長期服用,不會引起中毒。預防劑量如同食物,而非毒物。

在我國,兒童從出生2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最好到2周歲以後。美國則推薦補充維生素D到整個兒童時期和青少年時期,且劑量任然為400單位。

維生素D的「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s,即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的每日攝入最高上限):

0~6個月的嬰兒:1000IU(25mcg)

7~12個月的嬰兒:1500IU(38mcg)

1~3歲的兒童:2500IU(63mcg)

4~8歲的兒童:3000IU(75mcg)

9歲及以上的兒童和成年人(包括妊娠和哺乳期婦女):4000IU(100mcg)

數據來源於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膳食補充辦公室(Office of Dietary Supplement)

任何一個食物、營養素過度服用都會中毒。

一般小嬰兒每日服用20000-50000IU或者每天每公斤體重服用2000IU連續5個月時可發生中毒,敏感的小嬰兒每日服用4000IU,連續1-3個月可中毒。

簡單的說,假如一個小寶寶是最敏感的體質,每天至少也要吃10粒,至少連續一個月,才會引起中毒!

因此,即使早產寶寶在使用母乳強化劑,每天喝大量奶液,然後額外再補充一粒維生素D,離中毒量也遠著呢,不必因此而過分焦慮。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今天我們講解的維生素D的服用量,都是預防劑量哦,如果小朋友有佝僂病早期表現或者已經確診佝僂病了,請一定遵醫囑補充鈣或者維生素D,萬萬不可擅自做主。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