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雄心——二戰中的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女孩

這次我想寫的,是二戰中歐洲戰場一個相當關鍵的國家:羅馬尼亞。她的經歷與其他戰爭中的小國一樣具有代表性,但同樣也深深刻著羅馬尼亞人的堅忍、無奈、勇氣和恥辱……

東歐多瑙河和德涅斯特河、普魯特河之間的地區,是一塊相當富庶的平原山地交錯地帶,後來這個地區逐漸被稱為「達基(契)亞」,公元2世紀,羅馬人在經過多年殘酷的戰爭后,征服了這個地區,這段經歷也成了後來「羅馬尼亞」國名產生的原因之一。

儘管羅馬人不久又喪失了對這一地區的控制,但是羅馬的影響卻深深印在了這裡,哥特人的統治很快被各種各樣混亂的局面取代,在幾個世紀中,這一地區逐漸出現了三個大的「地區」:特蘭西瓦尼亞、瓦拉幾亞、摩爾達維亞。在經過不少游牧民族的「洗禮」(其中包括蒙古人)之後,奧斯曼土耳其基本控制了后兩個地區,在第一個地區則與奧地利-匈牙利進行了長期的爭奪。到了1699年,似乎塵埃落定了,奧地利(實際上是匈牙利王國)獲得特蘭西瓦尼亞,土耳其帝國則確定對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的多少有點「自治」色彩的統治。

不過,隨著土耳其帝國日漸腐敗和羅當地人的民族意識逐漸產生,這種統治慢慢變得困難起來,相繼發生了不少起義,再加上俄國經常「友好」地支持巴爾幹各國反對土耳其的行動,因此這片富庶之地逐漸動蕩不安起來。奧地利-匈牙利則通過把大量匈牙利人(馬扎爾人)和相當數量的德意志人移民入特蘭西瓦尼亞來幫助他們鞏固統治,面對「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特蘭西瓦尼亞的羅馬尼亞人還是比較好控制的。

1848年的歐洲大起義中,也可以看到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燃燒的火焰,雖然起義被鎮壓下去,但是奧斯曼帝國頭腦簡單、反應遲鈍的統治集團也終於認識到,再想向以前那樣統治這些地區已經不可能了。1859年,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合併,稱羅馬尼亞,附屬於土耳其帝國。1867年時這個國家實際上已經基本獲得了獨立的地位。1877年5月9日,在俄國的支持下,羅馬尼亞正式宣布獨立,次年結束俄土戰爭的和約中,南比薩拉比亞割讓給俄羅斯,在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的剩餘地區建立了獨立的羅馬尼亞國家,1881年成為羅馬尼亞王國(老王國又稱為「雷格特」)。與此同時,特蘭西瓦尼亞的羅馬尼亞族人雖然不滿地看著匈牙利人和德意志人越來越多,但奧地利帝國(匈牙利王國)對這一地區的統治還是基本穩定的。

儘管羅馬尼亞曾經加入俾斯麥的同盟體系,但是他們對特蘭西瓦尼亞無法割捨的感情使他們最終無法與奧匈帝國處在一個同盟體系中,雖然俄國佔領著比薩拉比亞,但是這是一個需要「以後解決」的問題。

一戰中,羅馬尼亞在確定至少會獲得特蘭西瓦尼亞的條件下參加了戰爭,但是幾乎是很快就被德奧土保聯軍擊敗,全境都被佔領,5月7日他的政府被迫簽訂了停戰協議(不過後來協約國很理解羅政府的處境,寬宏大量地對此事「既往不咎」)

一戰後,東歐各國普遍存在一種強烈的民族情緒,通過回顧光榮的歷史,在現實世界中追求儘可能多的利益,具體說來,就是儘可能地擴大自己的土地,把傳說中祖先統治過的土地都納入自己的國家,波蘭和羅馬尼亞是典型的代表,這兩個國家又因為靠近蘇聯(俄)而得到了英、法的「特別關照」,為了儘可能加強東歐新興國家對抗蘇聯,英法支持波、羅擴大了自己的土地,沒想到這實際上削弱了這兩個小國。

戰後的羅馬尼亞,獲得了整個特蘭西瓦尼亞(無視幾百年來這個地區已經出現了大批匈牙利人和德意志人),布科維納(這個地區又居住了不少羅塞尼亞人和烏克蘭人),比薩拉比亞(同樣居住著大批羅塞尼亞人和烏克蘭人),南多布羅加(這個地區大多數居民都是保加利亞人)。這種「瘋狂」擴張的結果就是羅馬尼亞擁有了三個近在咫尺的敵人:元氣大傷但骨架仍在、處心積慮報復的蘇聯,憤恨不平的匈牙利以及心懷不滿、嘟嘟囔囔的保加利亞。最終這三個「鄰居」將「幫助」羅馬尼亞完成一次令它刻骨銘心的「蛻變」……

戰後的羅馬尼亞,經濟上的重建工作做的到是很快(尤其是恢復石油開採方面)但是政治上卻陷入了可悲的狀態,國王利用政黨政治的不成熟,開心地坐在幕後玩弄木偶,雖然與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建立了友好關係,還出現了所謂「小協約國」(最初是匈牙利人對羅、南、捷三國密切關係的嘲笑式的說法),軍隊的建設也處於一種悲劇式的狀態,因為石油開採的大部分收益都被外國公司拿去,而國內的經濟重建需要大批資金,即使這樣,經濟問題仍然不斷出現,在收復的特蘭西瓦尼亞,驅逐了匈牙利地主(包括一些德意志人)的結果卻是糧食產量的下降,原因是羅馬尼亞人的耕作技術過於落後,而重新大莊園化的改革則激怒了農民,城市中也面臨著就業不足的嚴重問題,1924年,曾經的學生運動領袖科德里亞努建立了鐵衛隊(IronGuard)這是一個極端民族主義的法西斯組織,不過在建立初期,它的影響遠無法與宗教政黨和農民黨相比,但是很快它的機會就會到來。

1929-1933年的大危機對於所有法西斯組織都是個機會,羅馬尼亞的鐵衛隊也是如此,它的「一人一英畝」的口號使許多失去土地的農民轉向了它,在城市中也贏得了一些對現狀不滿的人的擁護,不過在議會選舉中,巧妙控制下的選舉可以保證鐵衛隊的影響在很長時間裡都處於微不足道的狀態。

儘管混亂的政治狀態在持續,不過國王卡羅爾顯然是很願意看到這種局面的,經過幾年的操縱,到了30年代後半期,以國王為核心的半獨裁統治模式確定了下來,尤其在外交政策方面,國王決心利用羅馬尼亞的「寶貝」石油來幫助自己的國家贏得安全和尊嚴,可惜的是,這最終被證明只是一個夢想。

隔壁的匈牙利人和保加利亞人還好說,但是德涅斯特河對岸的蘇聯逐漸在恢復元氣,尤其是它龐大的軍隊,如果說效率上的提高還比較有限,但是規模和裝備上無疑是更強大了,羅馬尼亞的武器更新則還是不緊不慢地進行著(還是由於石油收入控制權問題)不過蘇聯人暫時還不願意去動背後有英法兩個靠山的羅馬尼亞,尤其是還要擔心德國人把它奪走。

不過危機還是來了,1940年5月對於羅馬尼亞來說就好像噩夢的開始,儘管對英法的虛弱和猶豫有一定認識,但羅軍政各界的頭頭腦腦們還是以震驚夾雜著恐懼的心態看著德國人橫掃西歐,曾經堅持了四年的法國在一個半月內投降,英國人丟下了所有重裝備,幾乎是空著手回到了他們的島上,德國的勝利似乎就是眼前。儘管卡羅爾曾經加強了和德國的關係,但是匈牙利與德國的密切關係是眾所周知的,羅馬尼亞即使倒向勝利者,似乎也晚了一些。當羅馬尼亞人接到邀請,去維也納參加與匈牙利和德意的會談時候,他們的心中或許已經有了不祥的預感,也做好了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讓步的準備,但或許他們不會想到,等待他們的將是一次他們難以接受的「裁決」(即第二次維也納裁決,1940年8月30日)

這次裁決的結果大家都知道,羅馬尼亞失去了接近半個特蘭西瓦尼亞,雖然根據德國和義大利後來的統計,那塊土地上52%的居民是匈牙利人或說匈牙利語的人,不過羅馬尼亞人顯然不準備聽這些。如果說他們對於此前蘇聯奪去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更多的是無奈的話。但是對於仲裁,他們感到極度憤怒。

然而事情還沒有完,保加利亞發現可以好好利用一下他們和德國的友誼,德國人也決定讓卡羅爾徹底明白不重視德國的「友誼」會是什麼結果,於是在德國的幫助下,1940年9月7日,保羅簽訂了《克拉約瓦條約》,將南多布羅加(大部分居民是保加利亞人)割讓給保加利亞。

黃色區域為北特蘭西瓦尼亞,即割讓給匈牙利的部分

這一連串的屈辱讓羅馬尼亞人怒不可遏,不過由於國內政治的混亂,這種憤怒最初並沒有給國王多大影響,但是很快情況發生了變化,軍隊對於國王的這種軟弱的舉動再也不能接受了,這個時候,揚·安東內斯庫出現在了政治舞台上。

安東內斯庫在1938年就已經擔任了陸軍大臣,雖然他被認為是一個親英派,但他與鐵衛軍有著非常曖昧的關係(有的說法是他加入了鐵衛軍),而且隨著法國的戰敗,他的思想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他看來,德國必將贏得戰爭,而只有和德國站在一起,才能保護羅馬尼亞,一連串領土的失去非但沒有動搖他的這種觀念,反而加深了他的看法。

而德國人顯然也發現了這位「出色」的將軍,鑒於他在軍隊中很高的影響力以及他個人被評價為「意志堅強,決策果斷」等等的品質,他受到了德國人的青睞。在德國人或明或暗的支持下,他於1940年9月4日出任首相,5日就迫使卡羅爾退位,議會被解散,僅有的一點「自由」也沒有了,鐵衛軍成為唯一的合法政黨,隨後德軍以協助訓練軍隊等理由進入該國,把羅馬尼亞緊緊綁在了德國的戰車上。

不過安東內斯庫並不昏庸,對於鐵衛軍在國內為所欲為的舉動,他很快也失去了耐心,而且他也無意像鐵衛軍要求的那樣,建立一個「純潔」的羅馬尼亞,因為這不僅意味著屠殺,而且還可能意味著經濟崩潰,以及失去政黨領袖和軍隊的支持。不過幸運的是,安東內斯庫在1940年11月22日第一次與希特勒會面就獲得了後者的好感和認可,何況德國人重視羅馬尼亞的石油,而鐵衛軍的領導人又被認為是一群無能之輩,德國人於是決定依靠安東內斯庫來穩固他們對羅馬尼亞的統治。1941年1月,鐵衛軍為了實現他們那虛無縹緲的「理想」,決定和這位「背叛」了他們信念的獨裁將軍開戰,然而德國人坐視不管,羅馬尼亞軍隊則狠狠打擊了這些鬧事分子,於是鐵衛軍的頭頭霍里亞·西馬丟下他的「理想」跑到德國去了。

同時安東內斯庫繼續建立他的秩序:1941年2月15日,所有的政黨都遭到取締。這位自封為「首領」的軍人終於可以幾乎沒有阻礙的獨攬大權了,不過對於從前的老羅馬尼亞政治人物,他沒有進行大規模的逮捕(這點和元首倒是不同),而這些人最終會在推翻他的行動中發揮不小的作用。

1941年6月22日對羅馬尼亞人來說是個大日子,這一天他們和蘇聯開戰了,不過他們有盟國。6月12日安東內斯庫與希特勒見面,後者通知了他與蘇聯開戰的事情,同時表示羅馬尼亞除了收復被蘇聯佔領的地區,還可以在德涅斯特河以東得到補償,據說「首領」興高采烈地喊道:「我自然將從第一天起就支持你,如果要打斯拉夫人,你永遠可以依靠羅馬尼亞。」

戰爭爆發的時候,30多個師的羅軍和德軍一起發動了進攻(雖然裝備仍然非常可憐),羅國內民眾的心態則相當有趣,收復失地、他們是非常贊成的;搶在匈牙利前面和德國站在一起,還讓他們有了一點自豪感;但是與英國交戰的可能,則成為了這一片陽光下似乎唯一的陰影……

隨著羅馬尼亞軍隊的進軍,越來越多的傷亡開始出現了,雖然10月16日,在德國軍隊的支援下,羅軍付出慘重的代價,攻佔了敖德薩,安東內斯庫得意洋洋地宣布建立外尼斯特里亞區,管轄征服的新領土,但羅馬尼亞人的不滿已經越來越強烈,他們注意到了匈牙利人只派出了一支力量有限的隊伍,而羅馬尼亞最好的部隊都已經投入了戰爭。農民黨和自由黨的不少人物(尤其是很有影響力的馬紐),都建議減少在蘇聯戰場的投入,在他們看來,「必須」把一部分羅馬尼亞軍隊調回本土,以便防備匈牙利人,後者的軍隊也已經動員了起來。1941年11月8日,在德國元帥凱特爾參加的祝捷式上,發生了著名的事件:一些羅馬尼亞人當著這位「貴賓」叫道:「還我特蘭西瓦尼亞!」不過德國人暫時無意這麼做。而1941年的結束對羅馬尼亞人來說也是相當不愉快的,12月6日,英國對羅馬尼亞宣戰,這讓不少羅馬尼亞人感到震驚和恐慌;12月12日,「首領」向美國宣戰。這使羅馬尼亞人發現,他們正在與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三個國家作戰,而他們的依靠,僅僅是德國人而已。

羅馬尼亞的豆丁坦克

1942年對羅馬尼亞來說可以說是災難之年,不過在這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似乎還是非常平靜的,追捕猶太人的行動逐漸減少,雖然不停有新的軍隊派往蘇聯,但是看到匈牙利人也在做同樣的事情,羅馬尼亞人還是頗為安心的。唯一比較有趣的事情,就是羅馬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獨立國、斯洛伐克結成了一個「新小協約國」(或者叫變種小協約國),對付的對象當然還是匈牙利,一度傳出這三個國家會聯合向匈牙利開戰的說法,當然德國人迅速就壓服了他的愛鬧事的盟友,不過形勢很快給了德國和整個軸心集團沉重的一擊。

1942年11月19日蘇軍發起了在斯大林格勒的反擊行動,掩護德軍側翼的兩個羅馬尼亞集團軍(第3和第4集團軍,擁有一些加強的德國分遣隊)迅速被擊敗,德第6集團軍被包圍在伏爾加河畔。緊接著義大利第8集團軍和匈牙利第2集團軍也遭到了同樣慘重的損失,德國人也意識到這次失敗對他的盟國的影響,後者幾乎都已經開始各種和平的努力,因此1943年4月希特勒在克萊斯海姆堡開始會見他的那些盟國的領導人們,很有趣的是,義大利人和匈牙利人立刻勸說(或者說請求)他和蘇聯講和,同時儘可能在與西方的戰爭中得到一個好的結束。而「首領」的建議恰恰相反:與西方儘快媾和,全力對付蘇聯人。不過德國人已經知道羅馬尼亞人正在各中立國大搞「和平運動」,因此希特勒狠狠斥責了一番他的這位關係密切的盟友。當時似乎問題都解決了,不過羅馬尼亞人很快又經歷了一次震撼:義大利退出戰爭了。

從表面上看,由於義大利一直是匈牙利和保加利亞的支持者,它的法西斯政權的倒台對羅馬尼亞來說甚至可能是好處更多一些。不過問題是包括王室在內,越來越多的羅馬尼亞人感覺到,薩伏依王室的這次舉動可以做為一個不錯的例子,讓他們也感覺到可以擺脫德國這條正在下沉的大船,為自己爭取到更好的結局。包括馬紐在內,羅政界的人物開始尋找一條解決問題的道路,很快,通過貝奈斯,他們和西方盟國搭上了關係,同時也和蘇聯人有了接觸。儘管蘇聯人堅持要求把北布科維納和比薩拉比亞留在蘇聯境內,但是對特蘭西瓦尼亞,蘇聯則模糊地支持了羅馬尼亞的要求,

有趣的是,儘管馬紐一直在「炮轟」首領,但是由他主持的談判工作其實也得到了安東內斯庫的允許,這位元帥並不是頭腦糊塗的人,他所希望的,是在保持自己地位(至少不要被清算)的基礎上達成了一個可接受的和約。對西方是這個態度,對蘇聯他也是這個態度。更有趣的是,蘇聯人對安東內斯庫的態度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深惡痛絕」,在他們看來,這位曾經「靈活」地改變了自己立場的人物,說不定是一個更好的談判對象,因為他也是一個現實主義者,說不定他會更容易接受蘇聯對北布科維納和比薩拉比亞的兼并。

不過很快蘇聯人就失望了。1944年3月18日,蘇軍進抵德涅斯特河,也就是舊的蘇羅邊界,此時羅軍已經喪失了他們曾經獲得的所有戰利品,在高加索、南烏克蘭和克里米亞半島,羅軍也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慘重損失。3月19日,由於匈牙利人過於明顯地表現出了對和平的渴望,德國軍隊侵入了這個國家,而羅馬尼亞人從這次事件中看到了收回特蘭西瓦尼亞的希望,德國人也鼓勵他們這麼想象,安東內斯庫對他的國民說,如果羅馬尼亞證明他們是德國忠誠的盟友,德國或許會將他們魂牽夢繞的特蘭西瓦尼亞歸還他們,而他們也將獲得一個有利的和約。當時的前線局勢,由於德國南烏克蘭集團軍群(雖然它已經完全被驅逐出了烏克蘭)司令舍爾納的努力,已經穩定了下來。這使羅馬尼亞人或許是最後一次感覺到他們和德國站在一起還是有些好處的。不過這種感覺持續的時間不長。6月6日,盟軍在西線登陸了,很快人們就意識到,德國人無力把盟軍趕下大海;6月22日,蘇軍開始了對白俄羅斯的進攻,德國中央集團軍群遭到了殲滅性的打擊;7月13日,蘇軍又開始了對北烏克蘭集團軍群的進攻,這一連串的打擊讓羅馬尼亞人徹底喪失了信心,包括馬紐在內的政治人物決定進行一場政變,推翻仍然堅持與德國人站在一起的安東內斯庫,雖然他們希望盟軍來「解放」他們,不過時間不站在他們一邊。

1944年8月20日,蘇軍開始了對羅馬尼亞的進攻,他們的對手,德國第6集團軍(多麼熟悉的番號……)和第8集團軍的右翼部隊,以及羅馬尼亞第3和第4集團軍(又是熟悉的番號)由於被抽調走了許多德國部隊而變得虛弱了,儘管羅馬尼亞軍隊中的大部分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是仍然無法阻擋蘇軍的進攻,僅僅三天後,蘇軍就威脅了大約四分之三的德國軍隊和幾乎所有羅馬尼亞部隊的後方。

這種形勢無疑讓安東內斯庫十分焦急,8月23日,當他接到國王的命令,要他去彙報前線形勢的時候,他沒有聽取希特勒的建議(後者要求他不要去王宮),和米哈伊·安東內斯庫(他們兩人沒有血緣關係)前去晉見國王,結果就是被關押了起來,很快羅馬尼亞又宣布向德國宣戰,國王用軍人、農民黨人、宗教政黨人士、社會黨人和共產黨人一起組建了一個聯合政府(9月12日該政府與蘇聯簽署了停戰協定),這樣,羅馬尼亞人作為德國盟友的時代結束了。兩個安東內斯庫的最後結局都很悲慘,儘管他們對自己進行了辯護,但最後都被處決了。

不過羅馬尼亞人並沒有離開戰爭,他們的軍隊參加了對匈牙利的戰役,這或許是他們最想做的事情了,在布達佩斯戰役中,他們表現的士氣高漲,勇猛異常,當由於傷亡過大而被命令後撤休整的時候,羅軍士兵居然「頗有怨言」,不過他們的表現,對於他們的國家來說或許太晚了一些。

還應該提一下的一個插曲是,德國人在羅馬尼亞倒戈之後,想起了鐵衛軍的領袖霍里亞·西馬,於是讓他進行了一次反對國王的廣播,甚至還搞起了一個「羅馬尼亞國民政府」(1944年12月13日),不過這都是一串鬧劇而已。

二戰結束后(其實在戰爭中已經開始進行),羅馬尼亞開始了根據新征服者的要求「改組」政府的行動,政府和軍隊里的「資產階級」被以各種理由清除出去。終於,和其他東歐國家一樣,羅馬尼亞最終也成為了一個「可靠的」蘇聯盟友。在二戰中,羅馬尼亞經歷的東西,當然不是這麼一點文字所能涵蓋的,但這個國家與很多小國一樣,既由於自己的自私,也由於自己的衝動,選擇了與似乎的「勝利者」站在一起,最後,他們都付出了或大或小的代價。一個人犯了錯誤都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何況是一個國家呢?

最後想說的是,雖然有人指責羅馬尼亞軍隊是德國軍隊在斯大林格勒失敗的「罪魁禍首」,其實他們並非沒有努力作戰,但是他們被擁有絕對優勢的蘇聯軍隊壓倒了,這種優勢一直保持下去,最終不僅壓倒了羅馬尼亞人,最後也壓倒了似乎不可戰勝的德國人。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