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爛性胃炎的臨床路徑

一、糜爛性胃炎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臨床診斷為:慢性胃炎(疾病編碼ICD-10:K29.502)。

(二)診斷依據。

根據《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2012年,上海)》(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實用內科學》(陳灝珠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14版)。

1.存在反酸、噯氣、上腹飽脹和疼痛等臨床癥狀。

2.胃鏡檢查提示存在胃炎或X線鋇餐檢查提示慢性胃炎。

(三)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慢性胃炎(疾病編碼ICD-10:K29.502)。

2.胃鏡下可見胃黏膜糜爛灶(平坦型或隆起型)

3.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Advertisements

(四)標準住院日為3-4日。

(五)住院期間的檢查項目。

1.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潛血;

(2)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指標篩查(乙肝、丙肝、HIV、梅毒);

(3)胃鏡(活檢病理學檢查)或消化道鋇餐檢查;

(4)心電圖、胸片、腹部超聲。

(5)C13或C14呼氣試驗;

2.根據患者病情進行的檢查項目

(1)血澱粉酶;

(2)腫瘤標誌物;

(3)腹部立卧位平片;

(4)上腹部CT或MRI;

(六)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2012年,上海)》(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實用內科學》(陳灝珠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第14版)。

Advertisements

1.一般治療:包括調整生活方式、注意飲食、避免應用損傷胃黏膜的藥物等。

2.藥物治療:根據病情選擇根除Hp藥物、抑制胃酸藥物(質子泵抑製劑和H2受體拮抗劑)、胃粘膜保護藥物、促動力葯、消化酶製劑等對症治療藥物。

(七)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使用時機。

(八)手術日。

(九)術后恢復。

(十)出院標準。

1.診斷明確,除外其他疾病。

2.反酸、噯氣、上腹飽脹和疼痛等臨床癥狀緩解,可應用口服藥物維持治療。

(十一)變異及原因分析。

1.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調整藥物治療,導致住院時間延長。

2.合併其他疾病,導致住院時間延長。

3.胃鏡結果提示高級別瘤變、癌變等需要內鏡下EMR、ESD以及手術治療,退出本路徑,轉入相應臨床路徑或外科手術治療。

4.患者在被充分告知的情況下,拒絕配合必要的檢查項目和/或治療方案。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