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衰沒!

五代十國之後最喜歡哪個朝代,我仔細想了想,大概南宋吧。

大多數後人評價南宋,說皇帝昏庸軟弱,聽信佞臣,委曲求全,以征戰知名搜刮民脂民膏,為了滿足上層享受對人民敲骨吸髓式的盤剝。這些評價空洞得很,卻是給這個在狹縫中生存的政權扣了個巨大的帽子。南宋的極盡求全和弱小的企圖心導致了不可逆轉的衰沒。

南宋疆土是現在的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及珠三角地區,當時同時存在的政權包括虎踞在內外蒙的蒙古(後來的元),佔據了華北東北和黑龍江以北地區的金(後來的清),以及控制四川和河套平原的西夏(后歸附蒙滿),還有立於雲南的大理(后改土歸流受控於清)。南宋域內都是理應富庶之地,農耕紡織等都非常發達繁榮。可是他們依然沒能守住基業,也未能再開疆拓土,甚至是收復原先的領土都需要與虎謀皮一般跟蒙古聯手。

Advertisements

也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靖康之變之後,遷都杭州的南宋染上了過於濃重的文人氣質,他們愛上了錦衣玉食附庸風雅吟詩作賦期期艾艾,他們愛上了順其自然隨波逐流不強求。南方小朝廷不善征戰騎射但是擅長詩詞歌賦和工筆花鳥,也只當時高超的紡織技術裱制技術才能配上那滿載情懷的畫作書法。然而事實上當時的經濟發展程度也是相當高的,手工業的發展已經有了脫離田地的匠人,加上當時興修水利圍湖造田農業發展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正是這樣一個肥羊一樣的南宋,居然是沒有企圖心的,或者說只有微小的企圖心,他們的企圖只是獨善其身,持疆土求相安。他們的外交是「強烈譴責」,他們的增加國家收入是「加稅」,他們的經濟是「印紙幣」和「通貨膨脹」,他們的土地制度是「不抑田制」,他們的社會貧富差距極大,他們的遵從「程朱理學」,他們對非農業戶口「列籍定等」,他們的一切現在聽起來都無比耳熟,他們最後「陸秀夫負帝昺投海而死,南宋亡」。

Advertisements

公元12世紀發生過的事情,在現在看來辯證而具有預示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