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人何去何從,喜馬拉雅FM引領音頻創業風口

音頻是下一個自媒體人的風口

2013年7月,蘋果宣布其官方應用「Podcasts」的訂閱用戶突破10億大關,另外國外音頻領域最知名的應用SoundCloud也在近期完成新一輪1.5億美元資金的融資,估值預計超過12億美元。

在國內,隨著近幾年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喜馬拉雅FM為首的音頻平台飛速的發展壯大起來,荔枝FM、蜻蜓FM、考拉FM等在移動互聯網市場也各自佔據一席之地。尤以喜馬拉雅FM最為顯著,從2013年到2015年,在其手機客戶端誕生僅兩年的時間內,完成了1.5億的用戶積累,而國外的SoundCloud用戶破億則整整花了五年時間。

說起音頻行業,早在05年,互聯網便出現了其雛形,彼時,人們將音頻行業的愛好者稱之為播客,當時國內有土豆播客、播客天下等知名站點,只是因為製作節目的難度和收聽節目的不便捷,這始終只是一群播客擁簇的小眾事物,音頻也始終活在互聯網的邊緣。近些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音頻平台也隨之高速發展,製作電台的成本降低,用戶使用起來也做到了隨時隨地,從而引發了整個音頻行業的繁榮。

Advertisements

正是因為音頻行業異軍突起,也因為自媒體人素來的互聯網危機意識,從論壇到博客再到微博微信,所有人都在思考和疑惑。音頻是否是下一個自媒體人的戰場和風口?

自媒體人的盈利仍然是一個問題

自媒體時代,每一個人都是發聲者,每一個人都是記者,每一個人都是新聞傳播者。以微信平台為例。自2012年微信推出微信公眾號到現在,已超過1000萬公眾號,其大量雷同的公眾號和同質化的內容早已呈現出「泛濫成災」的趨勢。

而移動互聯網「閱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也不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不無誇張的說,在大量信息的淹沒里,移動互聯網「閱讀」已漸漸的讓人心生厭惡了,閱讀本身也只會越來越碎片化和淺嘗輒止。微信公眾號的打開率變低了,微博的活躍度降下來了。甚至越來越多的自媒體人本身的創作熱情,也冷下來了。

Advertisements

就目前而言,自媒體人的盈利機制,歸根結底,其實都是基於用戶群的熱愛,無論是直接基於粉絲的會員制和打賞功能,還是間接的第三方贊助和廣點通、微博交易平台的廣告。本身其實都離不開粉絲經濟。有人的地方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才有價值。

但當人們的熱情被一再稀釋,熱度不再。而今再談這些自媒體人的價值談盈利其實是一件「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事情。

音頻行業的價值才剛剛到來

2014-2015年是音頻行業集中爆發的一年,2014年底,處於音頻行業第一梯隊的喜馬拉雅FM宣布B輪融資5000萬美元,估值高達12億RMB。與此同時,宣布自己獲得過千萬融資的音頻品牌還有優聽Radio、窄播、多聽FM等。有趣的是,處於音頻行業發展中上游的荔枝FM、蜻蜓FM分別宣布與小米取得合作關係,2015年1月,荔枝曾宣布C輪融資時小米是其中的參與方之一。而在3月份,蜻蜓則宣布和小米談成合作,將共同打造小米電台。

在音頻行業領導品牌喜馬拉雅FM創立的這兩三年時間內,據稱已發展了超1.5億的用戶規模,創造了包括電台、有聲小說、廣播劇、音樂等超1000萬量級的內容。正是這大量需求音頻的時間和大量用戶的渴求,激發了自媒體人對優質內容的創作熱情,也正是包括自媒體人在內的對音頻內容持續不斷的輸出,從而吸引了更廣大的用戶群,據悉,喜馬拉雅FM每日仍然有近百萬用戶的持續新增。

4月17日,喜馬拉雅FM以音頻界大佬的形象,集結了近五百位行業內的精英,匯聚一堂,探討與商議音頻行業發展的未來,喜馬拉雅FM所倡導的音頻「新聲活」未來生態被展示到台前,正式宣布音頻行業走入一個新紀元。在喜馬拉雅FM「新聲活」的整個生態體系中,有關於自媒體人進駐音頻及盈利問題也備受關注。

主播采采是喜馬拉雅FM平台最當紅的娛樂主播,作為一個聲自媒體人的創業典型,在喜馬拉雅FM發展的這兩年內,她總是被反覆提及。她曾是西安一個普通的講解員,因為不曾想過放棄自己的主播夢而入駐喜馬拉雅FM,在音頻飛速發展的這些時間裡,采採的節目《段子來了》得到上百萬的人的喜愛,節目總收聽量數以億計。自然而然,采採的節目也獲得眾多品牌的青睞,完成從零到千萬的蛻變。

據悉,在喜馬拉雅FM的平台上,類似於采采這樣的聲音創業者並不在少數,據內部透露,喜馬拉雅FM目前共有5.5萬位認證主播,其中不乏采采這樣已經走向成功的聲音創業者,有因為開播一檔講解汽車類音頻節目《百車全說》而大獲成功獲得萬千粉絲支持,從一名普通4s店的銷售成功逆襲最終創立文化傳播公司的,他的名字叫竇超;有為了實現主播夢想獨自從東北南下,在喜馬拉雅FM上因為一檔叫做《非常不著調》的節目而引發現象級追捧,成為明星主播的,他的名字叫掉掉;有因為自己的節目受到萬千粉絲熱愛開啟粉絲經濟而商品大賣或接到獨家廣告的,他的名字叫早安,叫李小妹吶,叫十九……

喜馬拉雅FM聯合創始人余建軍面對媒體採訪時曾說,「音頻是一個被遠遠低估的行業」。從音頻行業這過去的真正蓄勢的兩三年時間來看,已取得一些令人可喜的成績,然而立足於長遠的未來,音頻的真正價值才剛剛開啟,自媒體人、有聲創業者的風口也才剛剛開始。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