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筆記|《心理學與生活》第1章:生活中的心理學

要點重述

心理學為何獨居特色

心理學是對個體的行為和心理過程的科學研究。

心理學的目標是描述、解釋、預測以及幫助控制行為。

現代心理學的發展

結構主義產生於馮特和鐵欽納的工作。它強調由基本感覺構成的心理和行為的結構。

機能主義是由詹姆士和杜威發展出來的,強調行為的目的。

把這些理論放在一起,就構成了當代心理學的發展歷程。

女性為心理學的早期歷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貢獻。

心理學的七種當代觀點中,每一種對於人性的看法、行為的決定因素、研究的焦點以及基本研究方法都不同。

心理動力學觀點認為行為是由本能力量、內在衝突以及意識和無意識的動機驅使的。

行為主義觀點認為行為是由外部的刺激條件決定的。

人本主義觀點強調個體做出理性抉擇的內在能力。

Advertisements

認知觀點強調影響行為反應的心智過程。

生物學觀點研究行為與大腦機制之間的關係。

進化論觀點把行為看做為了生存而適應環境的一種進化。

社會文化觀點探索行為及其在文化環境中的含義。

心理學家們做些什麼

心理學家們在很多不同的場所中工作,並且吸收一系列專業領域中的知識。幾乎任何能從現實生活經驗中產生的問題,都是由心理學專業人士來探討的。

如何使用本書

設計具體的策略來確定你需要多少學習時間,以及如何最有效地分配時間。

對學習和課本採用主動的策略。PQ4R提供了六個階段來提高學習效率:預習、問題、閱讀、思考、重述、複習。

關鍵術語

行為:是有機體適應環境的方式。

行為數據:是關於有機體的行為以及行為發生條件的觀察報告。

行為神經科學:該科學試圖考察行為背後的腦機制,比如感覺、學習、情緒。

Advertisements

行為主義觀點:這種觀點尋求理解特定的環境刺激如何控制特定類型的行為。首先,行為主義者分析先前的環境條件——那些先於行為存在並為機體產生或抑制反應設定活動場所的條件。其次,他們把行為反應——研究的主要對象——視為想要理解、預測和控制的行動。最後,他們查看反應之後出現的可觀察到的結果。

生物學觀點:這種觀點引導心理學家在基因、大腦、神經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中尋找行為的原因。一個生物體的機能可以從生理結構和生物化學過程來解釋。經驗和行為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解為在神經細胞內部及之間發生的化學和電活動的結果。

認知神經科學:是一門跨學科的研究領域,關注高級認知功能的腦機制,比如記憶和語言。

認知觀點:這種觀點的研究中心是人的思維以及所有的認識過程——注意、思考、記憶和理解。

進化論觀點:這種觀點尋求把當代心理學與生命科學的一個核心思想——達爾文關於自然選擇的進化論——聯繫起來。心理學中的進化觀點認為心理能力和身體能力一樣,經過了幾百萬年的進化以達成特定的適應性目標。

機能主義:機能主義極為重視那些使機體適應環境和有些運作的習得的習慣。對機能主義者而言,研究要回答的關鍵問題是:「行為的機能或目的是什麼?」

格式塔心理學:強調心理是以格式塔(有組織的整體)的方式理解許多經驗,而不是簡單部分的總和。

人本主義觀點:這種觀點認為,人們既不是如弗洛伊德主義者假設的由強大本能力量所驅使,也不是如行為主義者提出的由環境因素所操縱。相反,人是具有能動性的生物,本性善良而且具有選擇能力。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研究行為,但是並非把行為簡化為一些成分、元素以及實驗室實驗中的變數。相反,他們在人們的生命歷程中尋找行為模式。

內省法:由個體系統地檢查自己有關特定感官經驗的思維和感受。

心理動力學觀點:這種觀點認為,行為使由強大的內部驅動力量驅使或激發的。這種觀點認為,人的行為使從先天的本能和生物驅力中產生的,而且試圖解決個人需要和社會要求之間的衝突。

心理學:關於個體的行為及心智過程的科學研究。

科學方法:指一組用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有序步驟。這種方法用客觀收集到的信息作為得出結論的事實基礎。

結構主義:結構主義建立在這樣的假設之上:人類的所有心理經驗都可以作為基本成分的組合來理解。這個觀點的目標是,通過分析組成個體心理生活的感受及其他經驗的構成元素,進而解釋人類心理的基礎結構。

社會文化觀點:這種觀點主要研究行為的原因和結果中的跨文化差異。社會文化觀點是針對以下批評而做出的重要回應:以往心理學研究往往以西方的人性概念為基礎,並且它的研究對象多為美國中產階級白人。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