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初學者學習指南,如何高效學習《中醫基礎理論》?

本文來源:《華夏大地教育網》,由中醫傳承輔助平台(TCMISS2014)編校發表,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杏林學壇微信訂閱號專欄,每天推送,歡迎關注!

《中醫基礎理論》是中醫開考的首門課程,根據多年統計,合格率一般僅在三分之一左右。顯然已成許多考生望而生畏的攔路虎。一些意志薄弱者,一、二次失敗就偃旗息鼓。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局面,本人認為有諸多原因,其中相當一部分考生的思維方式尚未轉向。眾所周知,目前我們的中學教學重視數理推論,直觀形象教學,雖然對於中醫學習普遍也是適用的,但中醫獨特的理論框架,獨特的思維方式,如果尚未很好建立,就難於在中醫這塊聖地內馳騁,乃至投械退卻。這是十分可惜而可悲的。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迅速換「數理化腦袋」為「中醫腦袋」十分重要。實踐證明,闖過這一關者,只要繼續努力,前面即是坦途。

Advertisements

一、臟腑功能認識觀

《內經》時代,中醫醫家對臟腑的部位、結構、形態亦有頗多記載,而且有些論述在當時大大超越世界水平。在論述各臟腑時,教材中亦有部位、結構、形態的闡述,如肺位於胸腔,左右各一。腎位於腰部,脊柱兩旁,左右各一。心「圓而尖長,形似倒垂的未開蓮蕊,有心包衛護於外」等等。如果順著這樣描述思路去理解,則就會對諸如「腎藏精」、「肺通調水道」、「心主神態」這一些概念理解上的格框。尤其是對剛從高中畢業的學生而言,更是不可思議。故請讀書時務必千萬要記住P.29有一個重要的說法:「藏象學齡前說中的臟腑,不單純是一個解剖學的概念,更重要的則是概括了人體某一系統的生理和病理學概念。」用臟腑功能的認識觀才能真正理解P.23「左升太過,右降不及」。也就不會鑽進脾「似馬蹄」、「似鐮刀」這類牛角尖裡面懷疑中醫的科學性,從而影響學習的信心。是否可以這樣理解:主運化、主升清、主統血名為「脾」,同理去釋各髒的功能。

Advertisements

二、生理、病理互證觀

中醫藥有幾千年醫療實踐的經驗,是在長期行生產鬥爭和醫療實踐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醫學理論。中醫學理論形成以後,又反過來指導臨床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得到充實和發展。中醫的實踐性融於理論之中,而臨床表現是基礎。因此,從臨床角度而言順序應是臨床表現→病理、生理→概念。而教材編寫的順序是:概念→生理、病理→臨床表現。故在閱讀時,應適度地採用逆向思維的方法。譬如以「腎主納氣」一節為例,腎主納氣是指腎有攝納肺所吸入之清氣,防止呼吸表淺的作用,才能保證體內外氣體的正常交換。腎主納氣功能正常則呼吸均勻和調。若腎的納氣功能減退攝納無權,呼吸就表淺,可出現動輒氣喘,呼多吸少等病理現象。從臨床表現中證實生理抑或病理,從而得出某一概念。這種論述的形式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所以諸如:如何理解肺朝百脈,脾主升清,肝主藏主等等問題時,皆可用一個模式來回答,即:概念、生理、病理以及臨床表現。

三、以象測髒的推斷觀

何謂「藏象」?藏是指藏於內的內臟。象是指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現象。我們要研究內臟是正常的還是異常的,並不是非要打開胸、腹腔觀內臟之變化,而是通過臨床表現來推斷。這就要求學生必須熟練掌握望、聞、問、切的診斷手段。

《中醫基礎理論》教材重於生理、病理的機制探討,也舉例性地列出一些臨床表現。譬如在論述心主血脈一節,怎樣才能診斷心主血脈失調呢?從脈、舌、面之象——臨床表現以測「藏」。脈澀、結代,面色表紫,舌質紫暗或有瘀斑則為心血瘀阻。筆者認為,如果在學習《中醫基礎理論》時能適當地參考有關中醫各科教材,諸如《中醫診斷學》,可能會收到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取象比類的求證觀

取象比類就是取自然界的一些現象、生物的動象和社會現象以類比於人體,從而解釋生理、病理、藥理等的一種思維,運用方法。不論其科學如何,這種取象比類法一直在中醫學中運用。

以五行屬性而言,並不等於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將事物的性質和作用與五行特性相類比,而得出事物的五行屬性。如事物與木的特性相類似,則歸屬於木。而不能用「望文生義」的方法去理解、解釋、否則將貽笑大方。

又譬如為簡明扼要地說明各臟在人體中的地位,把各臟分別冠以「君主之官」、「相傅之官」、「倉廩之官」等。

又如學習風的性質和致病特點時,也運用取象比類的求證觀,自然界的風善行、變幻無常,高山之巔風特別大,而風吹則動,類比人體,人體中出現動搖不定,善於數變,頭位疾病等責之「風」病擾襲。又如陰陽屬性,自然界向陽的為陽,背陽的為陰。據此認為太陽是光亮的、溫熱的,受熱以後物質易動、向上等均屬陽,反之則屬陰。所以掌握一種有用的思維方法,可以一本萬利。

五、知常達變的認知觀

知常,就是掌握事物的一般規律、普遍的規律,這是學習的重點。譬如在學習經絡和陰陽一節中,均談到人體上為陽、下為陰;腰背為陽,胸腹為陰;外踝側為陽,內踝側為陰。並認定「陽經行陽面,陰經行陰面」為一般規律。但是也有特殊情況,就要運用「達變」的認知觀,善於從常態中了解其特殊處。如足陽明胃經,從缺盆出體表,沒乳中線下行,挾臍兩旁,下行至腹股溝外的氣街穴,這一段行於人體的陰面。又如手足六陰經,分佈於肢體內側面,肢體內側面有前、中、后之分,則分別行太陰、厥陰、少陰三經。但在小腿下半部,即內踝上八寸處交叉點以下則厥陰經在前,太陰經在中線。

六、形神合一的統一觀

中醫學中的形神關係,實際上就是物質與功能、形體與機能、軀體與精神的關係。形體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的。譬如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形),又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神)。有氣這物質才具有維持人體生命活動這一功能。所以氣、血、津、液、精這些構成形體的物質均是有不同的功能。而根據「臟腑功能認識觀」,我們更重視其功能的研究。功能產生物質,物質又是有功能,正如《素問•八正神明論》云:「血氣者,人之神」,又如《靈樞•平人絕谷》云:「神者,水谷之精氣也。」神的物質基礎是氣血(構成形體的基本物質),而氣血的營運、人體臟腑組織的功能活動又必須受神的主宰。

中醫還認為人的精神情志和意識思維活動與五髒的生理活動具有密切關係。生理上:五髒的生理活動統率全身整體生理功能,維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意識思維等活動。病理上:情志上失調勢必影響五髒的生理功能,而五臟和氣血病變必然導致情志上的變化,如《內經》有云:「肝氣虛則恐,實則怒」、「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等之說。

七、人與天地相應觀

《靈樞•風露》云:「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並因此作出相應的反應。

自然有春溫、夏熱、長夏濕、秋燥、冬寒氣候變化的一般規律,人體在這種氣候變化的影響下,就會有春生、夏長、長夏化、秋收、冬藏等相應的適應性變化。如春夏陽氣發泄、腠理疏鬆、多汗;而秋冬腠理固密、少汗多尿。脈象呈現春夏脈多浮大,秋冬脈沉小等變化。

一日內晨昏晝夜亦對人體具有一定影響,認為陽氣白天趨於表、夜晚多趨於里等適應性變化。

故在病理上,除一般疾病外,常可發生一些季節的多病、時令性流行病,如春天多風病、夏天多暑病、長夏多濕病、秋冬多燥病、冬天多寒病。一日之內疾病由於陽氣的變化,往往呈現「旦慧、晝安、夕加、夜甚」。鑒於「天人相應」理論,在診斷治療時就必須掌握「因時制宜」的法則。《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中著名的「用寒遠寒」、「用熱遠熱」法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天人相應」還告訴我們,人生活在社會群體之中,社會對人的心理會產生影響,既有有利的一面,亦同樣會產生不利的一面,而引發疾病,不能不引起重視。

八、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現

整體觀包括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和人與自然界相統一兩方面。其中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尤其強調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現。這個觀點大致可以從以下幾點理解:(1)以五臟為中心,配以六腑,通過經絡系統實現機體的統一。(2)在心的統帥下,才能實現機體的統一。(3)機體與機能的統一。(4)局部與整體的統一。(5)陰陽相對動態平衡。(6)五行生剋制化。

以肝心脾肺腎五臟為中心,分別配以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以及孤府三焦。在十二經脈分別為六陰、六陽經相配。

「心為君主之官」,強調心在全身之中的「君主」地位。正如《靈樞•邪客》云:「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

不論是五臟,還是氣血津液精,均不但具有其物質性,還必然是有不同的功能,反之只有其功能的存在,才能維持這些物質的生命力。

以五臟為中心。每節中分別有「在志、在液、在體、在竅、其華」之說,這種中醫特色的理論學者必須熟記。

陰陽相對動態平衡觀貫穿在中醫所有學科中,從某種意義講,可以用一字歸納中醫——「平」。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云:「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五行之間具有相生、相克制化關係,從而達到機體各臟之間的相輔相成、相反相成的協同關係。

九、文理服從醫理的解釋觀

中醫文獻保留大量古代著作。古人在論述醫理時,不但有古人慣用的字、詞,而且還運用對偶、借代、互文、比喻等修辭,如不能深入研究,往往會產生歧義,甚至懷疑其科學性,故不能不辨。

如何理解「五藏者,藏精氣而不寫也」?其一,「藏」即五臟分別藏「血、脈、營、氣、精」以及「魂、神、意、魄、志」之五神。其二,不似六腑把糟粕直接瀉於體外。其三,體內還是應輸瀉的,其經文不少以佐證,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曰:「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寫。」又如《靈樞•大惑》云:「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王冰在註釋《素問•五臟生成論》時就說「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根據「孤證不立」的原則,可以引用《內經》經文及其後世各家的論述以證實上述論點。

又有一些相同的詞在不同的場合可有不同的解釋。「陰勝則陽病」可用「陽病治陰」嗎?前一個「陽病,」是指由於機體感受陰邪后,人體內陽氣處於相對的不足,故治療方法應採用「實則寫之」或「損其有餘」之法,即祛其有餘之陰邪,適當補不足之陽氣。而後一「陽病」即指由於陰虛而導致陽相對偏亢,治用滋陰以潛陽。

又如「水不制火」,一說為腎陰不足,不能制約心火;一說為腎陰不足,不能制約相火。

中醫常見的字如水、火。水在不同場合可分別解釋為腎、腎陰、水濕。火又可以分少火、壯火。少火可分君火,相火。壯火可分外火、內火。內火可分實火、虛火……。

十、醫理服從臨床驗證觀

中醫理論是通過長期的醫療實踐的反覆驗證,才上升為科學的理論。中醫強調理論運用於臨床,其實踐性是中醫的靈魂。中醫理論不是束之高閣的「藏品」,故不應「賞而不用」也不應從文字到文字,玩弄「文字遊戲」。何謂「陽盛格陰」?如何治療?試舉例說明。何謂「無形之痰」?試舉例說明。等等均需要學生能用所學之知識運用於臨床。

《內經》曾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這句話應如何理解?關鍵是「必」。經文中的醫理還須在臨床上驗證,顯然就有商榷之處。「正氣不足是發病的內在根據」,強調正氣不足,邪氣才有可能入侵,造成疾病的發生。但也應了解「邪氣是發病的重要條件」,就是說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邪氣不但是重要條件,而且還可能是「決定」條件,如癘氣,刀槍蟲獸等。

鑒於中醫理論的實踐性,學生在自學中,對於臨床問題要主動勤於用中醫理論去分析、解釋。諸如水腫形成與哪些臟腑功能失調有關?氣逆屬「實」,對嗎?出血與哪些因素有關?等等。既有利於理論水平的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的提高,就是應考時亦會信手拈來,胸有成竹。

《中醫基礎理論》主要闡述人體的生理、病理、病因以及疾病防治原則的基本理論知識。內容分七大部分,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學生在學習時既要踏踏實實、一章一章地啃;又要前後貫通、整體思考。既要掌握其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又要掌握基本技能,並靈活運用於臨床。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相信廣大自考朋友在給自己定下遠大目標時,必定會努力建立中醫思維模式,改善學習中醫方法,提高中醫學習效率,打下堅實中醫基礎,馳騁於中醫這塊聖地。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