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教授談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術后化療

編譯:腫瘤資訊編輯部來源:腫瘤資訊

結直腸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早期結直腸癌通過手術可以獲得90%的治癒率,而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5年生存率僅11%,因此術后輔助化療目前已經成為早期結直腸癌術后的重要治療手段。

李秋教授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腫瘤分子靶向治療專委會秘書長

四川省抗癌協會老年腫瘤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同行評議專家

成都市醫學會藥物經濟學專委會主任委員

腫瘤資訊:對於結直腸癌輔助治療12個月以外複發的患者,是否考慮換用含伊立替康的方案或者繼續使用鉑類?

李秋教授:首先需要考慮患者腫瘤是否適合局部治療,對於適合局部治療,且技術上和生物學行為都是可切的患者,需要創造手術機會,對於可手術患者先做手術或局部治療,然後再術后輔助化療。也可以選擇新輔助化療-手術或局部治療-新輔助化療或觀察的方案。對於新輔助治療過程中出現疾病進展可能需要晚期系統的治療,根據指南推薦用含伊立替康的方案治療。對於更多不可切除複發轉移患者,可能需要系統化療,考慮患者耐受情況及根據指南推薦可以選擇二葯或三葯聯合,也可以考慮靶向治療,對於1年以後複發轉移患者,選擇含奧沙利鉑還是伊立替康的化療方案,目前指南並沒有規定。但是根據個人經驗,如果患者複發轉移剛超過12個月就出現複發轉移可能傾向選擇含伊立替康的方案,即複發轉移時間距原輔助化療結束時間越長,原輔助化療方案更有效;對於複發轉移時間距原輔助化療結束時間較短患者,個人傾向選擇含伊立替康的方案。

Advertisements

腫瘤資訊:針對晚期結直腸癌患者,怎樣考慮靶向聯合?

李秋教授:這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首先是患者自身疾病情況:有無癥狀、原發灶是否已經切除、有無出血及梗阻等,如果有這些情況可能不太適合用貝伐珠單抗治療。其次還需考慮患者年齡、PS評分、有無併發等,綜合評估患者是否能耐受強化療。例如對於合併有糖尿病、PS評分較高患者,在化療方案選擇上可能不太會考慮含奧沙利鉑的方案。另外還需考慮患者本人的意願,以保證長期治療的依從性。例如某患者可能很在意自己的外表,這樣就不太建議選擇西妥昔單抗,因為可能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皮疹,所以綜合考慮患者的喜好和意願也很重要。

其次還需考慮腫瘤的情況,例如是否有KRAS、BRAF、MSI等基因突變。對於全野生型患者,還需考慮原發部位,如果是左半結腸全野生型患者,靶向治療可能會優先考慮西妥昔單抗,另外還需考慮腫瘤本身的情況,從技術和生物學行為去考慮是否適合局部治療或手術等。

Advertisements

最後還需考慮經濟因素,CALGB/SWOG80405研究正在做相關的藥物經濟學分析,發現對於KRAS野生型或全RAS野生型患者,從藥物經濟學角度來看,在FOLFIRI方案基礎上聯合貝伐珠單抗在四種方案中最具成本效應。所以我們也會參考一些藥物經濟學分析,期望能夠給患者帶來療效最好、安全性最高、毒副反應最輕,同時也是最經濟的治療方案。

腫瘤資訊:您如何看待近年來轉化治療的進展?

李秋教授:我主要想談轉化治療的一個概念,也是這幾年內科醫生考量比較多的一個因素。傳統觀點主要是從技術上看腫瘤是否可切,著眼點主要在技術層面,依託的主要手段是手術並強調R0切除。今年更新了一個觀點:單純從技術上考慮是否可切,可能比較片面,還需要考慮腫瘤的生物學行為,也就是說從技術和生物學兩方面同時考量。另外就是依託的手段,以前比較強調手術,現在除手術外,其他如局部治療(射頻、介入)也是可以考慮的。關於治療終點方面,以前主要強調R0切除,現在可能強調NED(無瘤)狀態。轉化治療的概念可能也會隨著發生一些變化,以前是不可切除變為可以切除的,現在的新觀點是不適合局部治療轉換為適合局部治療,這是觀念上的一些變化。

版權聲明版權屬腫瘤資訊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內容,須獲得授權,且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良醫匯-腫瘤醫生APP」。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