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三大誤區,打敗腫瘤不要痛

黃山市人民醫院 腫瘤內科 臨床藥師王劍傑 審核、:朱忠華副主任藥師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了命」。小小的牙疼就會就會這樣,那麼作為僅次於分娩痛的腫瘤性疼痛豈不是更「要了命」?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中,約有一半的癌症病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0年就提出過「讓癌症病人不痛」,並且制訂了規範化處理癌痛的「三階梯用藥規範」。然而時至今日,多數癌症病人仍然處於癌痛的折磨之中。癌性疼痛是一個全球範圍的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由於普遍存在的錯誤傳統觀念,使許多病人的疼痛沒有得到有效的緩解。

今天就讓小藥師談談癌痛治療的三大誤區。

誤區一:忍

面對癌症引發的疼痛,很多患者和家屬首先做出的選擇就是「忍」。可能是受了《三國演義》中關公刮骨療傷和中國幾千年來「忍文化」的影響,認為能夠忍痛才是硬漢,才是英雄。

然而忍痛對病人的不良影響是多方面的,長期得不到有效止痛治療的癌痛病人,容易出現因疼痛導致的與神經病理性疼痛相關的交感神經功能紊亂,發展為難治性疼痛。也會導致病人的免疫力下降,影響治療,縮短生命。依據現有的治療手段,疼痛是控可防的,完全沒有必要去「忍」。

誤區二:對阿片類藥物的恐懼感

用於癌痛的阿片類藥物,主要包括嗎啡、羥考酮和芬太尼。說到「阿片」大家就會想到「鴉片」,我們從小學習歷史,知道鴉片是毒品,鴉片似乎成了國人的禁忌,即便它是藥物,也對之排斥。

但事實上,對於需要長期接受鎮痛藥物治療的患者,使用阿片類藥物可能比「布洛芬」、「消炎痛」等解熱鎮痛藥物更加安全、有效。阿片類止痛藥物長期使用肝、腎等器官毒性作用極小;而長期服用「布洛芬」、「消炎痛」等解熱鎮痛藥物的病人,隨用藥時間延長,出現胃腸、肝、腎、血小板毒性反應的危險性也隨之增加。

誤區三:長期使用阿片類藥物會成癮

長期的臨床實踐證明,以止痛治療為目的,阿片類藥物在針對病人合適的用量情況下,疼痛患者出現成癮的現象極為罕見,長期服用嗎啡和其他阿片類藥物的患者中,成癮的患者只佔0.029%和0.033%,也就是說成癮性非常罕見的,不必過於擔心。

只要醫患配合,癌症病人無痛的目標就一定會實現。

運營人員: 黃醒夢 MZ016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