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的作者到底是不是孔子?孔子有沒有修訂過《春秋》?

《春秋》是春秋時期魯國的編年史,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亦是儒家經典五經之一。

Advertisements

《春秋》既是周時各國史書的通稱,也是魯國史書的專稱。《孟子離婁》說:「晉之乘,楚之檮杌(tao wu),魯之春秋,一也。」

春秋

關於《春秋》的作者,有說是孔子作的。也有說是魯國史官作的後來孔子修訂整理的。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認為是孔子寫的。其實最早提出這個說法的是孟子,《孟子滕文公下》說「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通又)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關於孔子修訂春秋的說法就更早了。《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記載:「是會也,晉侯召王,以諸侯見,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訓,故書曰:天王狩於河陽。」《左傳》是解釋《春秋》經文的一個版本,成書於戰國時期。用古文所寫的。這裡記載著關於孔子的一件事兒:晉國的國君召見周王,一起打獵。孔子認為晉侯以一個臣子的身份來召見周天子,不合禮節,不能這樣記載(不可以訓),所以只寫了周天子在河陽狩獵,沒把晉侯召見周天子這個事寫進《春秋》里去。又《成公十四年》記載:「君子曰: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非聖人,誰能修之?」這裡的「聖人」即指孔子。大意是《春秋》這本書怎麼怎麼好,不是孔聖人,誰還能有這個能力去修訂呢?

Advertisements

那麼事實到底是怎麼樣呢?《春秋》到底是不是孔子作的或者有沒有經過孔子的手修訂過呢?

孔子

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考察一下:

一、孔子作《春秋》的年代:如果《春秋》真是孔子所作,那麼是在什麼年代呢?《史記孔子世家》把這件事寫在魯哀公十四年西狩獲麟以後:「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沒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於後世哉?乃因史記,作春秋。」意思是魯哀公狩獵捕獲了一直麒麟,孔子有感而發,於是寫了《春秋》。但孔子於兩年後即魯哀公十六年就病逝了。《春秋》全文一萬八千餘字,要知道那個時候文字是寫在竹簡上的,所謂「筆寫刀削」。一個年過七十歲的老翁,僅用兩年的時間,未必能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而且,史記記載孔子是「因史記而作春秋」,這裡的史記不是司馬遷的史記,而是當時各國的史書。孔子還要查閱這些史書。魯國的史書還好說,其他國家的史書在魯國是沒有備份的,只有在周王室有。那麼孔子是在什麼時間去查閱這些史書的呢?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是這樣記載的:「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餘君莫能用,故西觀周氏,論史記舊聞,興於魯而次春秋」說的是孔子周遊列國以王道遊說七十餘國但都不能被國君所用,然後就去了周王朝的首都,查閱了各國史書,回到魯國寫了《春秋》。但《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到周王朝首都是在三十歲以前,後來就沒去過。三十歲前去過周王朝首都看過史書,怎麼過了四十多年後才來寫《春秋》,就算孔子過目不忘,過了四十年對看過的書還記得一字不差,但這四十年中其他國家發生的事孔子是怎麼知道的?怎麼寫進《春秋》里去的?所以邏輯上不通。

春秋左傳

二、孔子自己的話和《論語》的記載:孔子自己說過聖人「述而不作」,孟子硬說他:「作春秋」,豈不與孔聖人的話自相矛盾嗎?《論語》是專門記載孔子和他門下弟子言行的書,《論語》中記載了孔子讀過《易》,引用過《詩》和《書》,並且孔子自己說:「吾自衛返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他確實整理過《詩經》的《雅》和《頌》的篇章。但《論語》通篇沒有一個字提到過《春秋》,更不說孔子曾修過或作過《春秋》。如果孔子真修了或寫了《春秋》,這比他整理《詩經》的貢獻還大,為什麼他和他的學生一個字都不提呢?

春秋公羊傳

三、《春秋》的文風和體例:《春秋》記載了二百四十二年的大事,在魯國經歷了十二位國君,當時的政治局勢發生過很大的變化。記載魯國國史的史官(當時叫太史)肯定換了一茬又一茬。這些史官一方面要適應當時的形勢,一方面有自己的觀點和文風。如果孔子真的修了甚至作了《春秋》,為什麼不把文風統一,尤其是不把體例統一呢?簡單舉三個例子:1、魯隱公和魯桓公時,若不是魯國的卿大夫,無論會盟、征伐都不寫卿大夫之名。到了魯庄公二十二年「及齊高僖盟於防」開始,魯國與其他諸侯國的卿大夫會盟都寫出他們的姓名了。2、楚國的國君,《春秋》在文公九年以前都稱「楚人」,文公九年一則書「楚人伐鄭」,一則書「楚子使椒來聘」。都在同一年。宣宮五年後就都書「楚子」。而且楚大夫記載他們的名字也從文公九年「楚子使椒來聘」開始。所以孔穎達在為《春秋》作的疏中說:「自庄公以上諸弒君者皆不書氏,閔公以下皆書氏,亦足矣明史之異同,非仲尼所皆貶也。」意思是說這些只是記在上的不同,並不是孔子心有褒貶而有意為之。3、《公羊傳召公十二年》記載:「齊高偃帥師納北燕伯於陽。伯於陽者何?公子陽生也。子曰:我乃知之矣。」依孔子的意思「伯於陽」應當作「公子陽生」,姑且不論這個觀點是對還是錯,孔子親身經歷的事情,認為魯史記載有誤,但不作訂正,那孔子到底是修了《春秋》沒有。這樣的文風體例上的例子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由此看來孔子未嘗修過《春秋》,更沒有「作」《春秋》。孔子和《春秋》的關係僅僅是孔子晚年曾用《春秋》教授過弟子而已。那麼各位你們認為孔子有沒有修訂或者是寫作《春秋》呢?

孔子有沒有修訂或寫過《春秋》 (單選)
0
0%
《春秋》是孔子作的
0
0%
孔子修訂過《春秋》
0
0%
孔子沒有修訂甚至寫過《春秋》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