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可以排除體內的濕氣

濕分濕熱證和痰濕證:

濕熱質:

總體特徵:濕熱內蘊,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黃膩等表現為主要特徵。形體中等或偏瘦。面垢油光,口苦口中異味,身重睏倦,大便黏滯不暢,小便短黃,男性易陰囊潮濕,女性易帶下發黃,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滑數。性格多變,易煩惱。發病傾向:易患皮膚濕疹、瘡癤、口瘡、黃疸等病。

情志調攝:宜穩定情緒,盡量避免煩惱,可選擇不同形式的興趣愛好。宜欣賞曲調悠揚的樂曲,如古箏《高山流水》等。飲食調養:宜選用甘寒或苦寒的清利化濕食物,如綠豆(芽)、綠豆糕、綠茶、芹菜、黃瓜、苦瓜、西瓜、冬瓜、薏苡仁、赤小豆、馬齒莧、藕等。少食羊肉、動物內臟等肥厚油膩之品,以及韭菜、生薑、辣椒、胡椒、花椒及火鍋、烹炸、燒烤等辛溫助熱的食物。參考食療方:(1)老黃瓜赤小豆煲豬肉湯:老黃瓜、赤小豆、瘦豬肉(少量)、陳皮、生薑,具有清熱利濕、理氣和中的功效,適合濕熱體質者食用。(2)綠豆薏米粥:生薏苡仁、綠豆,具有清熱利濕解毒的功效,適合濕熱體質易長瘡癤者食用。起居調攝:居室宜乾燥、通風良好,避免居處潮熱,可在室內用除濕器或空調改善濕、熱的環境。選擇款式寬鬆,透氣性好的天然棉、麻、絲質服裝。注意個人衛生,預防皮膚病變。保持充足而有規律的睡眠,睡前半小時不宜思考問題、看書、看情節緊張的電視節目,避免服用興奮飲料,不宜吸煙飲酒。保持二便通暢,防止濕熱積聚。運動保健:宜做中長跑、游泳、各種球類、武術等強度較大的鍛煉。夏季應避免在烈日下長時間活動,在秋高氣爽的季節,經常選擇爬山登高,更有助於祛除濕熱。也可做八段錦,在完成整套動作后將「雙手托天理三焦」和「調理脾胃須單舉」加做 1~3遍,每日 1 遍。穴位保健:1)選穴:支溝、陰陵泉。(2)定位:支溝穴位於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 3 寸,尺骨與橈骨之間。陰陵泉位於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踝後下凹陷處(3)操作:採用指揉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壓穴位,做輕柔緩和的環旋活動,以穴位感到酸脹為度,按揉 2~3 分鐘。每天操作 1~2 次)。陰陵泉還可以選擇刮痧,先塗刮痧油,用刮痧板與皮膚呈 45°角在穴位區域從上往下刮,以皮膚潮紅或出痧點為度。

Advertisements

痰濕質:痰濕凝聚,以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等表現為主要特徵。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胸悶,痰多,口黏膩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膩,脈滑。

情志調攝:宜保持平和的心態。可根據個人愛好,選擇彈琴、下棋、書法、繪畫、聽音樂、閱讀、旅遊、種植花草等放鬆心情。飲食調養:飲食宜粗細糧食合理搭配,多吃五穀雜糧、蔬菜瓜果,少食過於油膩及辛辣食品;不要過飢過飽,也不要進食過冷過燙或不幹凈食物;注意戒煙限酒。四時飲食調養:①春宜多食蔬菜,如菠菜、芹菜、春筍、薺菜等。②夏宜多食新鮮水果,如西瓜、番茄、菠蘿等,其他清涼生津食品,如金銀花、菊花、鮮蘆根、綠豆、冬瓜、苦瓜、黃瓜、生菜、豆芽等均可酌情食用,以清熱祛暑。③長夏宜選用茯苓、藿香、山藥、蓮子、薏苡仁、扁豆、絲瓜等利濕健脾之品,不宜進食滋膩礙胃的食物。④秋宜選用寒溫偏性不明顯的平性葯食。同時,宜食用濡潤滋陰之品以保護陰津,如沙參、麥冬、阿膠、甘草等。⑤冬宜選用溫補之品,如生薑、肉桂、羊肉等溫補之品。起居調攝:起居宜規律,睡眠要充足,勞逸相結合,穿戴求自然。運動保健:形成良好的運動健身習慣。可根據個人愛好和耐受程度,選擇運動健身項目。穴位保健:(1)選穴:湧泉、足三里。(2)定位:湧泉位於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 2、3 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與后三分之二交點上。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 3 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3)操作: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壓穴位,做輕柔緩和的環旋活動,以穴位感到酸脹為度,按揉 2~3 分鐘。每天操作 1~2 次。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