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狂人」希特勒:戀母情結是他窮兵黷武和性變態的主要根源?

希特勒曾說:「最漂亮的女人當屬於戰士。」「衡量一個男人有兩種方法,一是看他娶什麼樣的女人,二是看他是什麼死法。」除了永無止境的謠言,其實並沒有什麼真憑實據證明他在性方面反常,儘管他的確是個害羞的男人。但必須強調,他生命中比較重要的幾個女人,最終都以自殺方式結束了生命:咪咪、吉莉、米特福德、愛娃……

「戰爭狂人」的「奮鬥」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年),曾任德國總理、總統,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領袖和納粹德國(即所謂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二戰時期兼任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二戰發動者、頭號戰犯與罪魁禍首,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爭狂人」之一。同時他也是一個出色的演講家、政治家和冒險軍事家,堪稱「瘋狂的天才」。

希特勒生前曾說:「我要讓全世界記住我一千年!」他在國內大搞法西斯專政,瘋狂擴軍備戰;在國際上建立德、意、日法西斯同盟,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並大肆鎮壓、驅趕、屠殺猶太人,給世界人民帶來巨大苦難。但也有人說,正是他制止了蘇、美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戰爭。

希特勒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和奧地利邊界城市布勞瑙。父親是農婦和流浪磨工的私生子,曾當過鞋匠,後轉為海關文職人員。母親是父親外甥女(而希特勒日後也愛上了外甥女),他們系近親結婚。這也是希特勒父親第三次婚姻,他48歲,而新娘才25歲。在希特勒之前,他們已有3個孩子夭折(這要怪近親結合),所以他既是老四又成了老大,深得父母疼愛。也可能是這種在世人看來極為奇特的身世來歷和血緣關係,造就了他與眾不同的氣質、性格和愛好。

希特勒年幼時隨父親加入天主教,可是日後受基督教影響,立志要成為牧師。他的性格倔強、放任,童年很不愉快。日前有歷史學家指出,希特勒小時在學校曾遭到同學虐待,這段陰影導致他後來強烈的報復思想。但他很愛家人。他曾學習過繪畫,還夢想當藝術家,但中學時期成績非常差,僅有繪畫是「優」,因此未畢業就退學了。他對制訂「宏偉計劃」有一種強烈慾望,而對任何一種按部就班和循規蹈矩的活動則嗤之以鼻。懷揣四年制中學證書,他來到「藝術之都」維也納,曾2次報考美術學院,但都被以「不適合繪畫」為由被拒絕錄取(校方認為他的天賦是在建築方面)。父母雙亡后,他的生活日益窘迫,不得不在街頭行乞,靠畫明信片賣為生,有時被雇傭來掃雪、拍打地毯、在車站扛行李,甚至還在收容所呆過。他完全成了流浪漢,夜晚宿在公園長椅子上或隨便哪家門洞里,白天在小酒肆和候車室中以廉價食品充饑。但他仍信心十足,在向親戚告別時宣布:若不得志決不回鄉。

希特勒早在中學時就接觸了狂熱的民族主義思想,來到維也納后又閱讀了大量宣傳種族優越的書籍雜誌,更加痴迷其中。他發誓要「為德國復興而奮鬥」。在1925年出版的自傳《我的奮鬥》中,他表露了自己對日耳曼民族優越性的確信、對猶太民族的仇恨,並為日後走上納粹主義道路埋下了伏筆。

1913年希特勒遷居慕尼黑,沒有固定職業,仍繼續靠賣畫為生。翌年8月加入德國陸軍,在巴俄利亞預備步兵第16團服役,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在西線與英法聯軍作戰。對戰爭始終充滿熱情的他,一下子「完全被一種異乎尋常的衝動支配著」,「雙膝跪地,衷心感謝上蒼有眼」,使他「有幸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1917年由傳令兵下士晉陞為上等兵,並因作戰勇敢獲得1枚一級鐵十字勳章和1枚二級鐵十字勳章(這是很不容易的),還屢屢憑著僥倖死裡逃生,2次負傷。

希特勒在醫院裡治療被毒氣攻擊而失明的眼睛時,德國正向協約國宣布投降。他得知這一消息,猶如五雷轟頂,痛哭失聲,簡直一刻也堅持不了。隨後過著可怕的日子,和更加可怕的夜晚。於是他看清了自己前途,「決定投身政治」,「當一個政治家」。

戰後,由於德國曾爆發以猶太人為首、與蘇聯第三國際聯手的共產革命;其陸軍一方面要避免共產思想在軍隊中蔓延,一方面又對如雨後春筍成立的各種新政黨頗有興趣,於是成立了一個調查局(其實就是反諜密探)。希特勒因為這個調查局符合他的反共理念而應徵並獲得錄用,後來又被調到陸軍軍區司令部政治部工作。他在慕尼黑大學特種訓練班期間,對被遣返戰俘的演說甚是出色,給那些教授、大學生與戰俘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希特勒的演說不咬文嚼字,開門見山,通俗易懂,大量使用民間語言和戰壕中士兵們的行話,同時又富有激情和文采、充滿鼓勵和信心,極具煽動力,因此使其聽眾、特別是大戰中的士兵倍感親切,從而也使他們對他始終保持高度的狂熱。

也許年少時希特勒性生活曾泛濫過,但自從他決心從政那刻起,就與這種樂趣分道揚鑣,民眾對他的狂熱使他得到了滿足。他同交往的女人之間只存在愛,不存在性行為。「我的愛人就是德國」,他不止一次這樣強調。從此他在與女人的接觸中始終遵循這樣一個信條:僅僅是為精神享受。

1919年希特勒在執行任務旁聽德國工人黨(當時還是一個只有54名黨員的小組織)會議時,情不自禁起身痛斥一個鼓吹巴伐利亞分離運動者是中了猶太人「要把德國分裂成兩個國家」的奸計。該黨主席德萊克斯勒對他很有好感,並邀請他入黨。為尋求生活和政治出路,不久后希特勒成為該黨第55名黨員、第7名主席團委員,很快又成為宣傳部長,起草新的25條黨綱,3年後即1921年出任其黨魁並享有「指揮一切的權力」,同時正式將黨名更為「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NSDAP,即納粹黨),設計卐字旗,買下《人民觀察家報》為機關報,並雇傭一批打手成立國民衝鋒隊。次年1月在慕尼黑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著手策劃「向柏林進軍」。

1923年11月希特勒發動「啤酒店暴動」,企圖仿效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權。失敗后入獄(但倍受優待),口述完成《我的奮鬥》一書上半部,表達出他多方面的觀點和主張,如兼并奧地利、廢除《凡爾賽和約》、奪取生存空間、擴充領土、征服世界;並宣揚復仇主義、國家主義、帝國主義、獨裁主義、種族主義、民族沙文主義和反蘇反共等思想。他於來年12月出獄,決定改用合法手段奪權,次年重建納粹黨並成立黨衛軍(警衛旗隊),要求他們特別宣誓效忠他個人。在此前後幾年納粹運動進入低潮,但希特勒仍不屈不撓。

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次年魏瑪政府垮台,給希特勒等人提供了絕佳機會。危機前納粹黨只有10.8萬人,到1932年人數已超過100萬。1931年希特勒參加國會選舉,由於宣揚仇恨主張而被天主教逐出教會,教皇還下令教徒不得投票給他。至此他與天主教決裂。在基督教會支持下,他後來一上台即取締天主教,統一成為德國教會,為此贏得不少仇恨天主教的路德宗原教旨基督教會支持,使其可全面控制德國宗教思想,為日後恐怖政權打下基礎。

經多年組織工作和苦心經營,1933年初,在原教旨基督教會、壟斷資本集團、王室和軍方支持下,納粹黨發展為國會中第一大黨。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繼而通過「國會大廈縱火案」與「長刀之夜」等事件,逐漸打擊及削弱異己黨派與黨內反對派,鞏固自身勢力。1934年8月1日德國總統興登堡病逝,他兼任總統,並將總統、總理合二為一,擁有無上權力,可無限期連任,並命令所有軍隊、法官及政府官員向他宣誓效忠。作為元首和總理,他成為國家政權單獨執掌者即獨裁者,把軍隊和教會之外所有政治社會機構都「納粹化」。1938年他進一步獨攬陸海空三軍指揮權,擔任德國武裝部隊最高統帥。

執政期間,希特勒廢止魏瑪共和國,將德國改稱為納粹德國或德意志第三帝國;並解散國會,取締其他一切政黨和團體,迫害和屠殺天主教會、自由派別基督教會、民主黨人、共產黨人和猶太人,宣布納粹黨和第三帝國合為一體,開始他的獨裁之路。1935年他撕毀凡爾賽條約,宣布重整軍備,將國防軍由10萬擴充到30萬,為發動侵略戰爭做準備。

在第三帝國初期,希特勒的某些經濟措施一度使得德國經濟走出一戰後陰影,也因此獲得下層民眾支持。他還承諾「讓德國每戶人家的餐桌上有牛排與麵包」,而且他的承諾在一段時期(1933~1938年)已基本實現,從而使更多人擁護他。所以戰後有人這樣評價他:「元首在1938年之前是偉人,1938~1940年之間是暴君,1940之後則是個徹底的瘋子。」但也有人說,「把納粹黨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國人自己。」

在政治體制上,第三帝國相對魏瑪共和國是傾向於極端民族主義。1936年德國與裕仁天皇領導的日本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次年墨索里尼領導的義大利加入這個協定,從而形成德、日、意三大軸心國,這直接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希特勒在對外進行侵略戰爭的同時,在國內實行法西斯式一黨恐怖專政,仇視且排斥其它非納粹政黨和思想,包括共產主義。他建立的第一個集中營即為關押共產黨人。他還鼓吹「民族優越」,仇視其它民族。他在國內建立衝鋒隊、黨衛軍、蓋世太保等獨立於德國國防軍之外的納粹軍事組織,實行種族滅絕政策。第三帝國期間,德國在佔領國領土上大量建造集中營,猶太人及其他人種遭到空前大屠殺。據粗略估計,期間共有約600萬猶太人被屠殺。

在戰爭方面,希特勒摒棄一戰做法,創立並實踐閃電戰、「空軍支援」等新型模式。

1936年3月,趁英、法等國施行「綏靖政策」,希特勒宣布廢除洛伽諾公約,德軍在他指揮下繞過馬奇諾防線,進入萊茵蘭非軍事區。7月德軍夥同義大利軍隊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扶持佛郎哥取得政權。1938年3月12日,第三帝國兵不血刃吞併奧地利。9月,英、法、德、意在慕尼黑簽定關於捷克斯洛伐克割讓領土蘇台德區給德國的《慕尼黑協定》。1939年3月15日,德國撕毀該協定,進軍並侵佔捷克斯洛伐克。為避免蘇聯捲入戰爭,導致兩線作戰,希特勒邀請斯大林會晤,並於同年8月23日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同年9月,納粹德國採取閃電戰戰術,4周佔領波蘭,從而挑起二戰。

1940年春,希特勒指揮德軍僅用6周時間打敗英法聯軍,佔領丹麥和挪威。5月開始進攻法國,並相繼攻下荷蘭、盧森堡和比利時。6月4日,英軍被迫從敦刻爾克撤退(但30萬英法聯軍並未殲滅)。14日巴黎淪陷,22日法國與德國簽訂德法停戰協定,向德投降。由希特勒制定的旨在摧毀英國的「海獅行動」於同年9月展開,不列顛空戰正式開始。德國空軍不分晝夜對英國境內包括倫敦在內各大城市進行轟炸。但在新任首相丘吉爾率領下,英國成功抵制住了德國的空襲威脅。這亦是希特勒在歐洲大戰以來首次沒能達到入侵目的,結果導致其兩線作戰,缺乏後勁,陷入被動,情形越來越糟糕,最終被消滅。

此時希特勒已佔領歐洲14個國家,並把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南斯拉夫變為附屬國。1941年6月22日,300萬德軍在希特勒授意下越過蘇德邊界進軍蘇聯,在1000多公里長戰線上發動規模空前的蘇德戰爭。他曾妄圖在6~8周內打敗蘇聯。戰爭開始時德軍連連獲勝,並迅速深入蘇聯內部。然而此年底莫斯科保衛戰粉碎了其閃電戰術。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天下首強」美國對日宣戰,德國對美宣戰。1942年底到1943年初,22個德國陸戰師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被全殲,同時英國將領蒙哥馬利在北非阿拉曼戰役中也取得勝利。1944年6月美英盟軍在諾曼底登陸,開闢「第二戰場」。

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人民共同打擊下,曾不可一世的德國面臨覆亡的命運。同盟國軍隊很快在各個戰場轉入全面反攻,德軍則節節敗退。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在東普魯士鷹堡(「狼穴」)遭到預藏炸彈行刺暗殺失敗,至少3000人涉案被判有罪或處以極刑。(早在1938年,德國內部一群將軍也曾打算逮捕這個「瘋子」,但最終竟放棄了。)

2008年美國拍攝影片《刺殺希特勒》,即反映此故事,布萊恩·辛格導演,湯姆·克魯斯主演。

希特勒回到柏林后已經絕望,成天躲在地堡中,經常四肢顫抖、目光獃滯、面色慘白,說起話來有氣無力。1945年4月28日,墨索里尼被游擊隊抓獲槍決,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市區。希特勒宣布鄧尼茨海軍元帥為元首繼承人、宣傳部長戈培爾為總理繼承人,黨務部長鮑曼為黨務繼承人,並下令逮捕不忠的帝國元帥戈林和蓋世太保首領希姆萊。之前他還槍斃了企圖叛逃的衛隊長——情婦愛娃·布勞恩的妹夫費格萊因。當天半夜,希特勒與愛娃突擊舉行婚禮。4月30日蘇軍已攻佔附近的國會大廈。當天15時30分,希特勒用一支7.62毫米手槍自殺,而愛娃則服氰化鉀自盡。

最近國際上出現了一個奇特觀點,說希特勒是死於放屁。據傳記作家約翰·托蘭寫道,希特勒「受腹中積氣折磨,放屁不能自控,其素食習慣更加劇了這種狀況」。1936年他從一位行騙江湖、名叫西奧多·莫勒爾的柏林醫師那兒找到了安慰。此後8年,這個騙子一直給他開固定劑量的治屁藥丸,藥方中有士的寧和阿托品,這是兩種致命毒藥。

希特勒曾說:「最漂亮的女人當屬於戰士。」「衡量一個男人有兩種方法,一是看他娶什麼樣的女人,二是看他是什麼死法。」除了永無止境的謠言,其實並沒有什麼真憑實據證明他在性方面反常(比如說他只有一個睾丸),儘管他的確是個害羞的男人。但必須強調,他生命中比較重要的幾個女人,最終都以自殺方式結束了生命:從早期失敗戀情的對象咪咪·瑞特開始,接下來是吉莉和尤尼提·米特福德(她在柏林宣戰那天自殺),最後便是愛娃。

1945年5月8日夜,納粹德國正式投降。不久盟軍在總理府地堡廢墟中找到希特勒尚未完全焚毀的屍體。但又說那是戈培爾夫婦,而希特勒骨灰並未找到。一個似乎可信的解釋是:「蘇聯打到花園裡的炮火把所有痕迹都掃光了。」但戰後曾有希特勒仍在人間的傳聞,只是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

2006年8月27日,據俄新社報道,阿根廷著名政治評論家艾貝爾·巴斯蒂在上周末剛出版一本新書——《希特勒在阿根廷》。巴斯蒂在該書中斷言,1945年5月二戰結束后,希特勒及其情婦愛娃在阿根廷科爾多巴省一個小村莊藏匿了多年。他們是此年7、8月乘坐德國潛艇去的,隨行人員不超過7名。希特勒化名「庫津」。據說直到1964年還有知情人跟他們通過電話。

少年希特勒暗戀「猶太姑娘」

希特勒和孩子們

2006年出版的人物傳記《我眼中的少年希特勒》,其作者奧古斯都·庫比吉克曾是希特勒少年時代的鐵杆密友。書中詳細記錄希特勒自1904年至1908年期間鮮為人知的生活。這本傳記在納粹期間並沒被禁,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書中關於希勒特暗戀「猶太美女」斯坦芬妮的情節全被刪除。事隔70年,其英文完整版才首次面世。書中寫道:「從16歲至20歲之間,對於阿道夫而言,除了斯坦芬妮之外,任何女人都不存在。」

1905年春的一天夜晚,時年16歲的希特勒和好友庫比吉克雙雙在林茲市街頭漫步。突然,前者拉住後者的手激動地問:「你覺得對面那個正與母親牽手散步的金髮姑娘如何?她是那樣苗條動人。我想我已愛上她了。」那女孩身材高挑,模樣清麗,一雙漂亮的眼睛明亮而又動人。從身上華貴的衣服可以看出,她出身一個上流的富有家庭。

經了解,女孩名叫斯坦芬妮·伊薩克,時年17歲,她的母親是位富有寡婦。雖然伊薩克顯然是個猶太姓氏,可少年希特勒當時對此毫不介意。

從此,還是懵懂少年的希特勒每到傍晚5點便準時守在大街上,期待能與時常前往廣場聚會的斯坦芬妮再度「巧遇」。為表達對心上人的愛慕之情,他暗暗寫下無數情詩,寄託相思之苦。當他得知斯坦芬妮酷愛跳舞時,不禁沮喪萬分,因為他從來缺乏舞蹈細胞。不過,他卻自我解嘲道:「我永遠不打算學跳舞。因為一旦斯坦芬妮成為我妻子,我就不再會有絲毫跳舞的念頭!」

當時,廣場上有許多放蕩的軍官圍著女孩打情罵俏。每當看到那些衣著挺刮的年輕軍官向斯坦芬妮大獻殷勤時,貧窮寒酸、面色蒼白的希特勒便會醋意大發。

暗戀4年期間,當時膽小羞怯的希特勒從未敢與佳人說一句話,只是遠遠注視著。因為他堅信,他倆之間的溝通不需任何語言。好笑的是,長期單相思的他竟一廂情願認定,斯坦芬妮其實一直與他「心意相通」。一旦庫比吉克對此提出質疑,他便會怒吼道:「你永遠不可能理解這種非常愛戀的真諦。」

為能將心愛的姑娘奪到手,希特勒甚至陰謀策劃過一個詳細而又周密的綁架計劃:讓庫比吉克佯裝聊天拖住斯坦芬妮母親,他本人則趁機將她劫走。然而,由於缺乏將來與佳人「私奔」所需的生活費,綁架行動被迫流產。他一度為此失落不已,甚至想到過跳橋自殺。不過他當時堅稱,即便是死也要拉上斯坦芬妮一同「殉情」。1906年6月的一天,就在他企圖自殺前夕,林茲市舉行的一場花會讓事情峰迴路轉。

當時希特勒和庫比吉克站在狹窄的街道上,一輛載滿美女的節日馬車從他們身邊經過。車上的斯坦芬妮不經意摘下一朵玫瑰朝車下的人群扔了過去,不想正好砸中他。他連忙朝朋友喊道:「瞧,她喜歡我!她喜歡我!」斯坦芬妮不會想到,自己不經意間的舉動竟救了一個絕望的年輕人,也救了她自己。希特勒從此打消自殺的念頭,悄悄將那朵玫瑰放進一個禮品盒子中,精心保存了數年。

下年,18歲的希特勒離開林茲,開始流浪生涯,但仍堅持以斯坦芬妮為主題畫明信片水彩和素描。而其好友庫比吉克則被維也納音樂學院錄取,後來成為音樂家。1913年5月,對大德意志民族充滿狂熱情緒的希特勒移居慕尼黑。

後來才知道,斯坦芬妮儘管擁有一個猶太姓氏,但並沒有猶太血統。不過,少年希特勒並不知情,這足以說明他那時對猶太人並無刻骨仇恨。讓他魂牽夢縈的斯坦芬妮後來嫁給了一名奧地利軍官,並於二戰結束后搬到首都維也納定居。對於她而言,當年沒有嫁給這位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惡魔實在是躲過一劫。否則,1945年4月陪伴他在柏林地堡中服毒自殺的人恐怕就不是愛娃,而是她了。

但也難說,興許斯坦芬妮跟了希特勒,他就不會這麼仇恨和屠殺猶太人,也不會這麼瘋狂和變態了。

與外甥女亂倫鐵證如山

希特勒為什麼一直沒結婚?據他自己解釋,他不會是個好丈夫,結婚要分散精力,他也不要孩子。一位國家元首隻有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人民,才能為人民的幸福作出徹底的自我犧牲。但是在死之前幾個小時他才結婚的真正原因,構成了他生命中最悲壯的一面。

原來,希特勒愛過吉莉·拉包爾,他的同父異母姐姐安吉拉·拉包爾之女。他對她傾注了極其深厚的感情,使他不可能考慮在外甥女之後再去迎娶另一個女人。他經常說,吉莉實現了他在女人身上寄予的最完美理想,還說他有朝一日會娶她為妻;如果不是那場意外事故奪去了她的生命。

身為舅舅的希特勒把吉莉從維也納接來慕尼黑時,她才十六、七歲,是一個棕色皮膚少女,淺褐色眼眸,身材高挑,聲音悅耳動聽,生性活潑,有一大堆追求者。開始,希特勒把她當成大孩子對待,讓她上音樂課,妒嫉她和別的男子來往。

1927年,當她秘密與司機埃米爾·莫里斯訂婚時,希特勒勃然大怒,命令莫里斯與她斷絕往來。同時威脅說,如果他對此置若罔聞,就會立即被掃地出門。希特勒本來就是一個粗魯固執的人,為拆散這對年輕人,他不惜動用一切手段。他不僅威脅要把吉莉趕出慕尼黑,而且還真的收回了發給吉莉母親的資助,以前他習慣用金錢支助他們。翌年夏天,他的要挾、訛詐大獲全勝,徹底拆散了他倆。

沒過多久,吉莉又認識了林茨市一名畫家,畫家為她的魅力所傾倒,很快就提議和她結婚。那位年輕畫家寫給吉莉的情書中,窮盡所有理由要她跟他一起走。希特勒通過私人偵探知道了這個事情,也採用同樣手段迫使他姐姐反對這門婚事。

希特勒採取這些行為的動機毋庸置疑,他對外甥女的感情遠不只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呵護。他深受一種強烈嫉妒的折磨,而這種嫉妒則是由愛情引發的,只是那時他還不便表露出來。他不但和她性交,還對她百般摧殘,簡直是一段《美女與野獸》的故事。(另一個說法是,儘管他很愛吉莉,但並未發生過兩性關係。)

但希特勒已下定決心,一旦實現自己的政治野心,就娶吉莉為妻。1930年他租下位於慕尼黑普令茨雷根坦廣場16號一棟房子整整一層樓,吉莉也搬到這套公寓里住下。和她共同生活的這些年,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是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時光。

後來,當他回憶起這段往事時仍容光煥發,描述他倆是如何在一起度過令他陶醉的快樂夜晚。他倆總是一起出去購物,一起看戲,定期參加音樂會。他還帶著一絲澀澀的酸楚道出吉莉的一些小小怪脾氣:「當我帶她去時裝店時,她叫店員把所有帽子都拆開包裝,還吩咐店員把陳列在櫥窗里的帽子也拿過來。當商店裡所有帽子都在她頭上戴過一輪后,她才告訴店員說沒有一頂適合她。她說話非常放肆無理,弄得我十分尷尬。我小聲對她說,你不能這樣把商店弄得亂七八糟后,什麼也不買就離開。她卻朝我投來一個讓人無法生氣的微笑,並從嘴裡撇下一句話:『可是,阿道夫舅舅,這些人在這裡不就是干這個的嗎?』」

希特勒照顧吉莉,時刻保持警惕,心懷妒意。他每次外出做巡迴宣傳時,吉莉都必須向他莊嚴發誓,保證不去和那些曾經要好的人來往。只是在她回母親家時,他才不會強行要求她陪伴自己。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31年9月,他在攝影師霍夫曼的商店裡認識了一名小店員,名叫愛娃,她迷上了他,相信自己會征服他。他和她逢場作戲,打情罵俏。

9月17日,希特勒打電話把吉莉叫了過去,當時吉莉還在休息。第二天他倆大吵大鬧了一場,因為他突然決定要去紐倫堡。吉莉指責舅舅沒什麼事就把她叫過來,他不在家,卻禁止她去維也納讓一位聲樂教師檢查她的嗓音,她對此十分氣憤。第二天早晨分手時,他倆開始陷入冷戰。當天,吉莉在搜查舅舅外套時,從裡面發現一封愛娃寫給他的愛情表白信,吉莉的惡劣心情頓時變成絕望。當晚,她用手槍朝自己嘴巴里開了一槍,一命嗚呼。

希特勒接到消息,從紐倫堡緊急趕了回來。他為外甥女自殺的事感到非常難過,差點為此結束自己性命,他的副手赫斯好不容易才把手槍從他手中奪了下來。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他不思飲食,在房間里來來回回踱著步子,想著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她做出如此決絕的舉動。當恢復飲食后,他就再也吃不下肉食了。也正是從那天起,他變成了絕對的素食者。

連續好幾個月,希特勒一直拒絕會見朋友,完全生活在對吉莉的回憶中,她的房間也保持著死時的樣子。他讓那間房每天都開著鮮花,此後每年依舊為她舉辦生日慶典。直到戰爭爆發,他身上都帶著那個房間的鑰匙,甚至連吉莉在貝格霍夫別墅的房間也總是關著。後來,當他翻修這棟別墅,擴大房子空間時,她那位於側翼的房間也原封不動,她的衣服、梳洗用品和所有屬於她的東西都保留在原來的地方。吉莉母親想要一些她用過的東西或一些信函留做紀念,都被她拒絕了。吉莉所有信件都被她心存嫉妒的舅舅小心翼翼保存著,1945年4月他還向副官下達命令,如果副官覺得他沒有什麼機會離開柏林,就把那些信件銷毀。他還讓人按照吉莉的照片臨摹了許多肖像畫,掛在慕尼黑、柏林和貝格霍夫別墅他的套間里。這出悲劇曾讓他沉湎於孤獨之中不能自拔。

一天晚上,在慕尼黑一家咖啡館里,希特勒發現一個女孩長得與吉莉出奇相像。他讓人把她叫到他就坐的這一桌來,結識了她。幾年裡,他安排她去聽戲劇課,儘管她幾乎沒有任何舞台表演才能。在此期間,這個被保護的女孩過著非常放縱的生活。他知道后,就再沒去看過她,也完全停止了對她的資助。

吉莉自殺6個月後,希特勒的朋友們終於成功把他從孤獨中解救出來。一天晚上,霍夫曼把他帶去電影院,把愛娃安排在他旁邊,就像偶然坐在一起似的。就這樣,他和愛娃又開始眉來眼去了。幾年下來,他們的打情罵俏演變成牢固的關係。

有一天希特勒說,他對愛娃從沒產生過那種偉大的愛情,只是已習慣了她而已。還有一次他又說:「愛娃非常善良,但在我一生中,只有吉莉才能在我心裡激發出一種真正的感情。我永遠都不可能有娶愛娃做妻子的念頭。我生活中唯一可能與之結合的女人只是吉莉。」

1945年初,在一次交談中,有人影射有3個女人曾企圖為他自殺,她們是吉莉、愛娃和米特福德。希特勒就吉莉之死作了回答:「她是唯一能博取我歡心的女人,也是唯一我可能娶的女人,她的死對我來說是一次可怕經歷。然而,回首往事,我開始相信,她這麼做也許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因為她應該得到的幸福我也許永遠也不能給她。」

元首的「第一女人」愛娃

愛娃·布勞恩(Eva Braun,1912~1945年)出生於慕尼黑市一個有點名望的巴伐利亞天主教家庭,父親是一名教師。她還有姐姐愛爾莎和妹妹格利特。

愛娃曾在英國女子中學學習,後進入商業學校,畢業后在海因里希·霍夫曼照相店當了名服務員,幫助售貨、照相和沖洗照片。儘管她看上去身體纖弱,淡黃頭髮,也很靦腆,但她有很強毅力,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天真而野心勃勃。愛娃十分愛好體育運動,很會滑雪,游泳也很出色,經常帶著愛犬散步,尤其迷戀跳舞——這是希特勒從來不幹的。

當時霍夫曼是希特勒專用攝影師。1929年希特勒在照相店認識了愛娃,她還是個不諳世事的17歲可愛小女孩。後來她告訴姐姐:「我正順著梯子往上爬……看到一名中年男子,留著可笑的小鬍子,穿一件淺色英式大衣,手裡還拿著一頂大氈帽……我盡量斜視他們,但發現那個人正在盯著我的腿。」她認為他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他的名字不斷出現在報刊雜誌上,出門有人陪,並且還有輛由專職司機駕駛的高級賓士轎車。她的老闆霍夫曼揣測他將前程似錦。

愛娃身高1.63米,自稱「與拿破崙一樣」。她雖然個頭不高,身材卻極好,又擅長化妝。出門時,從來都穿著與氣質相映的服裝、價值連城的首飾。她總是給人以非常整潔的印象。她從來不在早上、下午茶和晚上穿同一套裝束出現,但保持幾乎不變的髮型。因為希特勒討厭改變髮型,稍稍染黑、盤頭髮他都極力反對。愛娃也愛狗,養了2條「黑線球」一樣的狗,並且對希特勒的金毛反唇相譏,說它不過是「火腿一條」。當山莊遭到空襲時,她僅僅把加強防空措施的建議告訴鄰居,自己還爬到屋頂看炮彈落點。

1932年3月,在吉莉去世半年之後,有一天希特勒被霍夫曼邀去看電影,坐到了愛娃旁邊。吉莉在世時,他有時也請愛娃去吃冰激凌。他後來時常碰見她,但並未把她放在心上。可是愛娃對她的朋友們說,他已愛上她,他們相處很融洽。

希特勒絲毫不了解愛娃的意圖,所以當霍夫曼在此年11月告訴他,她為了他試圖自殺(用手槍打斷頸動脈,但獲救)時,他大吃一驚。霍夫曼出於商業經營考慮,對維護由自己一手促成的這種關係很有興趣。就這樣,在瓦瑟堡大街他家中,希特勒和愛娃進行了她自殺未遂后第一次接觸。

希特勒進入樓上的房間之前,愛娃故意被打扮成一副「可憐的樣子」。當他看到走下樓來的她「臉色仍很蒼白」時,預期的效果就算達到了。

希特勒認為,他沒有做任何導致她自殺的事。但是他考慮到,如果再出現一宗年輕姑娘自殺事件,那麼就會使他蒙上一層陰影。聯繫到自己所承擔的政治使命,他感到十分痛苦並非常不安。這一點,愛娃以其女人心計,在吉莉自殺之後已注意到。希特勒在受到敲詐之後,除了越來越關心她外,別無他法。但是,其實她每3至4個星期才能見他一次,他也從來不會寫信或打電話給她。甚至據說他們從來沒有做過愛。

自那以後,希特勒便開始將愛娃納入自己生活中並關注她,她也就成了薩爾茨堡常客。但她並不住在瓦亨費爾德(元首在巴伐利亞的別墅,后改造成「貝格霍夫」),因為吉莉母親拉包爾明顯厭惡她。希特勒先是在韋德梅耶大街為她租了棟房子,幾年後又將瓦瑟堡大街12號一棟帶花園的小房子送給她,還送了她一輛汽車。1934年,其戀愛關係向父母公開。

但愛娃仍將迎接一次次競爭:威妮弗蕾德是作曲家瓦格納的兒媳,她丈夫是齊格弗里德,她和希特勒關係密切,一度如膠似漆,他甚至想過娶她為妻,建立一個希特勒-瓦格納王朝;電影製片人兼演員里芬施塔爾也迷戀他;英國貴族姐妹尤尼提·米特福德和黛安娜·米特福德(她們還是丘吉爾表妹)也是希特勒大膽的愛慕者;漢娜·瑞奇上尉是納粹德國空軍數一數二的王牌試飛員,她對納粹政權和希特勒同等熱愛,柏林淪陷前夕,其英勇飛行事迹為他在地堡的最後日子添上了幾筆傳奇色彩;宣傳部長戈培爾的妻子瑪格達富有才華,且多年來一直仰慕他,當他需要娛樂時,這個善於調情的女人便佔據著女主人位置。此外還有在埃爾報社工作的克萊因、演員和歌唱家斯勒察克……

拉包爾在家料理家務,她不歡迎愛娃,並從不隱諱這一點。她故意不理睬長著淡黃頭髮的愛娃,只稱她「小姐」而不呼其名。她從不隱瞞自己看法,批評愛娃在紐倫堡舉行遊行檢閱時沒有充分參與,還希望弟弟拋棄她。然而適得其反,1936年拉包爾不得不離開希特勒,並因情緒激動導致心臟衰竭,便到外地去療養,邂逅德累斯頓大學哈密茨施教授,不久兩人結婚。

顯然,愛娃的第一次自殺對希特勒產生了長遠影響。也許她嘗到了自殺「甜頭」(這都是為抗拒他對她的漠視),1935年又曾吞服安眠藥自殺,再次獲救。從此鞏固其元首唯一情婦的地位,這點在貝格霍夫之家表現得尤其明顯,1938年成為元首遺囑第一繼承人。在薩爾茨堡,愛娃得到納粹高層順從。而在背後,他們叫她「蠢牛」。她性格衝動,不懂得控制自己,時而大發脾氣時而又欣喜若狂,膚淺、自私、狹隘、吃醋都是她的缺點,文化和教養確實都不行。

儘管愛娃出席過1935年紐倫堡黨代會和1938年柏林奧運會等重要活動,公眾也從不知道她的存在,她永遠被藏在幕後,甚至從未見過來訪的名人們。希特勒從不允許她出現在任何外交或新聞場合,更不會讓她走進自己辦公室。她長期居住在慕尼黑自己的小樓與貝格霍夫內,很少出現在柏林。

愛娃只關心她的兄弟姐妹和女朋友;但是如果誰尊重她,她也會感激對方。她與納粹夫人們的友誼很不穩定,大多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對於政治,她像她們一樣都一竅不通,當然也不知道他所做的一切。夫人們在場時,希特勒迴避談及任何正在進行或者策劃中的行動。人們經常聽到愛娃抱怨:「我什麼都不知道,對我一切都保密!」

愛娃愛聽唱片,尤其喜歡聽米密·托馬悲劇格調的音樂,例如《我願伴陪你》。她喜歡閱讀雜誌和偵探小說,並非常愛看最新上演的影片和戲劇。這些愛好使得她的時間全部被利用起來了。在評論問題時,尤其是在評論藝術家時,愛娃很不客觀;如果她不喜歡一個演員的長相,哪怕這個演員表演再好也無濟於事。

很多人說愛娃是希特勒的「女管家」,並說她把貝格霍夫管理得很出色。其實不然,希特勒家總是有其他專職管家。

1945年2月,愛娃不顧希特勒勸阻乘車來到柏林總理府,住進緊靠他卧室的套間。那時柏林正處於巷戰狀態,非常危險,但她仍拒絕回到相對安全的貝格霍夫。

在希特勒與別人談話時,愛娃就在自己房裡放唱片,喝香檳酒,並與下了班的軍官們跳舞。她的妹夫、英俊的赫爾曼·費格萊因常常呆在這裡與她跳舞。兩人對視著,眼睛里充滿柔情和眷戀。他們有好感,但之間並未發生什麼事,彼此不得不控制。而在外人看來,無論從相貌、年齡還是性格角度講,他倆都像是天生一對。當費格萊因逃離總理府時,曾給愛娃打了個電話,要她離開總理府,到他那兒去。但愛娃並未接受,她決定與丈夫共存亡。末日即將來臨時,她是那樣鎮靜,無論如何都是令人欽佩的。

4月28日午夜到次日凌晨,希特勒與愛娃在總理府地堡內舉行婚禮,公證人是瓦格納,證婚人是戈培爾等。街上隆隆的炮聲,為這場特殊婚禮憑添了幾分肅穆。婚禮結束后,夫婦倆與其他人一起共同組織了一個簡陋的茶宴。4月30日下午3時左右,在先毒死愛犬后,兩人雙雙自殺,屍體隨即被埋葬與焚化。

她的生命是屬於希特勒的,在他們雙雙離開人世時,她終於擁有了他,她是他的「唯一」,這就夠了。

她曾經的老闆霍夫曼說: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希特勒對愛娃動過真情,「對於他來說,愛娃不過是個可愛的小玩藝,她缺乏邏輯性,頭腦愚笨,只是長得漂亮而已。但是,或許正因如此,他才能在她身上找到一直以來都在追尋的寧靜和放鬆。」

「克萊因,你搞得我神魂顛倒!」

1925年2月27日,希特勒在慕尼黑市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里召開納粹黨重建大會,首次認識阿達·克萊因。她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吉莉類型姑娘,坐在位子上十分顯眼,像大家一樣傾聽他講話。他一眼就望見了她,並在發表完講話之後向人詢問她的情況。

克萊因在埃爾報社工作,她利用工作之便,為納粹黨辦好《人民觀察家報》提供了很多幫助。有一天她剛走出坐落在席林大街的報社大門,就碰上了正要進來的希特勒。他高興地說:「哎,你在這兒!」自那以後,他們開完大會便常常見面。有一次她曾單獨與他呆在薩爾茨堡的古老房子里,而他親自為她煮咖啡。

還有一次,希特勒邀請克萊因到一個朋友家作客,其中有兩張床。在他們到來前,朋友就離開了住所。通往第二間房子的門是敞開的,她發現裡邊也擺了一張床。他們從未發生兩性關係。他對她說:「……我不能結婚。」他還說:「你搞得我神魂顛倒,好像喝了摻進度數最高的朗姆酒的茶一樣!」「你教會了我接吻!」他倆好了2年(1925至1926年)。他稱呼她「戴莉」,並給她寫過幾封簡訊。這些信至今她還保存著。

1936年,當克萊因的一個外甥女(這個俊俏姑娘是舞蹈演員,有時也被希特勒請到攝政王廣場自己住所去)告訴他,克萊因將要與舒爾策大夫結婚時,他說:「舒爾策大夫將贏得一位好夥伴。」舒爾策後來當了教授,並擔任巴伐利亞內政部衛生局局長。

猶太女歌唱家也曾追求他

格雷特爾·斯勒察克是倍受人們歡迎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萊奧·斯勒察克之女。20世紀20年代,希特勒在慕尼黑園丁廣場劇院結識了她,當時她在《幽默的女子》中飾演女主角——一個可愛的女孩。她的表演使所有人都著了迷,並繼承了父親所具有的令人開心的幽默,因此他並不在乎她有1/4猶太血統。

希特勒掌權后,始終與這位可愛的歌唱家保持著聯繫,他每次見到她都很高興。如果沒有他認可,作為一個有著猶太血統的歌唱家,她在20世紀30年代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長期在柏林歌劇院演出。

1938年3月,奧地利併入德國前一個星期日,希特勒請斯勒察克到他拉德齊維爾宮的住所喝茶。在所謂音樂廳里,靠近壁爐的桌子上已備好菜。這個廳是晚上放電影的地方,看電影的人除了希特勒的參謀班子外,還有其護衛隊成員和內勤人員。他愛聽文藝界「花邊新聞」,十分欣賞斯勒察克講述的故事,她善於使用既動聽又尖刻的語言。

直到那個星期日,尚無人知曉希特勒在下周的打算。沒有料到,就在這一天他那顆激動的心已悄悄到了奧地利。他在盡量以某種方式消磨時間,調解自己不耐煩的心境。

斯勒察克喝完茶之後,很快就回到她坐落在庫爾費爾斯滕達姆大街上的住所,她要換衣服,因為晚上還有別的活動。之後,她帶著2個高高的5個分枝的銀燭台再次來到拉德齊維爾宮,以便為它安排一個合適位置。她希望通過蠟燭的微光來影響希特勒,使他有一種神秘感。無論如何她要施展渾身解數。她緊靠著他坐在英國式沙發上,試著去撫摸他的雙手。但他溫柔地擋了過去:「格雷特爾,你知道我不願意這樣!」他始終保持克制。幾小時后,他便返回自己房裡了。

但是斯勒察克還不死心,仍然希望進一步密切與希特勒的關係。她始終認為,她能夠使他拜倒在自己腳下。後來她在歌劇院上演的《葉卡特琳娜女皇》中飾演女主角。此年除夕前她給他去了一封信,仍在為得到他做進一步努力。其實,他上台之後從未與任何一位女演員過於密切交往,因為這樣做風險大,人人都想借他的光往上爬。他認為處在自己地位上保持謹慎是必要的。

有人傳說希特勒曾為斯勒察克畫過肖像。實際上他在20世紀20年代以後就再沒畫過水彩畫,只畫過一些建築設計之類草圖和風景速寫。

德國前著名女導演曾長期擔任第二秘密情人

英國《每日郵報》2006年6月25日報道,德國柏林大學歷史學教授哈恩·維斯克爾昨日出版一本新書,稱有足夠證據顯示,德國前著名女導演萊妮·里芬施塔爾曾長期擔任希特勒第二秘密情人。

維斯克爾教授也是德國最著名的希氏研究專家。他在該書披露,1933年至1941年,德國納粹時期最著名的女導演里芬施塔爾一直擔任希特勒秘密情人,地位僅次於愛娃。里芬施塔爾1902年8月22日生於柏林,原來是舞蹈演員,在膝關節受傷後轉向了電影。當了幾年演員后,她在1932年出演的影片《藍光》中同時兼任編劇和導演,由此開始導演生涯。同一年她首次聽了希特勒的演講,很快就被他的風度與口才所迷倒。

里芬施塔爾31歲開始與希特勒秘密幽會,這種情人關係一直保持到1941年,那時她已39歲,但仍然是影視界公認的美女導演。在希特勒統治時期,她總共為他拍攝過4部電影,其中最知名也最具爭議的2部就是《意志的勝利》和紀錄片《奧林匹亞》(為1939年柏林奧運會拍攝)。

里芬施塔爾此後大半生都受到這4部電影影響。即使到2002年,100歲的她還因為納粹時期的遺留問題而受到調查。調查起因是,她聲稱自己並不知道在她執導的一部電影中擔任臨時演員的吉普賽人後來全部被殺死在集中營。

其實早就有人懷疑里芬施塔爾是希特勒情人,但她本人堅決不承認。她僅有的一次婚姻是1944年嫁給梅傑·彼得·雅各布,但3年後兩人就分手了。她沒有子女,唯一的弟弟海因茨也在二戰中死去。戰後里芬施塔爾被捕入獄,期間還數次送入精神病醫院。她雖然仍被懷疑是納粹合作者,但最終還是在戰爭法庭上宣判無罪。她出獄後生活潦倒,只能與母親一起棲身在一間小公寓里,2003年9月8日在巴伐利亞州湖邊住所去世,享年101歲。

里芬施塔爾家人當時強烈反對她與希特勒保持情人關係。維斯克爾寫道:「在那個年代,一個有著良好家庭背景的年輕女郎都與父母住在一起,直到結婚,去做人家情婦是不可想像的事。所以,當里芬施塔爾離家搬進希特勒在慕尼黑為她購置的別墅時,對她家族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然而,由於那個男人是希特勒,所以她的家人中沒有一個敢站出來說個『不』字。」

其性變態是因為幼年時曾目睹母親被強暴?

希特勒一生女人雖多,但他與她們的親密關係通常會由於他做出的反常行為而中斷。他的情婦備受折磨,好幾個最後都自殺了,或嘗試過自殺。根據詹姆斯·麥格雷戈·伯恩斯所著的《領袖》,心理學家認為,其性變態的真正原因,可能與幼年時曾目睹母親被強暴有關。

心理學家認為,希特勒作為一個兒童,看見或者以為看見,父親猥褻並強姦了母親。他們得出這種結論,是根據他的家庭環境、他後來的行為,以及他作品中反覆提到在維也納親眼目睹一種污穢的家庭生活。

希特勒父親從表面上看是一個舉止拘謹而得體、但脾氣暴躁的政府職員。他一回到家中,就蛻變成一個狹隘的暴君,欺負、責打妻子和孩子們。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一書中寫道:「如果一個男人從一開始就我行我素、不聽勸告,而女人則為了孩子們而反抗他,那麼結果就會很糟糕,隨之而來的就是打架和爭吵。當男人逐漸疏遠他的妻子時,他就會與酒精變得更加親密。每個周六,他都會喝得酩酊大醉。女人出於保護自我和孩子們的本能,不得不為了從他那裡得到幾個便士而爭吵……當他最終在周日甚至周一晚上回到家中時,都是醉醺醺的,看起來冷酷無情,但總是已經和他的最後一分錢分手了。這樣的情景通常會發生,願上帝寬恕!」其實這就是對他父親的描述。

從希特勒在後來歲月中的一些行為來看,他把德語中一些中性名詞陰性化;他把父親等同於奧地利,他因為奧地利對德國的所謂敵意以及後來貪婪的猶太人和侵略成性的同盟國「強姦」了他的祖國而大光其火;他沉溺於某種性變態心理而不能自拔。所有這些可以得出結論:他一直壓抑著創傷性的童年經歷帶給自己的極度痛苦,並只能把這些痛苦投射到所奮鬥的政治舞台中。

而從另外某些方面看,希特勒的情形是一種典型戀母情結。他父親要比母親年長23歲。他母親是一個長相標緻的婦人,曾有3個嬰兒不幸夭折,於是很擔憂他的健康,把疼愛無保留地給了他,且過分溺愛兒子。但是,每到夜晚,當丈夫帶著威嚇和需要回到家中時,這種密切的關係就被中斷。他後來寫道:「我母親把她的整個生命獻給了這個家庭,尤為重要的是,她給予我們這些孩子以永恆的慈愛……」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希特勒之謎》的作者沃爾特·蘭格總結道:「他越憎恨他的父親,他就越依賴於母親的關切和疼愛;而她越愛他,他就會更加擔心,一旦他的秘密被發現,就會遭到父親報復。」如果這個男孩發現,母親在性方面屈從於父親(甚至歡迎這種侵犯,或者至少是默從),他將會感到一種背叛。對於父親,他可能承受著焦慮和內疚之苦;而對於逆來順受的母親,他會懷有一種不滿和愛恨交織的矛盾之情。這些可作為他後來懲罰奧地利(父親)和德國(離棄了他的母親)的線索。因此他有計劃地摧毀那「已不再值得我奉獻」的德國。

希特勒的戀母情結,似乎與一種幾乎令人難以忍受的對他自身價值的懷疑結合在一起。他是一個身材矮小、相貌平平且有些病態的孩子,和他那穿著制服的莊嚴的父親相比顯得很小。兄弟姐妹的夭折毫無疑問增添了他的焦慮不安。甚至在他童年,相比一般男孩子而言,他明顯具有對男性身份的更多不安全感;這不僅是因為受到父親威脅,而且根據1945年5月蘇聯人屍體解剖報告,他還患有一種單睾丸畸形症,即一個睾丸沒落入陰囊(但也有人說,希特勒生殖器完全正常)。這種癥狀既非罕見,本身也不會致病;但如果患有其他幼兒疾病,且有一種極其困擾的親子關係,就像希特勒這樣,那麼就可能致病。母親要求絕對的乾淨和整潔,並嚴格訓練兒子,教他控制大小便和如廁;在後來歲月中,希特勒在完全的潔癖和對污物(比如說惡臭之物、糞便和污泥)的著迷之間搖擺不定。

在希特勒成年後的日子裡,這些極具爆炸性的心理力量主宰了他的性變態行為和政治極端主義。

後來對希特勒的朋友、情人和他自己的言談舉止所做的一些報道可見,他在取悅女人時總是自貶,他喜歡隨身攜帶一根馬鞭,他對閹割的焦慮,對砍頭和一般性流血(包括他自己的血)懷有一種迷戀,這表明他在童年就懷有強烈負疚感、不安全感以及過早就被傷害的自尊感。

摘自《世界歷代名人情感揭秘》

作者:李子遲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06-01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