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誤診率排第一!醫生:7種情況要當心

說淋巴瘤是一種「名人瘤」一點也不誇張:

香港知名實業家霍英東

中央電視台著名播音員羅京

在《情深深雨濛濛》中飾演方瑜的女演員李鈺

台灣療傷歌手阿桑

90后女演員徐婷

一大批名人影星與惡性淋巴瘤相遇后,被無情地奪走了生命。難道淋巴瘤是「絕症」?治療效果不好?

不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都成功戰勝過淋巴瘤。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血液科主任、主任醫師李玉華介紹,淋巴瘤在國內外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臨床統計發現,淋巴瘤的發病比過去提高了整整四倍。

應注意的是,淋巴瘤的高發年齡有2個:一個是20多歲時,另一個是60歲以後。原因尚不明確,但與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輻射、化學藥物接觸等密切相關。

Advertisements

誤診率排第一,7種情況要當心

「由於全身上下,任何部位都可以長淋巴瘤,所以癥狀表現紛繁多樣」,李玉華指出,高熱、無痛性淋巴結腫大是淋巴瘤的典型癥狀,但是如果癥狀不典型,那麼診斷確實困難。

李玉華遇到太多走錯門,被誤診、漏診、延誤治療的病人,比如:

1、無淋巴結腫大,只是高燒、肝脾腫大,還以為肝腹水或其他腹部急症,後來確診淋巴瘤。

2、骨頭痛,以為是骨骼炎症,吃消炎藥半年無效,到了血液科才知道是淋巴瘤;

3、肺部出現小包塊,以為肺癌就看胸外科,活檢才發現是淋巴瘤;

4、頭痛伴隨噁心、嘔吐,就診於神經內科,後來確診為中樞淋巴瘤;

5、全身皮膚瘙癢,以為是濕疹、過敏,經皮膚科治療皮疹總是好不了,進一步檢查發現原來是皮膚淋巴瘤;

Advertisements

6、經常鼻子痛、鼻子癢,當鼻炎治療,發展到鼻中隔潰爛、發臭,最後才確診是鼻部淋巴瘤。

可以說,淋巴瘤是目前誤診率排第一的疾病。對於淋巴瘤,李玉華認為,首診醫生很重要,需要多學科協作,發現病人有不典型的淋巴瘤癥狀,能夠及時將病人轉診到血液科,儘早明確,早期治療。

她提醒,當身體出現上述癥狀時,尤其是連續發燒三天以上,最好抽血查β2微球蛋白、鐵蛋白,以鑒別排除淋巴瘤。若指標異常,及時就診血液科或淋巴瘤專科。

淋巴瘤怎麼治,效果最好

淋巴瘤為什麼有的患者很快去世,有的患者能夠長期活著?原因主要與淋巴瘤是否早期發現、淋巴瘤的分型有關。其次,有沒有找對醫生、治療方法選擇也很重要。

李玉華介紹,早期淋巴瘤的治癒率可以達到50%以上,即使難治、複發的淋巴瘤,目前也有不錯的療法。有高危T細胞淋巴瘤患者經異基因移植,可以正常上班上學。

如果異基因移植后複發了,還可以採用CAR-T細胞治療。52歲的陳先生是其中一個獲益者。他在兩年前確診「套細胞淋巴瘤」,做了十幾次化療,然而情況越來越糟糕,複發了三次以上。眼看生命進入倒計時,陳先生沒有放棄,幾經打聽得知廣州珠江醫院血液科開展惡性淋巴瘤細胞治療臨床試驗,決定試一試。此時,陳先生脖子上的淋巴結腫大宛如鵝蛋。經過兩個月的CD19-CAR-T細胞治療,陳先生重獲新生,脖子上的腫塊不見了,全身PET/CT檢查證實腫瘤完全緩解。

據了解,CAR-T細胞治療是繼骨髓移植后,又一項治療惡性血液病的新技術。迄今為止,珠江醫院已經成功進行了二十多例CD19-CAR-T細胞治療,總有效率達80%以上。李玉華說,CAR-T細胞治療對淋巴瘤、急性淋巴白血病療效好,是對付難治複發的B細胞腫瘤的新利器。該技術在美國已經上市,費用為30-60萬美元,在中國尚處於臨床試驗階段,相信不久將來也會批准入市。

複雜疾病的診治,不是單打獨鬥就能做好,李玉華說,治好淋巴瘤必須依賴影像科、血液科淋巴瘤亞專科、神經外科、病理科、核醫學科、血液科移植中心、放療科等多個科室共同協作。因此,珠江醫院成立了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瘤多學科診療中心,為淋巴瘤患者提供最規範化的診治,幫助他們戰勝淋巴瘤。(通訊員:伍曉丹)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