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致病驗案五則

瘀血致病,我們這裡的民間叫「老傷複發」,即既往有跌打損傷病史,因風寒濕誘發引起受傷處氣血流通不暢出現疼痛等癥狀。臨床上經常可見,但是因為與瘀血引起的疾病相同的癥狀比較多,往往易被忽略而誤診,當然無法獲得滿意的療效。茲介紹幾例瘀血致病的典型案例,供參考。

一、瘀血頭痛、頭昏案:丁XX,女,72歲。

2016年10月20日就診。頭部跌傷致左側頭痛、頭昏已20餘天。曾顱腦CT未見異常,Bp120/60mmHg,舌質暗紅、苔薄白,邊有齒痕。脈右寸緊滑、右關緊滑偏大,左寸偏緊滑小。此為舊傷之瘀血阻滯腦絡所致頭痛、頭昏。予血府逐瘀湯加味治療:柴胡、乾薑、炙甘草各6g,枳殼、當歸、桔梗、桃仁、紅花、土鱉蟲、青皮各10g,赤芍、白芍、川芎、川牛膝、白芷、麥冬各15g,黃芪30g,麻黃3g,7劑,每日1劑,水煎服。

10月28日二診: 頭痛、昏均減,原方增減續服21劑,痛、昏均失。隨訪至今未再複發。

按:

舊傷瘀血阻滯腦絡引起頭痛、頭昏病例臨床上非常多見。因為工作、生活中頭部極易受傷,從小時候易於摔傷、撞傷、甚至打傷頭部,到成年後跌傷、甚至車禍、腦梗塞、腦出血所傷,均可以導致因傷成瘀,阻滯腦絡,每遇風寒濕外因或者情抑鬱、緊張、悲傷、恐懼則出現頭痛、頭昏癥狀,反覆發作,臨床上約有近半頭痛、頭昏患者為舊傷瘀血所致,所以有人總結稱「川芎為頭痛要葯",就是因為川芎有行氣活血化瘀之功的緣故。舊傷瘀血所致頭痛、頭昏之疾,如果辨別不準,治療不當或者療程不夠,均很難控制或者根治。本病辨識要點是上述頭部受傷病史和緊或澀的脈象。頭部瘀血,王清任有通竅逐瘀湯,但是我更喜歡用血府逐瘀湯加黃芪、白芷、青皮、土鱉蟲、麥冬、淫羊藿等中藥治之,用黃芪補氣、氣充以行血,用青皮加重行氣之力,用麥冬增液行舟,用淫羊藿補腎加強元動之力,用白芷辛香通竅,用土鱉蟲加強逐瘀之力,脈緊澀重者加麻黃以加強通絡之力,疼痛較重的加白芍止痛。同時根據受傷輕重、病程長短和脈緊或澀的程度決定治療療程。病程一年之內、受傷程度較輕、緊或者澀脈輕度的療程一個月以上,病程越長、受傷程度越重、緊或澀脈越重的療程越長,有的甚至要三個月以上。瘀血程度輕、病程短的,當天服藥即可見效。瘀血程度重、病程長的,服中藥見效比較慢,有的甚至還會癥狀加重,堅持服藥一個月後,慢慢癥狀就會減輕,乃至逐漸消失,癥狀消失后應該鞏固服藥1一2周,達到根治的目的。

二、瘀血致癲癇案:董XX,女,54歲,2017年4月27日就診。

患間歇性癲癇病近4年,幾個月發作一次。2012年6月曾經因車禍換頭骨一塊,二便調。舌質偏暗紅、苔薄白、邊有齒痕。脈左寸關滑偏緊緩、尺較緊滑偏實,右寸較緊滑,關滑偏緊。予血府逐瘀湯加味治療:柴胡、麻黃、制黑附子、細辛、乾薑、甘草各6g,當歸、枳殼、桔梗、桃仁、紅花、青皮、土鱉蟲各10g,白芍、麥冬、川牛膝、枝子、白芷各15g,川芎、赤芍各20g,黃芪30g,7劑,每日1劑,水煎服。

上方略為加減,共服藥49劑,服中藥期間以及至今未再複發。

按:

癲癇的病因,多認為頑痰所致。但是通過幾十年的觀察,發現更多的是瘀或者瘀痰共存,頭部受傷致瘀、小兒發熱驚厥引起迫血妄行致瘀、腦梗塞或者腦出血致瘀,都可以引起癲癇,所以化瘀或者兼祛痰才是根治癲癇的正治。

三、瘀血致貧血案:患者黃XX,男,67歲。

2016年10月26日就診。頭暈已多日,睡眠差且多惡夢,大便溏、日1一2次,小便正常。前幾天上樓時昏倒一次,面色㿠白。曾在本市第一人民檢查確診為「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疑為經常痔瘡出血所致。Bp:110/70mmHg。舌質淡、苔薄白,舌邊有齒痕。脈左關滑偏緊、小,左尺緊滑偏實,右寸較緊,右尺緊滑偏小、實。患者六脈皆緊為寒多,但是脾統血、患者大便溏、右關脈虛弱難切出,均提示脾虛為主。故予補中益氣湯加味治之:紅參、柴胡、灸甘草各6g,白朮、當歸、陳皮各10g,黃芪30g,茯苓2Og,枸杞子、阿膠(烊化兌入)、熟地各15g,乾薑8g,肉桂、代赭石各5g,升麻3g。7劑,每天1劑,水煎服。同時每天肌肉注射維生素B1十B12各1支。

11月2日二診:患者感覺一天比一天好,頭暈消失,睡眠轉好、但是惡夢仍多,大便日1一2次、質溏。Bp:152/80mmHg。舌質偏紅、苔薄白、欠潤。脈左關滑偏小、尺緊滑偏實,右關濡偏緊、尺緊滑。原方去升麻、柴胡、紅參,加制附子6g、枝子10g,7劑。

11月12日三診:癥狀續減,Bp120/66mmHg,余症如前。原方加減斷續服至2017年4月24日,患者貧血癥狀、面色、脈象及化驗血紅蛋白均有改善,但是總是感覺見效不快、效果不是很理想,好象沒有治到點子上。必須深挖病根,於是追問患者病史,患者說出1994年因站在腳手架上刷牆壁塗料,不慎跌在地上,右十二肋骨斷裂,並且昏死了一段時間。1979年頭部被自來水龍頭撞傷過。予血府逐瘀湯加減治之:柴胡、麻黃、制附子、炙甘草各6g,枳殼、青皮、當歸、桃仁、紅花、桂枝各10g,川牛膝、鬱金、桔梗、麥冬、白芍、熟地、枸杞各15g,赤芍20g,黃芪30g,紅參5g,阿膠10g(烊化兌服),鹿角膠6g(烊化兌服),化瘀精一包(兌服),7劑。

5月19日,原方續服7劑。

6月12日,原方續服7劑。

7月2日,面色已由改用活血化瘀前的萎黃轉為紅潤,舌質偏暗紅、苔薄白。脈左寸緊、關緊滑緩、尺緊滑實,右寸偏緊、關偏緊滑、尺緊滑緩。原方續服7劑。

按:

本例患者貧血、面色萎黃已,曾經多次在醫院住院檢查治療,均未達到根治效果。我按脾虛論治也一樣,使我懷疑是病因未明所致,所以繼續追問病史,才挖出病根:瘀血阻滯!正所謂「舊血不去,新血不生」。通過用血府逐瘀湯加味治療,果然見效迅速,根治了多年的貧血頑症。

四、 瘀血致胸痛案:饒XX,男,63歲,2017年2月1日就診。

胸部疼痛併發麻感已多日,平躺則舒,走路、低頭有時頭昏。十三年前也曾發作過,未治療后慢慢癥狀自行消失。舌質紅、苔薄白、邊有齒痕。脈左寸偏緊滑數、尺緊滑偏實,右寸緊滑、尺偏緊。予:羌活、葛根、桂枝、杜仲、續斷、桑寄生、威靈仙各15g,白芍20g,黃芪、萆薢、烏葯、雞血藤各30g,秦艽、乾薑各10g,麻黃、細辛、制黑附子、炙甘草各6g,10劑,每日1劑,每日1劑,水煎服。

2月16日2診:胸麻消失,低頭時頸部仍然稍微疼痛。舌質偏紅、苔少、邊有齒痕。脈左寸下關上滑偏緊、左尺緊滑實偏大,右寸關緊滑。原方

去秦艽、威靈仙,加白朮30g,10劑。

2月28日3診:偶胸麻,原方稍微增減續服。

3月6日,近2日又胸麻影響睡眠,正在服中藥癥狀何以又重新加重?想起他的脈緊:有寒,但是也可能是瘀啊。於是追問病史,患者果然在14歲時,曾經被人摔傷過胸部,於是改用血府逐瘀湯加味治療:柴胡、乾薑、炙甘草各6g,枳殼、當歸、桃仁、紅花、青皮、土鱉蟲、淫羊藿各10g,赤芍、白芍、川牛膝、白芷、麥冬各15g,川芎25g,黃芪30g,10劑。服后痛麻均消失,至今未再複發。

按:

患者頸椎病兼胸部有瘀血,治療頸椎病:應用了散寒的藥物,寒去瘀血也隨之消減,同時還應用了活血化瘀的藥物。所以頸椎病癥狀消失,瘀血癥狀也隨之減輕。但是服藥期間,患者又受寒了,所以瘀血癥狀突出顯現出來了,通過重點活血化瘀治療,果然迅速見效,癥狀消失。

五、瘀血致腰腿痛案:李XX,男,48歲,2015年12月14日就診。

腰痛並連及左下肢疼痛已十餘年。二十年前曾經因為在農田收割莊稼挑稻穀跳缺口時閃腰后,腰痛便經常發作,二年前發作時曾經做過腰部封閉,前幾天又腰痛複發,並連及左下肢外側疼痛。二便正常,血壓140/90mmHg。舌質暗紅、苔薄白、邊有齒痕。脈左尺緊滑偏硬,右尺滑偏小。予獨活寄生湯合血府逐瘀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治療:獨活、防風、當歸、川芎、秦艽、枳殼、小茴香、土鱉蟲、桃仁、紅花、青皮、枝子各10g,杜仲、續斷、狗脊、防己、制首烏、川牛膝、党參、白芷各15g,茯苓、白芍各20g,黃芪、白朮各30g,乾薑8g,麻黃、制黑附子、細辛、炙甘草各6g,10劑,每日1劑,水煎服。

12月25日二診:痛減輕,但仍不能久坐,舌質偏暗紅,苔厚白,邊有齒痕。脈左尺滑弦小,右關尺稍滑。原方續服10劑,

2016年1月5日三診:疼痛消失,久坐仍然難以起腰。舌邊暗紅,苔中根部厚黃膩。脈左關尺滑小,右尺偏緊滑小。原方去防己加萆薢30g,續服10劑。

服完后腰部活動正常,腰痛至今未再複發。

按:

瘀血致腰腿痛很常見,因為急性腰扭傷、跌傷、長期彎腰勞動等等,都會造成腰部受傷致瘀形成腰腿痛,所以治療腰腿痛驅風寒濕的同時,都必然會使用活血化瘀之葯,更腰為腎之府,因此我治療腰腿痛就是從驅風寒濕、活血化瘀和補腎三個方面著手,選用獨活寄生湯加味治療,療程30一50天,都可以取得滿意的效果。

中醫雖然有「」久病必瘀"之言,但是真正要確診是不是瘀血致病,還是要靠詳問受傷成瘀的病史、望舌質暗紅和脈診是緊或者澀這三點的。病史應該追問到嬰幼兒的相關部位有沒有受傷成瘀的病史,舌質暗紅、脈緊或者澀是瘀血致病確診的必備條件。我治療瘀血致病都以血府逐瘀湯加味,因為該方活血化瘀之力很強,而且全身上下之瘀均化:既有柴胡、桔梗載葯上行,也有川牛膝引葯下行,所以臨床上使用都可以取得滿意的療效。(2017.8.24,於江西撫州)

| 本文為作者投稿,發於中醫家,轉載請註明出處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3.1.1。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