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久沒用過角角錢了?——貴陽零幣市場調查

現在生活中很少用到1角錢,有市民習慣性地將角角錢存儲起來。

白雲1路公交始發站調度室,隨時準備有給乘客兌換的1角錢硬幣。

你還記得上次用到1角錢,是在什麼時候嗎?對於經常乘坐貴陽市白雲1路公交的乘客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脫口即出——1路公交的票價,正好就是1.2元;為方便乘客兌換零錢,白雲車站還專門設有「角角錢」兌換點。

近日,因為這1.2元的票價,白雲1路公交在互聯網上引來熱議。網友們在抱怨「不方便」的同時,也意外喚起了大家對1角錢的關注與回憶。網友@張鵬鵬是少爺評論說:「我都幾年沒用過1角錢了……」

打開你的錢包,裡面還會有1角錢嗎?如今的1角錢,還能買到什麼呢?日前,本報記者在貴陽市進行了多項調查、體驗,展開了一場針對1角錢的「探訪之旅」。

Advertisements

白雲1路公交:每天兌出1角硬幣2000個

「探訪之旅」的第一站,就是白雲1路公交。8月9日上午11點,記者來到位於貴陽市白雲區同心路的1路車公交始發站時,一輛1路公交車即將發車,已有數位乘客在旁等候。與別處公交的乘客不同,每名乘客手裡除了1元的現金外,還有幾個1角的硬幣攢在手裡。

上車時,現金依次投進投幣箱,箱子里傳出響亮的「叮叮咚咚」聲——那是硬幣碰撞發出的聲音。

始發站一旁的調度室里,調度員馬春正在認真整理從公交車上回收的現金。1元、5元、10元,現金捆紮起來,厚厚一疊。不過,比起手上的現金,更引人矚目的還是馬春面前,一摞摞堆在桌上的1角硬幣。

5個硬幣作一堆,9堆作一排,在桌子上整整齊齊排了六排。有乘客從調度室窗口遞進來1元錢,馬春就抓起桌上的兩堆硬幣交還給對方。馬春說,像這樣的角角錢,她每天要兌出去200多元,也就是2000多個。

Advertisements

兌出去的角角錢,上了1路車,又投進了投幣箱;到了晚上,所有角角錢又被收集起來,供第二天使用。一兌一收,雖然麻煩,但對白雲1路公交來說,卻是必不可少的服務環節。

從2014年前開始,1路公交票價一直都是1.2元。「但誰兜里會隨時揣著兩角錢?」馬春說,「當時我們就設了這個兌換點,方便乘客乘車。」

記者調查:貴陽市民錢包里少有角角錢

錢包里少有角角錢,或許,這真是現代都市人的生活常態。

近日,記者在貴陽街頭對10位貴陽市民的「錢包」展開隨機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只有3位市民的錢包里有1角的角角錢,其他7位市民的現金里,面值最小的也是1元錢。

貴陽市民張女士的錢包里,最小面值的就是一張5元的紙幣。張女士說,她至少1個多月沒見過1角錢了。「上次收到,還是6月份給兒子買橡皮擦找的零錢。3角錢,共3個硬幣,一回家就給兒子存進了他的存錢罐里。」

最近這四年,張女士和老公收到的角角錢幾乎都是這樣處理的。現在,兒子的存錢罐里,至少已存有600個1角錢。張女士告訴記者,她不願帶角角錢出門,主要是因為1角硬幣不好攜帶;即便帶紙幣,能用的機會也不多——支付方式的變化,也影響著她對角角錢的處理態度。

張女士說,以前,她每年至少要收到四五十個1角錢,最近這一年,收到角角錢的幾率,已經大幅降低。因為她用上了移動支付,「手機掃一掃,直接扣款。連現金都不要,哪還需要用到角角錢呢?」

在貴陽市民的錢包里,1角錢是稀罕物;在各大銀行櫃檯,也不是隨時就有。

近日,記者在中國建設銀行(貴陽京瑞支行)嘗試用10元錢,兌換100個1角硬幣時,大堂經理就提醒記者,一定要先到櫃檯問一問,因為「1角硬幣不是隨時都兌換得到的」。

窗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要求兌換1角錢的客戶並不多見,需求量不大,銀行窗口不見得隨時都備有足夠的貨幣量。想要確保能兌換,最好能提前告知銀行,預約兌換。

不過,由於央行近年來推行小額貨幣硬幣化工作,1元以內的貨幣以硬幣為主,1角硬幣兌換起來更容易些,「1角紙幣已經很難兌換到了。」另一家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整換零不多見,零換整的,也同樣少見。在中國農業銀行(貴州省分行營業部),知道記者需要把100個1角硬幣兌換成10元現金,負責接待的窗口工作人員驚訝地說:「我還是第一次遇到拿角角錢來換整錢的。」

角角錢「聖地」:超市、菜場、書店常備角角錢

坐公交1元、吃碗粉8元、打車10元……生活里的價格大部分都是「整數」,這不禁讓人好奇,現在哪些地方還需要用到1角的角角錢呢?近日,記者也就此進行了調查。

調查地點在貴陽市文昌南路附近,調查對象包括購物中心、超市、餐館、便利店、書店等。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消費達百元以上的商品、消費場所,都不會涉及到角角錢的使用;百元以下的消費區域,如超市、便利店、菜場、書店等,才是角角錢出沒的「聖地」。

記者在家樂福超市看到,毛巾的定價為3.9元、絲襪11.9元、文具2.1元……類似這樣以零頭數結尾的定價比比皆是。一位收銀員告訴記者,交易量大時,光一個收銀櫃檯,一上午流通的角角錢就有近百元。

家樂福超市對面的一家便利店裡,也是同樣的情況。雖然貨架上的商品價格大部分都是5.5元、4.5元、10.5元等精確到「5角」的價格,但也有需要用到1角錢的地方;比如,2角錢一個的塑料袋,1.2元一串的關東煮。

店員陳興芬說,很少碰到有客人自備1角的角角錢,他們經常為了找零操心。因此,為了方便工作,陳興芬乾脆自己準備了一堆零錢,有需要時就拿來兌換。好在現在移動支付方便,有時候還能手機付款解決缺少角角錢的尷尬。要若這樣還不行,陳興芬就只能任由對方欠著1角2角,等下次購物湊齊了5角或者1元,再給便是。當然,欠款的情況並不多見,「兩三角找不了,大部分客人都不會計較,沒有就算了。」陳興芬說。

在角角錢必不可少的菜市場,也是一樣。調查時,記者在萬東橋下的農貿市場里買了一根黃瓜,黃瓜4元/斤,記者挑的這根將近重6兩,攤主只收了2元錢。

攤主小朱告訴記者,在菜市場,雖然每個攤販都常備角角錢,但顧客、攤主,其實都更傾向於「整數」價錢。在這裡,「最小的貨幣單位」其實是5角。碰上1角、2角的零頭,小朱都會習慣性抹零;要是4角、8角、9角的尾巴,收個5角或者1元,客人也不會多說什麼,這已是攤主與顧客之間心照不宣的默契。

「大多數客人其實也覺得角角錢麻煩,能不找就不找。」小朱說,「這樣,攤主方便,顧客也方便。」

角角錢故事:1角錢的「過去」

如今拿著1角錢走進超市,已買不到任何東西;即便少收多給一兩角,也鮮有人在意。但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1角錢卻能換來很多東西,譬如兩個米粑,或者10顆水果糖。

遵義市道真縣人謝雙華,出生於1969年。他告訴記者,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每家每戶的收入不過幾十塊錢。家裡兄弟姐妹多,偶爾給他一次零花錢,也就只有1角錢。大件雖然買不了,但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這1角錢已算得上是一筆可觀的財富了。

每次拿到這寶貴的1角錢,謝雙華最愛買的零食就是放學路上賣的五香瓜子。瓜子5分錢一兩,1角錢買上二兩。當時10歲不到的謝雙華就一邊吃著瓜子,一邊慢悠悠地走回家。

在現年50歲的貴陽市民王霄記憶里,這1角錢的記憶載體,又變成了一根又一根香甜的冰棒。水果冰棒3分錢一根,綠豆冰棒2分錢一根,最貴的是牛奶冰棒,要8分錢一根。夏天吃完飯,舔著冰棒,坐在院子里乘涼,這曾是王霄最美好的童年記憶之一。

「現在掉1角錢在地上,估計都沒人撿。」謝雙華說,但對於當時的孩子們來說,要是不小心弄丟1角錢,就跟現在丟了100元似的。

有一年過春節,10歲不到的謝雙華和弟弟在一塊兒打牌。打到興奮時,兩兄弟拿著1角錢推來推去,一不小心就掉到了面前燒得正旺的火爐里。1角紙幣迅速燒起來,爐子里的火是柴燒的,火勢太大,想去搶救也來不及了,謝雙華只能眼巴巴看著1角錢化為灰燼。當時他和弟弟立馬就哭了出來,兩兄弟傷心了一晚上。

雖然,如今的1角錢已不復當年價值,但每次收到角角錢,王霄還是會像小時候一樣,拿個存錢罐存起來。只要存到10元,就拿去有需要的便利商店兌成整錢。「1角錢也是錢啊!」在王霄看來,無論在哪個時代,每1角錢,都值得珍惜,「這一點,不能變。」

文:劉姝 謝銀 圖:楊興波 來源:貴州都市報 編輯:章虹

運營人員: 楊亞茹 MX004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