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便秘之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也就是大家平時說的那種便秘,這種病其實是典型的內科病,按說不該由我這個外科醫生來寫,可我們普外科醫生又實在躲不開這個病。

很多便秘的孩子都是久治不愈,內科醫生沒轍了,就說你去外科看看吧,排除一下有沒有外科問題,除了少部分真的發現了需要手術處理的問題,大部分還就是功能性便秘。

還有些孩子長期便秘家長一直沒發現,孩子拉大便痛了,拉出血了,家長慌忙帶到外科來了,結果發現就是便秘導致的肛裂。如果不治好便秘,肛裂也就很難好。而兒童便秘發病率又很高,所以這種病人也佔了我們普外科門診很大比例,被逼無奈,我們外科醫生也就治起了便秘。

說到便秘大家都知道大便干、大便硬,次數少,但少到什麼程度才能算是便秘?大部分人並不清楚,包括很多醫生。兒童功能性便秘中國還沒有自己的診斷標準,所以我們也是參照下表中的國際通用的羅馬標準。

Advertisements

這個標準因為是國外定的,所以翻譯過來有些不好表達和理解。但對照一下這個標準很多家長還是可以給自己孩子判斷一下,比如一些母乳餵養的孩子五六天才拉一次大便,但吃得好,大便也不幹,也沒有其它癥狀,就不是便秘。

跟器質性便秘不同的是,功能性便秘並不是怎麼拉都拉不出來,而是多少都存在有意無意的憋大便行為,至於為什麼會憋大便,為什麼會便秘,原因並不十分清楚。目前認為和飲食及排便習慣關係比較密切,生活學習環境的變化也會誘發便秘,遺傳和精神心理也可能和便秘有關係,原因不同,治療的重點也會有些不同。

飲食與便秘

很多家長可能也注意到,孩子在吃母乳的時候大便都很好,但一吃配方奶就開始便秘,有時候換一種奶粉又好了。還有些孩子大便一直好好的,添加固體輔食之後就開始便秘了,原因可能就是食物中一些成份影響了排便。國人喜歡用「上火」去解釋一切,自然也不會放過便秘,然後開始吃一堆「去火」的「藥物」,但實際可能和食物過敏,食物營養成分比例不恰當有關,比如蛋白質過多碳水化合物過少就可能導致便秘。還有調查發現便秘的孩子食物的熱量普遍偏低,所以認為進食過少是便秘的一個原因,但這個結論可疑,因為便秘本身也會影響孩子的食慾,吃得少了熱量也自然低了。

Advertisements

目前比較普遍的共識是,飲食中纖維素和水分對排便很重要。纖維素不能被人類消化,能增加大便容量,保留水分,便大便柔軟,部分纖維素可被腸道細菌發酵分解,產生氣體可刺激結腸蠕動,而水分有利於保持大便的濕潤和柔軟,都有利於排便。

纖維素主要來源於穀類食品、水果和蔬菜,穀類食品包括:大麥、小麥、玉米、燕麥、大米、小米等,但我們平時吃得多的是深加工的細糧,纖維素在加工中損失了很多,所以便秘的孩子要多吃粗糧。水果如杏、梅子、李子、菠蘿、棗等,蔬菜包括韭菜、芹菜、蒜苔、豆角、蘿蔔、白菜等。當然為了保持大便濕潤柔軟,同時也要多喝水,所以但凡便秘的孩子,醫生說得最多的就是,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

排便方式與便秘

便秘的診斷標準按不同年齡來劃分,是因為這兩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的便秘有各自的特點。2-4歲是便秘的高發年齡,原因可能性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學會自主排便,正在經歷排便方式的轉化,還沒有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孩子在用尿不濕的時候大便很好,學用便盆的時候,因為適應不了新的排便方式,本來就容易便秘,如果家長操之過急,過分強迫孩子,會讓他對排便產生恐懼,反而加重便秘。

還有些孩子由於種種原因,比如貪玩不願去排便,比如上課,出去玩,不方便排便,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有了便意反而下意識的去憋住大便,有意收縮括約肌,讓大便在直腸內瀦留,時間長了直腸適應了糞便的張力,便意反而消失了。糞便在直腸里逐漸累積,水分進一步被吸收,變得越來越干硬,排出也就更困難,大便粗硬導致肛裂,排便疼痛,又進一步抑制排便,形成惡性循環,嚴重的會導致糞塊堵塞於直腸內,上面的稀便從糞塊周圍流出,出現污便和失禁。

精神和心理與便秘

至於精神和心理因素對便秘的影響,目前的結論並不那麼明確,去年美國兒科學雜誌還有篇文章明確指出便秘會影響孩子的社交、情緒、學習。所以同樣,便秘和精神心理因素那個因哪個果還不一定。特別要指出的是,28-50%的兒童功能性便秘有家族史,所以遺傳因素也可能是兒童便秘的一個重要原因。

便秘對孩子的影響

除了前面說過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還直接給孩子帶來很多軀體上的痛苦,腹脹、腹痛,食慾差,甚至大便失禁,影響孩子的發育。所以不論是哪種原因引起的便秘都需要治療。越早發現,治療起來也相對更容易,這也是國際診斷標準的時限從原來的12周改為現在的1月和2月的原因。

比較輕微的便秘可能通過調整飲食和排便習慣很快就好了。對頑固性的便秘,經過這些措施還沒有好轉的,就需要進一步的檢查來排除一下上一篇文章里提到的那些器質性便秘,當然也可以做一些特殊的檢查來了解腸子的功能,這些醫生都會根據每個孩子的情況做出不同處理。

對那些嚴重的功能性便秘,除了前面講的飲食調整,可以讓孩子多運動,也可以做做腹部的按摩,但最重要的還是排便訓練。

可以先用開塞露、灌腸(醫最好院內進行)等方法清除直腸內瀦留的大便,消除孩子排便的痛苦,剛開始也可以服用一些軟化大便的藥物比如乳果糖、聚乙二醇,讓孩子對排便不那麼恐懼,然後就要進行排便訓練。可以讓孩子在每次餐后在便盆上蹲5-10分鐘試著排便。胃內進食幾分鐘后,結腸短時間內會收縮活動增強,促使糞便的推進,併產生便意,這叫胃結腸反射,這種方法有利於孩子建立自主排便的習慣。

這種訓練剛開始可能沒有效果,孩子也很難堅持,這就需要家長的鼓勵和堅持。用了這些方法雖然未必能解決所有的便秘問題,但良好的排便習慣會讓孩子終生受益。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