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有聽過的杜心五軼事

老陽按:杜心五老師為自然門第二代傳人,其武術相當之高。江湖人稱:南北大俠,為青幫裡面頭號人物。杜老師不但武術高,文化也好,為早年留學生,精通書法,老陽最近在看《萬籟聲回憶錄》,裡面說到了一些杜心五的軼事,很值得一看。

杜師心五,湖南慈利縣人,在鄉村時,平日有一般練武術者從之游。有一丐,人稱小才子,杜師常周濟之。一日師與游僧比藝,同游者均焉。僧敗撲地。暗藏毒藥匕首,抽出,向師腰間直刺,師在上方,未之覺也。忽僧哎喲一聲,腹轉側不能起。視之,僧之小腹,殷然血流,大呼劇痛。回顧則小才子在旁,手握匕首交師日:「你尚不知耶? 此僧已拔匕首刺汝,是我見狀,奪下反刺之,不然,汝殆矣。」師大駭,遜謝焉。翌日,欲見其人厚酬之,已不知何處去矣。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師從徐師爺游,徐行后,終日與銅儕練武術。附近有高山,生產石灰,忽礦中發現古劍-支,柄成環形,劍賄螺旋紋,凡二十四朵,無鋒刃,長約三尺,甚粗笨,鞘飾無存,亦不知是何年代沒人此礦中。礦工拾之,認為廢品,憩時,以之戲蔽十字鎬。鎬即折為二,大驚。將鎬摺疊成雙股,再一擊,中分為四,驚動四鄰,認為是所謂削鐵如泥之寶劍再世也。有欲購之者,索代價十石穀子。師聞而試之,果然,即如數易之,配鞘珍襲焉。會為友人報仇。師亦醉中為仇家所算。傷愈后,攜此劍屠匪類者凡十九人,乃遁日本,肆業於帝大農科,故歸國後分配在農礦部工作,即此溯源。行前,此劍為一友人借用,至今不知流落何所矣。

師在日時,日本提倡角力,名『打司么』。國家有國技館,館中武士,助,善摜跤,常公開比試。其來源實系隋唐時,留學中國之日人,學習中國武術,回國有所改造,推行之為角力。明治維新,即以之為強國強種途徑。后又配合劈刀,刺槍,故日人至今已無矮子,而曾雄視一世者,殆從鍛煉變其體形,強騏意志乎。當比試時,准許任何人均可登台比試。又在演講中,亦常提到此術傳於中國,

惜中國政府不重視,致其今日反駕於中國之上云云。中國解學生聞之均多氣憤,有擅武術者與之試輒敗,深為慚作。當此時也,杜師登台,與一較。杜師身材雖高,但已走人文事,故高而不壯,瘦削如病夫。日人見之大笑日:「似你這病夫,欲來送死乎? 速去,速去! 勿誤乃公事!「師笑日:「你儘管使出你的本領,我死,由我國留日的學生會負責,與你等無千。日方如『泰山'『二郎』」.....等等,均當時著名大力士。無已,初小試之,誠恐將杜師打死,不料在擬用「上下把' 擒師衣領時,師用『雙推掌' 法,一推即擲出丈外。大驚。始真實用力還擊,同樣一推,跌出尋丈外。易數人皆然,均沾不上身,應手而倒,乃大傾服,奉如上賓。師至日時,原屬一個貧寒的留學生,一切均同學會資助。至此,日人請去,供給一切,故得在日十餘年,才回祖國。但自然門功夫,不願傳授,只是敷行教些基本鍛煉而已。

師在未去日本以前,在江湖中,認識一位住在深山開黑店的李老頭子,僅知他開黑店,如何開法,則不悉其詳。師又曾幫助一位有功夫的朋友,此人死後,囑其要將伊素來所珍視的短劍一柄,送杜師為念。此劍保藏到我從北京赴南京國考時,師贈於我,為宋代之雲片花劍,亦劍中之上品,甚鋒利,劍柄纏帶,為血漬所染,以指捏之,尚粘手也。後為文姓師兄借去,文已逝世,此劍不知流人何人手矣。某年夏月之夜,杜師因事進人李店,李之打手數十人,多在店中聚賭,吃大煙。杜師去,李待之如上賓,將門關好,出女樂數人,皆殊色,助酒郁觴。師駭然,問從何處找來? 日;「四鄉物色得之。」問:「不從奈何?" 李指「請視此。」俯窺之,桌下有一覆鍋。移開,下為山澗,險森竊桌下日:

然,腥氣沖鼻。問何故?日:「即不從者與年老色衰者,均推進此中,人不知,鬼不覺也。」師大憤,強為抑制,為覆其鍋,談笑自若,少頃,酒闌,師笑謂李日:「你見過好劍否?" 日:「未之見。」日; 「下次我來時帶給你看。翌日遂行。

杜師暗忖: 想不到此老頭子如此慘無人道,他日當設法殲此惡賊,為民除害,計劃已定。某日之夜,換好夜行衣靠,背插短劍,投人此深山中,往探黑店李老頭子。至則李店賊徒甚夥,均在外聚賭,燈光如晝。李迎師進內,在榻上吃大煙閑談。迫過夜半,人聲已定,四無伴侶,知時機已到,即下榻告李賊:「我前次對你所說的利劍,今已攜來,願一視否?」李欣然起立,師即拔出短劍,在燈下,以劍尖向李,暗對其頸部,告李日:「此劍之紋理結構,須從劍尖向上看,方能清晰,李賊不知是計,即以手托劍尖,就燈光向上察看; 師乘勢,手抵劍柄,猛向李喉部刺去,砉然一聲,仆地而倒,聲震屋外,在外未去之賊眾,聞聲知有異,盡向房內問何事? 師急插劍於背,一時見李屍無藏處,猛記起桌下有暗壑,急移覆鍋,推屍人壑,墜於下,啟後窗竄出,窗外為山嶺溪壑,匆忙中,循小徑疾馳,已聞後面人聲鼎沸,火炬齊明,傳來陣陣捉拿杜心五的喊聲,心慌,步穩,不防山險徑狹,一失足墜於岩下,頭顱向地,兩腳朝天,擦過懸岩,額角觸傷,自念必死,不意腿上裹纏鬆脫,掛在岩邊梢,人成倒立,味死,但已昏不知人矣。賊眾在頂上窮追不得,以為逃逸,自各散去。至翌晨,有樵夫過之,見岩上樹梢懸人,以為縊死者,解視之,徐徐復監,知系山行失足。師原未受重傷,休息半日,亦竟無事,從此,亦不敢再過李家黑店矣。

一九二八年在南京國考後,天津代表李麗久曾訪師比藝,師以兩巾各束其腕,李柯故? 師日:「恐傷你。」李動手擊之不得,師以「黃昏錘」應付之,一錘打在拇指節上,立即腫起,"關節已脫,抱掌求罷。師日:「如不束中,汝腕亦折矣。李始以師事之。

再為: 杜師曾遇見一件奇事。

杜師所住鄉村,位於山麓,傍山居民,多在山間聚賭。滿清末葉,風氣丕惡,嫖賭煙吹,視為家常,故杜師亦其中賭客之一。當然,賭場之內,聚賭之人,並不限於本村,願賭者均可隨意參加。一日,深夜散賭,有一外地來客,賭輸,未即交款,為場主扣留,要質其衣。正在糾纏受窘之際,杜師視其人,有勁悍之色,問欠賭錢幾何? 日:」一申。」即二千個有孔銅錢,師即脫貫代償之。場主始放其去。客不言謝,向杜師一目即行,師亦不為意。此後,每日輒過之,亦不交一言。某夜,散場后,出門不遠,此客人踵至,呼與同行,似甚親昵。日:「你將何之?」師日:「將歸。」日:「曷隨我來!" 師本異其

人,欲究其競,與同行。走村外山徑,轉過山坡,坡後有一株大樹,下有新築之茅廬一間。人其室,有榻一,桌一,椅-,別無長物,第二室,更無他人,遂共坐榻上,客問:「汝欲吸上等大煙否?日:「可。」即於榻下木箱中,取出很精美的煙燈、煙槍與托盤,中有上等煙膏,遂同榻共吸攀談。客又雲:「此為貴土,願吸雲土否?" 師日:「可。」問從何處得來? 日:「不難。」順手自箱中出一盒,啟吸之,真上等雲土也。甚異之而未言。少頃,客又雲:「夜深矣,當飢,欲食何物否?曰:「你又無家室,亦無廚房,從何取食?"日:「只要你所能想到者皆可致之。"師戲日;「我欲食北京的烤鴨; 四川的辣子雞; 貴州的茅台; 河南的水餃,能得之乎?" 日:「是有何難?" 稍一遲疑,即啟箱一一出之,不僅有當地標籤,更是熱氣蒸騰,鮮美無倫,全是道地甫出籠者,乃共食之。食畢將盤碗一-擲人箱內。又取褡鏈二支,令師捐於肩上。取出銅錢數文,握在掌中,告師日:「我倆可上街道遛!" 即自前行,師隨其後。每過一小商店門前,必駐足不行,口中喃喃數語,以手抽插掌中銅錢數次,再前行,即覺所背之褡褳鏗然有聲,似有許多銅錢投人,若過負庫錢莊或大商店,即多抽插幾次,錢人更多。大店多抽,小店少抽,未終街,已覺背褳沉重,約二十餘斤矣。師大呼日:「不要了,不要了! 累贅! 累贅!" 其人乃止步回顧師日:

「前次承你代付的兩串錢,今當足數否?" 師日:「計重量何止一二十申,我不要這許多!" 其人日:「我亦無用處,你都背回去吧!" 說畢,道一聲「有緣再見」,飛步而去。師歸。翌日於賭場中遍覓之,不

見。隔晨,特往尋其居,惟老樹依然,並不見新築橡屋,嗟異而返。

注: 大煙即鴉片煙,始於滿清末葉,自一八四零年,(道光年代)鴉片戰爭后,英人用此慢性毒劑傷害我中華民族的健康,大量輸進鴉片,有煙膏,煙塊,煙丸及針劑等等,味香而性燥,嗜之者初似能除小疾,久則百弊叢生,時人不知,多中其毒。加以數千年來舊禮教愚民政策,重文輕武,根本不懂體育鍛煉為何物; 官府門中,仕紳階層,均以吸大煙為高尚。上者行之,下者效之,以致體格萎靡,養成好逸惡勞惡習,致有『東亞病夫』之譏。當時民間耽吸大煙視為當然。民固無知,罪在執政,舊時代之制度害人,比比皆是,無足怪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