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新版高血壓指南看中國高血壓現狀,可借鑒但不必盲從!

近日,美國頒布了新版高血壓指南。該指南將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由原來的140/90毫米汞柱下調為130/80毫米汞柱。這意味者高血壓患病率將大幅度增加,有更多的人會因此被診斷為高血壓而需要治療。

這部指南發布后,不僅在專業領域引起了強烈反響與熱議,也受到普通民眾的廣泛關注。

2017年美國高血壓指南頒布后,在國內引起廣泛關注與爭議。我們不妨回顧一下從1977年起美國預防、檢測、評估和治療高血壓委員會(JNC)發布的高血壓防治指南中關於高血壓診斷標準的變化歷程。

1977年——JNC1指南中並未明確提出高血壓的診斷界值,但認真研讀原文,可以看出該指南中將≥160/95毫米汞柱視為血壓升高。

1980年——JNC2指南中將舒張壓≥90毫米汞柱作為高血壓診斷標準。此後JNC3指南(1984年),與JNC4指南(1988年)與此類似。

Advertisements

1993年——JNC5指南開始逐漸重視收縮壓的臨床意義,將收縮壓與舒張壓同時作為高血壓診斷與分類的依據。提出正常血壓為<130/85毫米汞柱,≥140/90毫米汞柱為高血壓。

1997年——JNC6指南(1997年)、JNC7指南(2003年)和JNC8指南(2014年)都是此標準。

2017年——新指南將高血壓診斷標準下調至130/80毫米汞柱。

我國高血壓的現狀是,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的血壓水平;相當一部分人即使患有高血壓也不治療;而治療者中也只有小部分人的血壓得到有效控制。

北京阜外醫院蔣立新教授認為,美國高血壓防控的現狀是追求「更好」,而我國的當務之需則是如何在全國範圍內儘快將140/90毫米汞柱的血壓達標率提高上去。

Advertisements

我國高血壓防控現階段的著重發力點應當圍繞在衛生資源明顯不足的情況下,如何把錢用在刀刃上,提高防控的效率和效益。若干時間后,當我國的血壓達標率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我們也可以制定出新的高血壓定義。

河北省人民醫院郭藝芳教授認為,美國指南下調了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體現了對於高血壓危害性認識的進一步加深。我國是高血壓大國,這些年以來,經過幾代人不懈的努力,我國高血壓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當前的高血壓防治現狀仍不盡如人意。

借鑒美國指南的積極態度,將高血壓的防線前移,通過多種形式加強社會各群體對管理血壓必要性的認識,無疑有助於進一步提高我國高血壓的防治水平。

鏈接

據中國高血壓聯盟理事、廣東省人民醫院陳魯原教授介紹,此次指南更新有幾個新」,分別是:新定義、新降壓門檻、降壓新目標值和測量「新方法」。

①所謂新定義:血壓≥130/8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壓。之前的高血壓前期(120~139/80~89毫米汞柱)這一定義被刪除了。130~139/80~89毫米汞柱為1級高血壓。≥140/90毫米汞柱為2級高血壓。

②所謂新降壓門檻:如果一個人有冠心病和腦卒中,或10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風險≥10%,血壓≥130/80毫米汞柱時就應考慮應用降壓藥物。如果沒有冠心病和腦卒中,而且10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風險<10%,起始用藥的門檻是≥140/90毫米汞柱。

③降壓新目標值:對於已確診高血壓的人,如果有心血管病或10年心血管病危險≥10%,降壓目標是130/80毫米汞柱;如果10年心血管病危險小於10%,把血壓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也是合理的。穩定性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慢性腎病和腦卒中(非急性期)患者的降壓靶目標值全部為130/80毫米汞柱。

④血壓測量:新指南中提出在早上服藥前和晚餐前應至少測量2次血壓,間隔1分鐘取平均數值。此外,新指南還強調了家庭血壓監測的重要性,建議使用經驗證合格的設備來進行家庭血壓監測,以幫助識別「隱匿性高血壓」和「白大衣高血壓」。

運營人員: 王躍 MZ015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