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味精是怎麼誕生的?

味精大家都嘗過,是一種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最早是由日本人池田菊苗發明的,據說他發現昆布(海帶)湯蒸發後會留下一種的棕色晶體,即谷氨酸。這些晶體,嘗起來有一種難以描述但很不錯的味道。這種味道,池田在許多食物中都能找到蹤跡,尤其是在海帶中。池田教授將這種味道稱為「鮮味」。繼而,他為大規模生產谷氨酸晶體的方法申請了專利。池田教授將谷氨酸鈉稱為「味之素」。這種風靡整個日本的「味之素」,很快傳入中國。但是那個時候我們中國人還沒有自己的味精,全部依賴日本進口,而且價格還偏昂貴。

這個時候,一個叫吳蘊初的年輕人就開始動腦筋了,他發現這種「味の素」很受國人的歡迎,只是國內還沒人能生產。於是,他上街花4角銀洋買了一瓶,開始研究它的成分,經過反覆研究,發現這東西實際上就是歌羅登酸鈉(今稱谷氨酸鈉),早在1866年,德國人就從植物蛋白質中提取出來了。那時,整個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調味品行業都是日本「味之素」的天下。同時,日本人對味精原料「谷氨酸鈉」的提取工藝嚴格保密,企圖長期壟斷世界市場。

Advertisements

學化學出身的吳蘊初對此很不服氣,開始研製批量生產「谷氨酸鈉」的技術。從1921年起,他與妻子在上海城南租了一個亭子間,在閣樓上開始了實驗。實驗不成功的時候,吳蘊初總是心情很煩躁,動不動就發脾氣。有時候試管破碎,弄得他滿手都是口子。試驗中不時逸出的硫化氫的臭氣與鹽酸的酸味瀰漫著整個裡弄,弄得街坊鄰居非常不滿,吳夫人只好事先前往鄰家去致歉,以求諒解。經過一年多的試驗,吳蘊初終於製成了幾十克的成品。

如何把研究成果轉到工業生產上來,還要有很長的路要走。一次,吳蘊初到飯店裡吃飯,為了炫耀,他有意在別人面前掏出一隻小瓶,把一些白色粉末倒進湯里,然後美滋滋地喝起來。他的得意舉動,引起同桌顧客的好奇,問他在湯里放了什麼東西,喝得這麼起勁。吳蘊初見有人發問,不容分說,拿起小瓶就往人家的碗里倒了些白粉,他的好心並沒有得到好報,卻挨了罵,兩人吵了起來。

Advertisements

臨桌的一位顧客走過來問道:「你往人家湯碗里放的是什麼?」吳蘊初回答說:「我好意請他嘗嘗這很鮮的東西,可他卻張口罵人。」這位顧客端起湯碗嘗了一湯匙,感覺味道不錯,他問吳蘊初這是哪來的,他回答說是自己製作的。這人一聽,便與吳蘊初攀談起來,還把他介紹給了一個重要人物:醬園的老闆張逸雲。

醬園老闆張逸雲,他有10多家醬園,資本雄厚。第二天見面時,吳蘊初談到想把研究成果轉到工業生產上去,而張逸雲也看到了這種白粉的價值,認為有開發價值。二人當即商定,由張逸雲出資5000銀元,吳蘊初出技術,合夥辦廠生產。

「此乃味中精華,故名味精」。他們給這種產品起名「味精」,為給廠子起名,他們在「味の素」的「素」字上做文章,由吃素想到拜佛,而佛在天上,天上應有無數的珍奇美味,這些都是天上庖廚做成的。於是起名「天廚」,並採用佛手商標。從此,中國人自己生產的天廚味精誕生了。

這些從穀物中提取出的味精上市后,打出了「國貨味精」、「完全勝過日本味之素」的口號,很快搶佔了市場。

1926年,吳蘊初突然宣布,放棄味精的國內專利,呼籲全國各地大量仿造生產。國內由此出現了十幾個味精品牌,日本的「美女牌」味之素除了在東三省銷售外,在中國的其他地區再也難見蹤影。

這位學習化學的年輕人,憑著他的求知和好學精神,打破了日本人的行業壟斷,開啟了中國電化工業之新紀元,經過半年多的角逐,吳蘊初的其他化工產品在市場上,也站穩了腳跟。到1937年,他的化工廠資產已經超過了百萬元,成為民國時期少數實力雄厚的廠家之一,成為了中國名副其實的「味精之父」。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