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健康飲食習慣始於嬰兒期

兒時的飲食習慣,直接影響寶寶一生的健康。健康飲食法則:

1.父母控制第一道防線。

培養寶寶健康的飲食習慣,必須從小抓起。如果鹽吃得過多,會增加患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的幾率;如果餅乾、糖果、飲料吃得過多,更容易出現肥胖的現象。所以父母要注意控制好寶寶進食的第一道防線,為寶寶準備多樣化的食物,讓其從不同的食物中攝取各種營養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等。父母盡量為寶寶準備清淡的天然食品,避免高糖高脂肪食品,如炸薯條、漢堡包、冰淇淋等。

2.別剝奪寶寶的選擇權。

爸爸媽媽可能發現,寶寶1歲多以後忽然開始出現了自己的飲食喜好,不再像過去那樣給什麼吃什麼了。這是因為隨著寶寶自我意識的發展,他變得更加獨立,他會逐漸了解到自己喜歡什麼味道,從而決定自己吃什麼,不吃什麼。如果寶寶不太想吃,就餓一頓,下一餐反而會顯得更有胃口。如果寶寶只有很少的幾種食物不能接受,不能算是挑食,父母不用擔心寶寶會缺乏營養。媽媽可以多說正面的話鼓勵寶寶,如「寶寶吃得真香」,「這個真好吃呀,或者變換一下食物,用其他食物來替代寶寶不喜歡的食物,或者把這幾種食物換一種製作方法讓寶寶更容易接受。

Advertisements

3.別逼寶寶都吃光。

要記住,大人有胃口不好的時候,寶寶當然也有胃口不好的時候。怕寶寶餓到,媽媽總會強迫寶寶吃飯。你越逼他吃,他就越反感吃。其實讓寶寶餓一餐兩餐,不要緊的,正好可以給寶寶清清腸胃。父母太在意寶寶吃飯,哄騙威逼訓斥寶寶,容易造成寶寶情緒不佳,對吃飯產生強烈的對抗情緒,使得吃飯變成寶寶的精神負擔,有的成為痛苦,甚至是折磨。父母只有在寶寶的吃飯問題上態度平和,寶寶才不會感覺到壓力,才能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正常進食。

4.創造良好的用餐氣氛。

有的父母很在意寶寶吃飯的時間和質量,會坐在旁邊盯著寶寶吃,甚至還會一個勁兒幫寶寶舀飯並催促:快點吃,多吃點!寶寶肚子飽了,還要繼續要求多吃幾口,生怕寶寶沒吃夠。這種過分關注和焦慮其實會影響寶寶,導致有的寶寶不好好吃,有的把飯含在嘴裡久久不咽,有的甚至還會嘔吐。父母應該為寶寶營造一個寬鬆的用餐氛圍,讓寶寶在進食過程中感受飯菜的色香味,在感受饑飽的過程中學會自我選擇、自我控制,逐漸形成良好的用餐習慣。

Advertisements

5.預防挑食、偏食。

2-3歲寶寶的偏食挑食現象比較普遍,有的不喜歡吃蔬菜,有的不喜歡吃肉、魚,有的不喜歡吃雞蛋,有的不喜歡喝牛奶,更有甚者光吃飯不吃菜。父母應該耐心地幫助寶寶克服:例如全家人都在飯桌上有啥吃啥,而且邊吃還要邊說稱讚的話,如「今天的魚真好吃」;

盡量將菜肴做得讓寶寶愛吃,裝盤時盛得漂亮些;請小朋友來家裡吃飯,有意做些寶寶不愛吃的菜,如果其他小朋友愛吃,寶寶也會跟著吃;哪怕寶寶只吃一小口原來不愛吃的菜,媽媽也要大大誇獎一番,鼓勵寶寶再次嘗試。

6.體驗不同的用餐方式

不同的用餐方式有助於增加寶寶的愉悅情緒,例如讓寶寶和大人一起坐在餐桌旁用餐,看到大人吃得津津有味,寶寶樂意模仿從而愛上吃飯;周末有空時可以帶著寶寶到野外就餐,帶上墊子鋪在大草地上,拿出自己準備的食物,一邊享受戶外的陽光和新鮮空氣,一邊進食,絕對增加食慾;或者選擇一些設有寶寶遊樂設施的餐廳,讓寶寶在氛圍環境適合的場所用餐,順便培養寶寶的用餐禮儀。

7.別把飲食當獎懲。

家長切忌將飲食當作獎懲手段,「如果你收拾好玩具,媽媽就帶你去吃麥當勞」,或者「今天你打了小朋友,我不帶你去吃韓國烤肉了」。長此以往,寶寶可能會把飲食當作一種提出要求的手段,「爸爸你不給我買玩具,我就不吃飯了」。

8.以身作則永遠重要。

要知道,父母的飲食行為和習慣是寶寶模仿的對象,所以家長應端正自己的飲食習慣,為寶寶樹立正確的榜樣,例如不要在飯前吃點心,不要在吃飯時喝飲料,不要在飯桌上念叨著要減肥,更不能挑肥揀瘦。

運營人員: 魏宇波 MX008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