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 治療肩周炎

肩周炎,全稱為肩關節周圍炎,發病年齡大多40歲以上,女性發病率略高於男性,且多見於體力勞動者。由於50歲左右的人易患此病,所以本病又稱為五十肩。肩周炎祖國醫學稱之為「漏肩風」、「凍結肩」、「五十肩」等,是以肩關節疼痛為主,先呈陣發性酸痛,繼之發生運動障礙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患有肩周炎的患者,自覺有冷氣進入肩部,也有患者感覺有涼氣從肩關節內部向外冒出,故又稱「漏肩風」。

肩周炎這是一種常見病,由於疼痛是肩關節軟組織無菌性炎症導致軟組織粘連引起的,疼起來不堪忍受,且不斷加重,最終嚴重影響肩關節的活動功能,降低生活質量,有些患者四處求醫,反覆發作,痛苦不堪,甚至心理蒙上一層陰影,認為肩周炎是不治之症。肩周炎初始疼痛癥狀往往較輕,常因天氣變化或勞累而引發,逐漸發展為持續性疼痛,尤其是在肩關節內旋,后伸,上舉,外展等運動時更為明顯,甚至劇痛難忍。在休息時疼痛癥狀也會加重,尤其是夜間睡眠時,嚴重者可夜不能寐,不能向患側壓肩側卧,肩關節活動受限一般發生在疼痛癥狀明顯后的3-4周,之後關節囊,韌帶等軟組織粘連、攣縮,導致肩關節明顯僵硬。

Advertisements

肩周炎屬於一種慢性無菌性炎症,起病緩慢,癥狀明顯時,可能已經有幾個月甚至幾年的病史。而且,肩周炎與肩關節周圍肌肉長期勞損、持續緊張有關,短時間或者一次性的治療,是無法永久改善肩關節肌肉狀態的。不過,可以通過較長時間的康復治療來改善肌肉狀態,控制癥狀複發。

肩周炎的康復治療方法最有效的就是艾灸,堅持艾灸,往往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艾灸治療肩周炎,可以灸療下面的幾個穴位。

灸肩髃穴

【取穴方法】:上臂外展90度時,在肩部最高點前下緣的凹陷處。

【功效】:疏散經絡風濕,活血化淤。

灸肩髎穴(liáo骨節空隙處)

【取穴方法】:在肩部於肩髃穴後方,當臂外展時,於肩峰後下方呈現凹陷處。

肩髃穴和肩髎穴位置比較近,如下圖:

Advertisements

灸肩貞穴

【取穴方法】:當雙肩下垂時,位於腋窩後方豎紋上方大拇指橫款的位置,左右各一。

【功效】:散熱通經絡,對治療肩胛痛特別有效。

灸天宗穴

【取穴方法】:位於背部,大約在肩押骨的中央,左右各一,按壓時會有疼痛傳到手臂。

【功效】:生髮陽氣。

肩貞穴和天宗穴都在肩後背處,距離也比較近,如下圖:

灸中府穴

【取穴方法】:兩手叉腰立正,鎖骨外側端下緣的三角窩中心是雲門穴,由此窩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條肋骨(平第一肋間隙)處即是本穴。如下圖:

上面5個穴位,1個在肩前胸,2個在肩後背,2個在肩上部,有的朋友覺得這麼多穴位,如果平均一個穴位灸15分鐘左右,輪流灸的話,這麼多穴位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灸完。其實這幾個穴位的位置差不多用一個四聯隨身灸就都可以覆蓋住,如下圖:

灸阿是穴

【取穴方法】:在病變局部找點痛點。

【功效】:緩解局部疼痛不適。

灸曲池穴

【取穴方法】:屈曲肘關節,在肘橫紋的外側頭。取穴時,將手掌抵住胸口彎曲手肘時,手肘關節會產生橫紋,橫紋外側凹陷處與拇指側端的交接點就是曲池穴,壓迫此處會感覺疼痛,左右各一。如下圖:

灸療此穴位,可以綁一個隨身灸施灸,也可以用高品級的艾條點燃直接對著此穴位熏,如下圖:

【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鐘。灸至皮膚產生紅暈為止。

溫馨提示:

艾灸治療此病期間,要加強周關節的功能運動,但注意不要扭傷和受涼。

預防需知:

1、要保暖防寒:受涼常是肩周炎的誘發因素,因此,為了預防肩周炎,中老年人應重視保暖防寒,勿使肩部受涼。一旦著涼也要及時治療,切忌拖延不治。

2、加強肌肉鍛煉:加強肩關節肌肉的鍛煉可以預防和延緩肩周炎的發生和發展。據調查,肩關節肌肉發達,力量大的人群中,肩周炎發作的幾率下降了很多。所以,肩關節周圍韌帶,肌肉的鍛煉強大,對於肩周炎的治療恢復有著重要的意義。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