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港股化,港股A股化?

A、H股的溢價收窄,又引出了一個最近廣泛討論的話題——A股港股化,港股A股化。這個提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面。

先說說靠譜的部分——港股A股化。

在港股市場,2017年的主要矛盾是大陸資金流入與外資流出之間的矛盾,其中矛盾的主導方面是大陸南下資金流入港股市場的力度,即是說,2017年大陸南下資金流入港股市場的速度和金額決定著2017年港股的表現。

而從這一次港股創新高來看,港股A股化,至少從投資者行為角度看,的確有一定的道理。

  • 首先,內地資本主要偏向於購買中字頭股票,一般就是國企股,最近香港國企指數是明顯跑贏恒生指數的。

  • 其次,內地資本更喜歡買自己熟知的股票,銀行,保險,地產等等,AH架構的公司,他們在國內有上市,所以更符合內地投資者的喜好。

    Advertisements

但是,「A股港股化」恐怕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在A股市場,2017年的主基調是「穩」,在「穩」的基調下,監管層同時又要防風險,即整頓金融秩序、降低槓桿、打擊違規、消除主要的潛在風險爆發點。

對A股來說,一方面,打擊各種違規、降低槓桿的措施有可能對經濟增速帶來負面影響,另一方面,保持一個穩定的經濟增長和金融系統,又可以為整頓金融秩序創造良好的條件。從中央政府這個矛盾的主導方面來說,在不同的階段,推出合適的政策組合,不僅可以逐步令混亂的金融秩序規範化,另一方面又要注意防止各項政策推出過急,令經濟和金融出現急劇波動的風險。

「穩」,對A股而言,意味著強監管難以鬆動,市場將長期呈現低波動特徵。暴漲暴跌都是「不穩」的體現。相比之下,比較緩慢的、不放量的下跌和上漲,就是「穩」的。也就是說,今年A股難有大行情,低波動將是常態。但是恒生指數的每日振幅卻明顯超過現在「被穩定」下來的A股。

Advertisements

進一步看,A股是國家的一種宏觀經濟管理工具,最開始中國設立金融市場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國有企業融資解困,現在則是給實體經濟輸血(尤其是國企)。而讓投資者的財富得到保值增值不在國家考慮問題的優先方向。相比之下,H股少有政府力量的參與,所以僅從「政策市」角度看,港股就不能與A股相提並論。

基於A股和H股在「政策市」定位上的巨大差異,尤其是A股「為國企輸血」的長期趨勢,今年A股的「主線」還在國改、混改,而A、H股溢價收窄只能作為階段性的「支線」投資機會,這一點需要投資者留意。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