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重點總結(二)

《中醫基礎理論》重點總結(二)

五行學說:

1.五行學說應用於中醫學領域,主要是以五行學說的基本規律來闡釋人體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體表與內髒的有機聯繫,以及人體與外在環境的統一,從而成為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 「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是五行特性的經典性概括。

3. 事物屬性五行系統歸類表是本節需要重點記憶的內容。

4.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5.《難經》比喻為「母」與「子」的關係,即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如以火行為例,生我者為木,我生者為土,這樣就稱木為火之母,土為火之子。

6. 五行相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Advertisements

7.《內經》稱作「所不勝」和「所勝」的關係,即克我者為所不勝,我克者為所勝。如以火行為例,克我者為水,我克者為金,這樣就稱水為火之所不勝,金為火之所勝。

8. 五行制化,是一種五行相生與相剋相結合的自我調節。故說:「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蓋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

9.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對其所勝之行的過度制約和剋制。即相剋太過。五行相乘的次序與相剋相同。

10.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對其所不勝之行的反向制約和剋制。又稱「反克」。

11. 從本臟所主的色、味、脈來診斷本臟病。如面見青色,喜食酸味,脈現弦象,可以診斷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脈象洪,可以診斷為心火亢盛。

Advertisements

12. 依據五行相生規律確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補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等法。依據五行相剋規律確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製水、佐金平木和瀉南補北等法。

還有一件好消息要與大家分享:金英傑手機M站已經上線啦,登錄http://m.jinyingjie.com無需註冊,即可輕鬆學習。金英傑中醫執業考試QQ群245231558 歡迎大家加入。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