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死性筋膜炎的治療

壞死性筋膜炎是在手術或外傷后所致的急性皮膚及筋膜的壞死。因在皮損部位培養出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而被認為是一種混合性細菌感染。

皮損發生於手術或皮膚損傷之後,如外科切口、褥瘡、肛周瘺管及慢性潰瘍等部位。糖尿病、心血管或腎臟疾病,消瘦或肥胖者易發生此病。急性型者為皮膚突然發生紅腫疼痛,很快發展成中心暗褐色的壞死性斑塊,可有漿液血性水皰,4~5天後則成為壞疽,伴有發熱、寒戰等全身癥狀。慢性者主要表現為蜂窩織炎,有多發性皮膚潰瘍。潰瘍特徵為潛行性,有稀薄臭的膿液。取分泌物培養可培養出多種細菌。治療包括

1.及早進行外科清創,切除壞死組織,包括壞死的皮下脂肪組織或淺筋膜,但皮膚通常可以保留。術後勤換藥加速壞死組織脫落,發現有壞死組織需再次擴創。

2.傷口敞開,用3%過氧化氫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用紗布疏鬆填塞,或插數根聚乙烯導管在術後進行灌洗。

3.根據細菌培養及葯敏試驗結果全身應用大劑量有效抗菌藥物。壞死性筋膜炎的致病菌包括腸桿菌屬、腸球菌屬和厭氧性鏈球菌和類桿菌屬,應聯合用藥,如氨苄西林加甲硝唑靜脈滴注,其它可用頭孢唑啉、林可黴素及喹諾酮類等。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