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禮:中醫藥歷久彌新,引領先進醫學發展方向

新華網北京9月10日電 (劉映)近日,國際醫學史專家齊聚北京,通過「跨越文化與疆界的歷史經驗」共議全民健康。9月9日,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院士在該院舉行的第九屆國際醫學史學會學術會議分會場上表示,在健康觀念變化和醫學模式轉變的今天,中醫藥學的整體觀念、強調個體化的辨證論治、突出「治未病」和養生保健的積極預防、復方治療、非藥物療法等等,越來越顯示出獨特價值。中醫藥學雖然古老,但其理念和方法歷久彌新,引領先進醫學的發展方向。當日,來自義大利、美國、阿根廷、希臘、土耳其、墨西哥、拉脫維亞及國內代表等50多人出席。

外國嘉賓在中國醫史博物館聆聽講解。徐晴攝

據介紹,成立於1955年的中國中醫科學院,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直屬的集科研、醫療、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性中醫藥研究機構,在中醫藥科學研究、醫療服務等領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2011年,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教授因青蒿素的發現榮獲了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獎,2015年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6年榮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Advertisements

我國有悠久的治史傳統,早在漢代司馬遷《史記》中就有《扁鵲倉公列傳》。張伯禮表示,作為我國唯一從事中醫史研究的國家級研究機構——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該所專家取得三個里程碑意義的成果:20世紀初該所前輩陳邦賢的《中國醫學史》,是中國醫學史學科的奠基性著作;20世紀末問世的《中國醫學通史》,是中國醫史學科發展的里程碑巨著。新世紀初,該院領銜編纂的《百年中醫史》,記錄、研究了1911年以來中醫藥走過的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總結了經驗和教訓,以史為鑒,為今後中醫藥發展指明了方向,是當代中醫史研究的標誌性成果。

而位於中國中醫科學院的中國醫史博物館建於1982年,按歷史朝代的時序展出近千種文物,如骨針、中藥標本、《王肯堂畫像》、《採藥圖》、《內景圖》、《灸背圖》、蔣兆和系列名醫畫像等。中國中醫科學院院史陳列館建於2015年,陳列展出220種有代表性的實物,如《衛生部中醫研究院成立大會簽名簿》、黨和國家領導人題詞、名老中醫手稿、處方簽、手術器械、青蒿素結晶樣品、青蒿素系列藥品等。

Advertisements

據悉,2017年9月7日-11日在北京大學召開的第九屆國際醫學史學會學術會議是由國際醫學史學會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承辦,北京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協辦。國際醫學史學會成立於1920年,擁有800多位來自全世界50多個國家的會員。本屆大會是國際醫學史學會第一次在東亞地區召開國際學術會議,分別討論了中國醫學史、替代醫學與補充醫學史、絲綢之路上的醫學與疾病史、醫學教育的歷史等諸多議題。

運營人員: 楊亞茹 MX004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