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最晚的拳系——太極拳

在中國武術中,最能體現中國人性格氣質的,莫過於太極拳了。作為七大拳系之一,太極拳至今一直在不斷的發展和變化,即繼承傳統的精髓又不斷的推陳革新,賦予時代的烙印。

特點

太極拳合技擊與養生為一體,是一種意氣運動。它要求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意動形動,意到氣到,氣到勁到,勁由內換,柔中有剛,剛柔相濟。在技擊時,太極拳講究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小力打大力,從不以拙力取勝。太極拳由一系列螺旋纏繞動作組成,每個動作都呈圓形。從外觀上看,太極拳全部是划圓的動作,與其他拳派迥異其趣。

在行拳時,它要求以腰為軸,節節貫穿,以內氣催動外形,示柔緩於外,寓剛疾於內,沾手即發,以此體現出避實擊虛、蓄而後發、引進落空、松活彈抖的獨特技擊風格。

Advertisements

在技擊原則上,太極拳堅持重在防禦,以守為攻,以退為進,即所謂「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太極拳高手們一般不主動進攻,而是防範周嚴,后發制人。他們多是等待對方進攻,一搭上手,即粘住不放,捨己從人,順對方進擊的方向,以弧形動作化開對方的勁力,借力打力,發揮「四兩撥千斤」的特長。太極拳利用離心力原理,以腰脊為中軸,自己一切動作皆為內圈,而始終置敵於外圈。這樣,即便內圈的動作慢些,仍可勝過外圈的「快」,易使對方失去重心。行拳者在舒緩瀟洒的旋轉之中,隨時可以驟然發勁。

太極拳的發力多是彈抖之勁,稱為「寸勁」,即在極短距離內,無須大幅度作勢,即可將內勁發出。這是由意氣引導,身體諸大關節高度諧調,而於剎那之間爆發出來的一種合力,其勁甚短,其發極速,其力冷脆,具有較大的威力。不少人以為太極拳動作遲緩,無法用於技擊,其實是一種誤解。

Advertisements

太極拳講究以弱勝強,以慢勝快,以少勝多,以巧勝拙,最忌以拙力死拼濫打,最忌硬頂硬抗。它是一種蘊含著深奧哲理、充滿了智慧的拳種,它集中體現了中國人的處世之道,體現了中國對人生、對宇宙的悟解,可謂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特殊表現形態。

起源發展

關於太極拳的起源,武術界一直存在著爭論。多數意見認為太極拳起源於河南溫縣陳家溝,為陳王廷所創。陳王廷為明末清初人,原學家傳武功。清軍入關以後,陳五廷曾在登封玉帶山參加反清武裝鬥爭,事敗后回歸故里,隱成三十年,潛心研究武學,終於創編出獨具一格的太極拳。

陳王廷之後,太極拳一直在陳氏族人中傳授,人稱「陳氏太極拳」。直到晚清時期,太極拳才開始外傳,以北京為中心,衍化出楊、武、孫、吳四大流派。

楊氏太極拳始於楊福魁(字露禪,1799年-1871年)。楊福魁是河北永年人,早年家貧,被溫縣陳家溝某陳姓大戶購為僮僕,得以到陳家溝,遇陳氏第十四代陳長興(1771年-1853年),學藝十餘年,技藝大成。楊福魁後來在北京屢挫名手,人稱「楊無敵」,被推薦到王府授拳。當時,在王府學拳的多是王公貴族子弟,體質嬌嫩,楊福魁便將陳氏太極拳中一些難度較大的動作作了修改,使之不縱不跳,趨於簡單柔和,又經福魁三子健侯、健侯之子兆清(字澄甫)的修改,就成了目前流行很廣的楊氏太極拳。

武氏太極拳始於武禹襄。武禹襄亦是河北永年人,出身於書香門第。楊福魁從陳家溝藝成回永年後,武禹襄從他學拳。不久,武禹襄又慕名到溫縣趙堡鎮,拜陳氏第十五代陳青萍為師,學習陳氏小架(即「趙堡架」)。其後,武禹襄把楊氏大架和陳氏小架結合起來,形成了武氏太極拳。

孫氏太極拳始於孫祿堂。他是河北完縣人,早年為形意、八卦名家,在北京有「活猴」之稱。孫祿堂在五十歲那年,拜武禹襄的再傳弟子郝為真為師,融形意、八卦、太極為一體,創編了架高步活、開合鼓盪的孫氏太極拳。

吳氏太極拳始於吳鑒泉。吳鑒泉是北京人,滿族,后改漢姓為吳。他的父親全佑曾先後從楊福魁、楊班侯父子學拳,鑒泉得其父傳。後來,吳鑒泉在楊氏父子拳架的基礎上,又加以改進修潤,使之更趨於柔和,於是形成了吳氏太極拳。

到了民國初年,由陳氏太極拳衍化而出的楊、武、孫、吳各成一派,形成五花競放之勢,大名鼎鼎的太極拳系才算真正形成。它是中國諸大拳系中形成最晚的一個,但也正因為如此,它又成為中國諸從拳系中最富於活力的一支。在改革開放之後,太極拳更是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據統計世界各地有近五億人練習太極拳,中華文化的魅力也有此進一步向世界傳播。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