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坦言:孩子成績上不去,都有這4種壞習慣!看完趕緊改

作為家長,我們都明白,孩子的教育工作,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但是,現在有很多家長存在這種觀點:孩子在學校時,教育的事就全交給老師了,不用我操心。

其實,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息息相關:孩子在家裡養成的壞習慣,如果帶到學校來,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調查顯示,孩子在學校有4種壞習慣,多是父母造成的!因此,家長一定要和老師加強聯繫,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以便進行下一步的干預。

課上不認真聽課

孩子的基礎知識主要來自於課堂學習,而課堂效率高不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課上是否認真聽課,倘若上課開小差,就很容易錯過某個重點知識的講解,導致課下花費很多時間去理解。

建議孩子:

同一時間只做一件事,不一心二用;

Advertisements

學習要有計劃性和目標性,並圍繞計劃和目標展開學習任務;

做作業時,放在周圍的東西一定要與當時學習的內容有關,從而減少注意力的分散,比如做數學時,就不要把英語擺到能看到地方;

長時間學習容易出現思維停滯的現象,所以要學會在合適的時候切換科目或者休息片刻。除了試卷練習外,建議在家裡每學一小時,休息10分鐘。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精神不好,注意力肯定不能集中,所以平時得鍛煉身體,勞逸集合。

需要注意的是,預習是為了上課時發現和解決問題,而有的同學卻覺得自己。

學習沒有規劃

很多孩子在學習上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該幹什麼,老師和家長讓做什麼,自己就做什麼。要知道,成績好的學生一般計劃性都很強,小到每日計劃,大到學年計劃都安排好。所以,一個針對性地學習計劃很有必要。

Advertisements

學習計劃是一個系統的計劃,計劃應該包括平時計劃、階段計劃和長遠計劃:在制定學習計劃時,我們應先考慮的是長遠計劃,它應該是孩子的整個學期的最終學習目標或者升學目標,比如更長遠的小升初擇校,中考、高考進入哪所大學。

稍小的長遠目標可以是期末考試後年級排名在多少位,或者是數學能夠考到多少分等。

建議孩子:

要想實現長遠計劃,就需要告訴孩子將長遠計劃分解成階段計劃,比如小升初要考進想去的學校,那自己的成績應該達到多少分,達到這個分數,要分階段做好哪些事才能實現這個目標;再比如數學要提高30分,最近幾周我要將哪塊知識學好,要練多少題等。

確定好階段計劃后,還要將階段計劃分解成平時計劃,比如要學好數學不等式,具體要再練哪些題,需要在哪一天完成等。

這樣一步一步分解下來,大目標就變成中目標,中目標再變成小目標,執行起來就比較容易,可有效避免學習計劃不切實際造成孩子難以執行,流於形式。

有錯不改

我上小學時,就存在這種行為:作業或者試卷,老師批改完發下來,我只看一下分數就扔到一邊了,至於哪裡錯了,為什麼錯,很少關心。

結果,這個錯誤我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嚴重影響學習成績的提高。

現在,仍有很多孩子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只關注分數,不對錯誤加以總結、糾正,久而久之,學習成績原地踏步,沒有提升。

有的家長會說,這種事,完全是老師的責任啊。

其實,絕大多數老師,都會給孩子強調,一定要認真查看錯題。但是,如果讓老師對學生一個個地進行檢查、監督,這很難實現。

所以,監督孩子改錯,是家長的一大責任。

建議家長:

每次考試過後,家長不要只關注分數,最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在每次考試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家長可以幫孩子整理一個錯題集,每次作業、測驗和考試以後,讓孩子將其中做錯的題目都記錄下來,這些很可能就是孩子的知識漏洞。家長要督促孩子經常翻看這些題目,時間長了,漏洞就會補上。

看書不做題

很多孩子有個誤區,以為看懂了,也知道該怎麼做題就完事了,可是卻總是拿不了高分,其實就是因為沒有動筆計算。

有些知識點開始沒記住,需要翻翻書,這也很正常,但是隨著複習的深入,做數學題時就要嘗試著戒掉參考書了,慢慢你就會發現進步不止一點點。

有的孩子遇到問題時,常常會產生惰性,想著明天再解決,有的孩子甚至羞於請教問題而不問問題,結果越積越多,問題一籮筐。

要知道一個問題就是一個知識漏洞,拖得越久,漏洞就越大,成績自然也就不會好。因此,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發現問題要儘快解決。

建議家長:

成績優異的背後一定有著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首先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好習慣包括看書一定要做題、做題即思考等等等。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三好君早就討論過許多遍,不需再贅言。

家庭教育就像是孩子走向世界的一塊跳板,家長只有努力打造好這塊跳板,才能助孩子踏上更高、更廣的舞台,才能助孩子擁有燦爛、光明、美好的未來。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