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郴州《棲鳳渡魚粉》

在郴州,每一天,都是從一碗魚粉開始的。

棲鳳渡魚粉

對於60年代人,把你的眼睛閉上,深呼吸,你會想起什麼?只有你自己知道。

對於70年代人,把你的眼睛,閉上深呼吸,你會想起什麼?只有你自己知道。

對於80年代人,把你的眼睛閉上,深呼吸,你會想起什麼?只有你自己知道。

小時爸爸帶我去吳奶奶那吃粉,奶奶親切叫道寶寶,你又來了啊~!

棲鳳渡魚粉是湖南郴州著名的漢族小吃,屬於湘菜系。發源地在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棲鳳渡這個古鎮。"走千里路、萬里路,捨不得棲鳳渡!"這句流傳千百年的古話說的不僅是棲鳳渡的地方好,更是誇她的獨樹一幟的傳統小吃棲鳳渡魚粉。一說起棲鳳渡魚粉,只要是郴州人,應該都會下意識咂一下嘴巴,咽咽口水,於是,一股濃烈的魚香和著辛辣味便回味在你嘴裡了。

  石磨磨米漿,將米漿舀入平底大鍋,再放入滾燙的開水中隔水燙熟,米漿就凝結成一層薄薄的粉皮,濃濃的米香隨著熱氣瀰漫開來。

Advertisements

石磨磨米漿

  起鍋后,用薄竹片圍著平底鍋劃一圈,就可以揭起粉皮,晾曬到竹竿上。一排排透亮的粉皮,在溫暖的陽光下變得韌性十足。切粉皮的寬窄不能隨意,只能適當寬,最適合當地人的口感。

選擇好食材

  鰱魚、草魚和黃顙魚,是製作魚粉的最佳食材。魚塊入鍋大火熬煮,鮮美的魚湯就出爐了。

製作辣椒油

而一碗魚粉最關鍵的,還是製作辣椒油。剛出鍋的辣椒油配上滾燙的魚湯,再加入溫熱的米粉,撒上茶油,攪拌均勻就成了一碗正宗的棲鳳渡魚粉。

作為棲棲鳳渡魚粉第三代傳承人,70歲的吳安英有條不紊地忙裡忙外。吳安英家世世代代做魚粉,早在60年代,她就是當地的「明星」。無論本地人還是外地遊客,都想吃上一碗吳奶奶親手做的棲鳳渡魚粉。吳安英說,魚粉製作技藝包括備粉、熬湯、煮粉三大步驟,選米、浸米、磨漿、調漿、蒸粉、收漿、切粉、晾乾、選魚、剖魚、熬湯、煎油辣椒、調味、煮粉、開碗、裝碗等十六道工序。該技藝所需的米、水、魚、茶油、豆膏、辣椒等食材均為棲鳳渡特產,具有區別其它地域的獨特性。正是這樣環環相扣的16道工序,造就了純正美味的棲鳳渡魚粉。「現在我們的魚粉傳得越來越遠,好多在外地的郴州人都跑到我們這裡來,只為吃一碗正宗的魚粉!」吳安英樂呵呵地說道。

Advertisements

棲鳳渡魚粉製作方法

準備食材:鰱魚一條,本地米粉、辣椒粉適量,食用油、山茶油、鹽適量,蔥花、豆油適量

製作流程:

1、把大米泡過之後,用石磨把它磨成米漿(細滑,無顆粒感為準);

2、在磨好的米漿里加入小勺山茶油;

3、開始蒸米粉,放在專用器具里用柴火蒸熟後分別晾曬(郴州本地叫手切粉,在安仁縣城則稱為燙皮,其製作工序都一樣);

4、將鰱魚剖開洗凈內臟,剁成小塊;

5、煮一鍋水,燒開后把剁好的鰱魚放進去,加適量鹽熬至15分鐘;

6、另起油鍋,油溫不要太熱,將辣椒粉放進去加適量鹽調製辣椒油;

7、將拌好的辣油倒入魚湯中,攪拌均勻;

8、最後倒入兩勺山茶油提味;

9、起一鍋清水,燒開后將米粉放進去煮3-5分鐘;

10、在碗中放入適量蔥花和豆油,舀出一碗魚湯,將煮好的米粉倒入湯碗中即可。


棲鳳渡及魚粉的傳說

棲鳳渡魚粉暴得大名,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蘇仙風韻》一書,有專文《棲鳳渡魚粉》;中國戲劇出版社2013年版《郴州文化概論》,將其列入「郴州飲食文化」一節的「郴菜源流」珍品中。市、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將其申報省級非物遺產。棲鳳渡魚粉與地名,來龍去脈究竟如何?

棲鳳渡地名兩說

棲鳳渡地名,來自三國時蜀漢軍師龐統的傳說和郴州「鳳棲梧桐」的典故。

龐統,東漢末荊州牧、三國蜀漢國主劉備帳下的重要謀士,號「鳳雛」,與「卧龍」諸葛亮齊名,坊間傳:得卧龍、鳳雛中一人,即可得天下。但龐統剛投奔劉備時,長揖不拜,又其貌不揚,鼻孔朝天,並不為劉備欣賞。《三國志·龐統傳》記「先主領荊州,統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吳將魯肅遺先主書曰:『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見與善譚,大器之,以為治中從事。親待亞於諸葛亮,遂與亮並為軍師中郎將。」即劉備曾將不安心做耒陽縣令的龐統免職,吳國外交家、偏將軍魯肅專門留一信給劉備,說龐統何止縣官之才,要安排高級佐官、刺史副手的職位,才能發揮其所長。諸葛亮也一力推薦,劉備終於招龐統深談,予以器重,使之最後也當上軍師。

長篇小說《三國演義》則寫劉備在桂陽郡城郴縣,對龐統說:「荊楚稍定,苦無閑職,此去東北一百二十里,有一縣名耒陽縣,缺一縣宰,屈公任之。」於是龐統離郴北上耒陽,走到50裡外的桂水渡口,天已落黑,龐統在驛站住宿,長夜漫漫,自然要思考自身前程及三國大局。而經此一渡,其後如鳳展雙翼,人生改變。於是此地因名人鳳雛棲息過而名「棲鳳渡」。這裡是郴縣平原面積最大的鄉鎮,主產稻穀、魚類,古設社倉,米粉名傳遐邇。

「鳳棲梧桐」的典故,來自郴州本是梧桐和桐油產地,不但南塔嶺等滿山梧桐樹,桐梓坪專榨桐油,連城外桂水渡驛站庭院也長著梧桐。梧桐因材質優秀可制琴、傢具,花、果實入葯,桐子榨油,用於造船、漆器具,並傳為鳥中之王鳳凰愛棲息之木,故被古人視作高貴之樹。北宋《郴州圖經》記「有威鳳降於庭隅」,「常有威鳳降於寒梧也」,即寒風起時,鳳凰多次降落於桂水渡驛站庭院中的梧桐樹上。南宋名著《方輿勝覽》引唐代劉禹錫詩句「驛樹鳳棲來」說明。

《廣輿圖》記「桂水在郴州城西南」,這條鮮為人知的桂水,源於郴縣西南仰天湖,折流經桂陽縣東、郴縣西北入耒水,即棲鳳河。南宋地理總志《輿地紀勝》記「棲鳳水在郴縣北五十里」;明《萬曆郴州志》記載郴縣「銀鳳山」在州北45里,棲鳳水經過山下,故於州西北五十里設津渡「棲鳳」;「鳳仙橋」也在棲鳳鄉。

唐宋名人詩作

清光緒《湖南通志·武備考·鋪遞》記錄郴州的古驛站,為「故驛考,棲鳳驛,在州北,唐置。劉禹錫《和楊侍郎初至郴州紀事》詩『驛樹鳳棲來』,自注云:州北棲鳳驛,《圖經》云:嘗有威鳳降於庭梧也。」

唐代兵部侍郎楊於陵貶郴州刺史時,哲學家、名詩人劉禹錫也貶連州刺史,他815年赴任時因病居留郴州,與楊於陵唱和。詩題《和楊侍郎初至郴州紀事書情題郡齋八韻》,全詩為「旌節下朝台,分圭從北回。城頭鶴立處,驛樹鳳棲來。舊路芳塵在,新恩馹騎催。里閭風偃草,鼓舞抃成雷。史散山禽囀,庭香夏蕊開。郡齋堪四望,壁記有三台。人訝徵黃晚,文非吊屈哀。貽吟梁甫曲,知是卧龍才。」

詩中以郴州的蘇耽化鶴、鳳棲梧桐、三國鳳雛先生龐統過棲鳳渡等典故,鼓勵楊於陵。詩中旌節,指朝廷賜給的符節,即信物;分圭,貴重玉器,指官印;馹騎,驛站的馬;里閭,里巷鄉里;風偃草,風吹草動,比喻德化之行;抃,鼓掌,表示掌聲歡欣;郡齋,郡守辦公居住處;三台,星星名,上台、中台、下台,共6星;徵黃,指地方官員有政績,雖晚一點,但將被召回朝廷重用;吊屈,吊念屈原的冤屈,全句意思說楊君不必理解此詩象吊念屈原那樣悲哀。梁甫曲,指諸葛亮未遇劉備時,愛念一詩《梁甫吟》;連接結束句「知是卧龍才」,意思是鳳雛的才能與卧龍一樣,不怕得不到重用;那麼你楊於陵也像諸葛亮、龐統一樣,終有出頭之日。

北宋朝散大夫阮閱任郴州知州,也作《棲鳳驛》詩「鳳出明時欲覓輝,棲桐食竹屢來儀。空山窮谷無丹穴,肯伴鴟鴞共一枝。」隱喻鳳雛傳說,意思是政治清明時鳳凰才會出現,后兩句說假若處於荒野幽深山谷沒有可供棲息修鍊的好環境,鳳凰會和貓頭鷹共棲一棵樹嗎?

綜上所述,棲鳳渡得名實非一般,連桂水也因之成了棲鳳水、棲河、西河。

棲鳳渡魚粉的奧秘

傳說當年龐統委屈地離開郴城,沿官道北上,走到桂水渡口,天已落黑,驛站也無飯菜。他只得敲開渡口旁邊一小酒家的門,誰知鼎鍋空空,他心情拔涼!店主同情奔波在外的旅客,笑道:「客官不必泄氣,待小人碰碰運氣。」推開後門便是桂水,拿一張網撒向黢黑的河面,收網時大喜:「有望!」竟於黑暗中打上一條魚,便用茶油煮了這魚和一巴掌米粉。食材天然,別具滋味,龐統吃得痛快酣暢,齒頰留香,大呼「真好口味!」他更從店家在似乎無望的暗野中打上鮮魚之舉,受到啟發,大志不墜,成就事業。棲鳳渡魚粉也由此應運而生。

棲鳳渡魚粉,秘在食材6種:魚,為撈自棲鳳河中野生魚,鮮嫩無比;粉,為棲鳳渡鎮高岸田中稻米,用石磨磨成米漿蒸熟攤涼干,切成細窄米面,煮而不斷;油,為崗腳鄉山茶籽土榨茶油,異香撲鼻;辣椒,為廖王坪鄉干紅椒磨成的辣椒灰,祛腥驅寒;調味品,為清末民初五里牌鄉雷震南、雷震西兄弟發明的豆膏,用棲鳳渡、崗腳、廖王坪、太平鄉、許家洞、馬頭嶺(歷史上均屬棲鳳渡大鄉)一帶的泥豆、黃豆熬制,又叫豆油,味道獨特。最後是水,就取自棲鳳河清泉般的河水,熬成魚湯,還未上桌,那鮮香味已飄出里把路。《蘇仙風韻》一書,除《棲鳳渡魚粉》一文,還有《崗腳山珍話茶油》《五里牌百年豆油》兩篇。

色香味俱全

棲鳳渡魚粉,是碗濃濃的鄉愁,也許在每個人心中,都有著不同的滋味。

郴州吃貨指南:郴州市蘇仙區棲鳳渡鎮南香村「棲鳳渡」魚粉傳承產業基地

郴州吃貨指南推薦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