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身強體壯,上火卻治不好,這是為什麼?

門診患者老李,六十三歲。猛一看人高馬大,四肢健壯。說起話來中氣十足,走起路來虎虎生風。就是這樣一個儼然「武林大俠」的人,怎麼看都不像病人。

老李自述身強力壯,很少生病。怕熱不怕冷,這不隆冬季節仍衣著單薄。半月前,老李感冒以後出現口乾舌燥,舌痛癥狀。清晨醒來口乾尤甚,自覺舌頭都要貼到上顎。開始老李以為是上火了,於是自主吃過牛黃解毒片、三黃片等藥物,效果不佳,不得已來醫院求診。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遇到上火的情況。老百姓一般認為去去火就會好。於是,牛黃解毒片、三黃片一類的非處方葯往往就成了去火首選。這類藥物用於清熱解毒,瀉火通便,多數情況下會起到良好的效果。而這次,老李明明是上火的癥狀,也吃了很多去火藥,為什麼卻不見效呢?

查看老李的舌象:舌質光紅,少苔,裂紋多而深,脈象洪大有力。結合老李平時的身體情況,我告訴老李,他目前是一個陰虛陽盛的狀態,不但要降火,關鍵還得養陰。

中醫認為,陰陽在人體是對立統一的關係,陰陽互為根本。《黃帝內經》中提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意思就是,人體陰陽平衡,互相協調了,身體就會健康。反之,陰陽失衡,則會生病。陰陽此消彼長尊重一定的規律,與大自然陰陽變化相契合。

人體就像一架天平,陰陽就是天平的兩端,如果一邊的砝碼增加,天平就會傾斜,也就是陰陽的平衡被打破。如果傾斜的程度不重,人體尚可調節,不會表現為病態,如果傾斜嚴重,也就是陰陽失衡嚴重,人體就會生病,需要正規的醫師藉助藥物來調理了。

再說老李的病情。平素來看,老李就是一個陽偏盛、陰偏虛的人。那麼是什麼導致這種狀態更加嚴重,陽更盛,陰更虛呢?凡事都有因果,原來老李平時和朋友聚會,大家都說上了歲數,適當補一補有好處。正好老李家中有人蔘鹿茸酒,於是,四個月來,老李不間斷地每天來上一杯。總共喝了六瓶人蔘鹿茸酒,再加上一瓶補腎壯陽的龜齡集酒。補倒是補了,誰曾想卻補出了問題。

人蔘味甘性溫,能大補元氣,補益肺脾心腎之氣,是一個很好的補氣葯,鹿茸來自動物,是血肉有情之品,能補精血,壯腎陽,人蔘鹿茸都是好葯,但是性質溫熱,適合陽偏虛的病人使用。而老李身體的根本是陰虛陽盛,根本不適合大量飲用人蔘鹿茸酒這樣溫補的東西。補的結果只能是陰越來越虛,陽越來越盛,內在陰液不足,陰不能制陽,陽亢於上,出現口乾、舌痛的病證。

人蔘、鹿茸都是貴重藥材,但不適合老李服用,在當今養生理念普遍傳播的年代。大家一定注意,並不是每一種補品都適合自己。如果對自己的體質認識不清楚,而隨意亂補,很容易把本來陰陽平衡的身體搞得失衡,從而生病。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個體化治療,治療要針對病證才有效,平時用藥補虛保養身體也是這樣。

中醫補虛要分辨氣血陰陽,氣虛用人蔘、黃芪等葯,血虛用當歸、熟地等;陽虛用鹿茸、冬蟲夏草等;陰虛用麥冬、黃精等。不能盲目跟風或者聽信廣告,一窩蜂地去吃人蔘、鹿茸或者六味地黃丸等葯。像老李這樣陰虛陽盛的體質,平時適合吃點麥冬、百合、石斛一類的藥物養生。

聽了我的分析,老李也認識到自己亂吃補藥的危害,沒有保養了身體,反而因此生病。我給老李開具了湯藥,主要是滋養陰液,輔以清熱葯,調理半月後,老李的口乾癥狀消失。

(文中配圖均為資料圖,僅供參考)

(作者:陳燕清,副教授,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