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皮膚,了解皮膚

皮膚的概念

皮膚是人體面積最大的器官,覆蓋於人體表面。成人皮膚面積約為1.5~2㎡,重量約佔人體體重的16%。厚度約0.5~4mm。掌、趾部皮膚最厚,眼臉皮膚最薄。

皮膚的外觀

皮溝、皮丘增加皮膚的表面積;又能緩解外界種種作用力對皮膚的傷害。皮溝在指趾末端構成指紋。

皮膚的顏色

1、皮膚內色素含量的差異:黑色——黑色素;黃色——胡蘿蔔素;紅色——血紅蛋白。

2、皮膚解剖上的差異:角質層厚薄;顆粒層厚會影響透光性,使皮膚髮暗,發黃。

皮膚的組成成分:水,蛋白質,脂肪酸和無機鹽。

皮膚結構分為:表皮層、真皮層、皮下組織。

表皮層:

由內向外分為:

1、萌芽層(基地層)

表皮最下的一層細胞,具有分裂增生能力。由柱狀細胞(有核)組成。

營養由真皮乳頭層中的毛細血管供應。舊的細胞逐漸被代謝,到角質層死亡脫落,這一過程稱角化周期(約28~56天),如叢基地細胞分裂生成算起,則需41~47天。

2、有棘層

位於基底層上方,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層,含有營養豐富的組織液。由棘細胞(有核)組成。

3、顆粒層

由2~4層扁平細胞(無核)構成,細胞內的顆粒含有蛋白質,可折射紫外線。細胞票排列緊密,防止水溶性物質進入和皮膚內水分流。

4、透明層

僅見於手掌和腳掌,內含疏水蛋白,防水作用。(洗澡后,手掌,腳可見皺褶的原因)

5、角質層

瓦片狀細胞(魚鱗狀)組成,排列更加緊密,含水量少,過厚堆積會影響營養的吸收。具有保護作用。58%蛋白質;8%天然保濕因子;11%脂質。

*角質層位於皮膚的最表面、10~20micron(家用保鮮膜1到2層的)厚度,角質細胞約為15~20層。

*角質層阻擋外界細菌和刺激物質等的侵入,同時防止皮膚內70%水分向外流失。

*角質層對肌體的保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表皮層細胞:①角脘細胞(80%~90%):一種蛋白質。

②黑色素細胞:產生黑色素。

③朗格漢氏細胞:免疫細胞。

④梅克爾細胞:機械感受,控制觸覺。

黑色素細胞:

位於基地層,是產生黑色素的工廠,其分泌能力首先由基因決定;其次雌激素、重金屬、紫外線、營養不良、摩擦、輻射等。

黑色素(Melanin):

由位於表皮基底層內的黑色素細胞(Melanocyte)產生,同時需要紫外線的「催化」才形成。作用是吸收紫外線。

黑色素形成的原因:絡氨酸通過絡氨酸酶和氧化作用形成的。

代謝途徑:大部分的黑色素形成后——腳脘細胞,隨著角脘細胞的移行而脫落。

美白原理:

1、通過對絡氨酸的抑制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如日本白桑,曲酸,熊果酐)。

2、抗氧化,通過抗氧化劑(VC、西柚)等來減少黑色素的形成。

真皮層

1、分層:

(1)乳頭層:含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毛細血管,提供表皮層營養。

(2)網狀層:較大的血管和淋巴管。

2、成分:

1)細胞:成纖維細胞——參與形成纖維蛋白。

肥大細胞——參與過敏反應。

淋巴細胞和白細胞——參與炎症反應。

2)纖維:

①膠原纖維——抗拉力,但缺乏彈性。

②彈性纖維——使肌膚在拉延後恢復彈性,但不耐拉,成波浪狀纏繞在纖維之間。

③網狀纖維——能在皮膚受到傷害時,產生大量纖維,修復組織。分佈於乳頭層。

PS: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退化,會形成皺紋。

(3)基質(營養倉庫):

概念:由水分(60%)和粘多糖組成的粘液物質,有親水性,是各種有機物,水和電解質的交換場所。真皮的各種纖維、血管、神經及皮膚附屬器均包埋於屋頂形的基質中。

作用:保持水分,防治細菌和異物進入,提供營養物質。

皮下組織

一、位置:皮下組織位於真皮層下方、肌膜上方。

二、組成:脂肪、血管、淋巴、神經、大小汗腺、毛囊。

1、脂肪的作用:?①保溫。

②提供機體能量。

③保護深部組織。

④使肌膚光滑、圓潤、具有曲線美。

⑤減輕外界的衝擊。

2、血管:動脈(輸送營養物質和氧氣)

靜脈(將代謝產物和二氧化碳等代謝物回入血管。

表皮無血管,由真皮毛細血管滲透來的組織也提供表皮進行新陳代謝。

3、淋巴:淋巴管是起於組織間隙的盲端管道。

作用:輸送有害物質到淋巴結幫助排毒,主要參與免疫反應。

淋巴管特點:

A:管壁薄。

B:沒有動力泵。

C:環境污染和不良生活習慣可造成淋巴系統易阻塞,危害人體健康。

淋巴結:是過濾淋巴液的器官,決定了淋巴引流的方向。

分佈:頭面部耳前、耳後:頸部頸側、頸前、鎖骨上:上肢肘下腋窩、腹股溝:

4、神經:分佈: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

感覺神經:感覺冷、熱、痛。

運動神經:支配肌肉的活動,腺體的分泌。

皮膚附屬器

*皮膚附屬器分為:毛囊、毛髮、甲、皮脂腺、大小汗腺。

1、毛囊:毛囊有表皮下陷形成,為漏斗形。

2、毛髮:由角化細胞構成,含有黑素;細胞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毛髮的生長受神經、內分泌的調節和控制;毛根斜插在毛囊內。

脫髮:正常情況下每天掉發量40~80根。

頭屑:是由於過量的頭髮細胞剝落而引起的。

冬季保養:夏季頭髮長得最快,而冬季是養生的最好時機。

3、皮脂腺:

*組成:開口於毛囊,由腺體和導管構成。

*分佈:除手掌和腳掌以外的全身皮膚、以頭、面、胸、背部較多。

*作用:分泌油脂、皮脂有保持水分、抗菌和滋潤皮膚毛髮的作用。

*影響皮脂腺分泌的因素:

A.雄激素可以素食皮脂腺增生、肥大、分泌活動增加。

B.大量雌激素則可抑制皮脂腺的分泌活動。

C.長期內服大量腎上腺皮脂激素可促使皮脂腺增生、肥大、分泌活動增加。

D.垂體通過影響性腺,腎上腺等內分泌器官而間接作用於皮脂腺的活動。

E.皮脂腺的活動還受人種、性別、年齡、氣候、營養狀況、晝夜節律等因素的影響。

*人體皮脂的作用

A.乳化水分。

B.潤滑毛髮及皮膚,防止乾燥、斷裂。

C.脂肪酸可輕度抑制真菌和細菌。

D.脂質成分中7-脫氫膽固醇(維生素D原)經紫外線作用后可轉化為維生素D3。

*皮脂膜:由汗液和皮脂腺混合之後形成。

作用:維持皮膚的弱酸性(PH:4.5~5.5):抗菌、抗鹼、保濕。破壞的後果:缺水、敏感。

4、汗腺:分大、小汗腺。

作用:分泌汗液、調節體溫、排毒、排水等。

*小汗腺——分佈於腳掌、手掌、額頭較多,背部較少。(直接開口於表皮)

*大汗腺——分佈於液部、臍部、肛門、外陰、乳暈。(於開口毛囊處)

5.甲:指甲和趾甲。

作用:有保護作用。營養不良或細菌、黴菌感染會影響美觀。

皮膚的功能

1.屏障作用:

A 對物理性刺激的防護——角質層、顆粒層、皮脂膜、黑色素。

B 對生物侵襲的防護——角質層、皮脂膜。

C 對化學性損傷的防護——角質層、皮脂膜。

D 對機械性傷害的防護——角質層、真皮層、皮下組織。

2.感覺作用:

保護身體不受傷害,幫助人們完成日常勞動。

3.調節體溫作用:

散熱:汗腺,血管擴張。

保溫:皮下脂肪增厚,血管收縮。

4.分泌和排泄作用:

小汗腺——排水、鈉、氯、乳酸、尿素等。

大汗腺——可排出脂肪、膽固醇等。

5.呼吸作用:

占肺功能的1%,角質過厚和過久的覆蓋會影響皮膚的健康。

6.吸收作用:

1、皮膚吸收的三條途徑:毛囊、汗腺開口、細胞膜、細胞間隙。

2、影響皮膚吸收的因素。

A 角質層的厚度:皮膚的角質層在不同位置的厚薄不一。

B 角質層的含水量:角質水合(hydration)以後,其通透性增加,屏障作用減弱。局部溫度增高時,皮膚的吸收也增加。

C 皮膚的溫度(血管擴張)。

D 被吸收物的特性:脂溶性的物質(維生素A、D、激素、汞、鉛)水溶性的物質(維生素C,B,葡萄糖,甘蔗等)

動物脂,植物脂,礦物脂。

7.代謝作用:

1、22:00pm-2:00am新陳代謝最旺盛。

2、皮膚24小時不顯性發汗240ml~480ml。

3、皮膚含水量占身體水分的70%。

4、銅離子增加會引起色素增加,減少則會引起毛髮捲曲。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