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土雞多少錢一斤?養殖3000隻的散養土雞需投入多少錢?

在農村散養土雞賺錢嗎?當下的鄉村環境,搞養殖的越來越多,土雞養殖就成了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話題,經常看新聞的人們也都曉得,如今很多年輕人也紛繁參加了養雞大軍。那麼2018年土雞多少錢一斤?養殖3000隻的散養土雞需投入多少錢呢?

2018土雞多少錢一斤

據中國肉雞價格網統計:2018年1月19日全國土雞價格12.5元/斤。

土雞是市場上很暢銷的食品,市場價格主要由土雞的品質決定。如果是農家自己養的土雞的話大概是25元左右一斤,這種土雞沒有激素,從小吃雜糧長大的,生長周期長要8到12個月才能長成成雞。養殖場的養的土雞價格一般18元之間,各地有所不同,這種土雞通常在小雞的時候都是吃飼料,長到一定重量后再轉吃雜糧。

Advertisements

土雞價格為什麼貴?

1、土雞大多數是在林間或果園內放養,更貼近綠色環保的要求。

2、土雞的飼養周期較長,一般長為成年約6-12個月左右。

3、土雞肉更加結實,肉質結構和營養比例也更加合理。

4、土雞運動量比較大,肌間脂肪沉積得更加均勻,口感比普通雞更加好。

養殖3000隻的散養土雞需投入多少錢

養一隻土公雞按體重3.5斤算,大約需要成本20元,3000的規模其投入大約為6萬元;若當地喜歡吃母雞,養3000隻母雞,總投入在4萬元左右。

養殖土雞要有比較寬闊的空地,養3000隻大約需要5-10畝面積的空地。

養殖土雞最好配套種植一定面積的牧草,種植牧草最好是多種配合,比如採用蛋白質含量比較高的豆科牧草(紫花苜蓿)與甜高粱、墨西哥玉米進行配合種植,用其與五穀雜糧搭配餵雞以降低飼料成本和提高土雞品質。

Advertisements

飼養場地及雞舍

場地選擇:

專業化養雞,養殖場地應離開公路與河流400米以上,遠離人口集居區(村鎮、工廠、學校、居民及其它畜禽場等),交通便利,背風向陽,地勢高燥,有充足的無污染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養殖場地與外介應有明顯的分界線,利於封閉飼養。宜選生態條件較好的果園、竹園、茶園、樹林或人工草地作為放牧場地,保障雞群充分覓食、活動方便。

雞舍建設:

根據經濟狀況與需要,既可建永久性雞舍,也可建簡易雞舍。目前廣大養殖戶可以因地制宜土法上馬建平養或層養雞舍,科學飼養管理,以小投資,獲大效益。

養殖場地謝絕參觀,養殖用具不準帶出飼養區,注意場地衛生,定期(10-15天)或不定期消毒場地;水、料槽(桶)夏、秋季節三天,冬、春季節五天徹底清洗消毒一次。非生產人員嚴禁進入飼養區,生產人員入生產區時,要在消毒室更換已消毒的工作服、帽、鞋,洗手消毒后經消毒池方可入生產區,以保障雞群健康。

孵化育雛

人工孵化:

將經過選擇、消毒的種蛋,投入已消毒備用的孵化器(或火炕)內,恆溫度37-39℃、相對濕度65%,孵化第五天第一次照蛋,檢出無精、死精蛋。第11-15天,再照一次蛋,檢出死胎及第一次檢漏的無精蛋。19天落盤,轉入出雛機里,溫度36.5-38.6℃,相對濕度70%,21天小雞破殼而出,羽毛干后(24小時內)接種疫苗,淘汰殘弱雛,正常雛雞轉入育雛室。

育雛

育雛為一項細緻而重要的工作,不僅影響到雛雞的生長發育,而且還影響以後成年雞的產蛋、產肉性能。人工育雛按雛雞所佔用的面積和空間,大致可分為平面育雛和立體育雛兩大類。因此,養雞要搞好育雛工作,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選好育雛季節:

以春雛(3-5月)最好。春季氣溫適中,空氣乾燥,日照時間長,便於雛雞活動,雞的體質好,生長發育快,成活率高。春雛開產早,第一個生物學產蛋年度時間長,產蛋多、蛋大,種用價值高。

夏雛(6-8月)。夏季育雛保溫容易,光照時間長,但氣溫高、雨水多、濕度大,雛雞易患病,成活率低。如飼養管理條件差,雞生長發育受阻,體質差,當年不開產,產蛋持續期短,產蛋少。

秋雛(9-11月)。外界條件較夏季好轉,發育順利,性成熟早,開產早,但成年體重和蛋重減少,產蛋時間短。

冬雛(12月至翌年2月)。保溫時間長,活動多在室內,缺乏充足的陽光和運動,發育會受到一定影響,但疾病較少,育雛率較高,由於育成時間長,飼養成本較高。

2、育雛舍:

準備好育雛舍,育雛舍要清潔衛生,消過毒,為進雛做好準備。同時準備好飼料、墊料(地面平養用,一般用糠麩、松毛、碎草)及藥品、器具等。

3、育雛

(1)飲水、開食(先飲水后開食):水溫在15—20℃,在雛雞的初次飲水中,按每升水加葡萄糖50克和維生素G1克,然後用萬分之一高錳酸鉀溶液(兌成淡紅色即可)供雛雞自由飲水一次。對長途運輸雛雞用5%葡萄糖及青霉素飲水,或同時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添加劑飼餵。適時開食,雛雞群有1/3左右有覓食表現時,即可開食。為了提高雛雞消化率,1周后可在日糧中拌入少量的細砂(不超過1%),或用食盤另盛,任其自由採食。出殼后3-5天可在飲水中每次加入慶大黴素、青霉素各1000單位抗菌藥物。

(2)合適溫度光照密度

溫度:一般育雛期間要求溫度較高,為26-33℃,人雛后第一星期從33℃降到31℃,以後每個星期降溫3℃,依次降溫至室外常溫即為脫溫時間,一般夏季育雛脫溫時間短,冬季長一些。育成雞及成年雞保暖溫度相對較低,為15—20℃。

濕度:一般相對濕度為:第一周60-70%,第二周55-60%,以後保持在45-55%,至放牧環境濕度。

光照:1-5日齡24小時光照,強度為0.37m2有光源1瓦,第6日以後每平方米1瓦,第二周以後第平方米0.5瓦,脫溫後放牧主要利用自然光照。

密度:要控制在適宜密度內。平面育雛比較適宜的密度是,3日齡內每平方米飼養50隻,10日齡內40隻,20日齡內30隻。脫溫放牧,1畝果園或樹林、竹園可牧100—300隻。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